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12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空轨道,支撑架的底部咕哒子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组件,架空轨道的外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的底部设有吊绳,吊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存放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电动葫芦、限位组件、移动组件,有利于对物料进行运输,对物料运输的高度和运输的距离的调节,对移动的吊架进行更好的锁止和定位,减少了对装置的磨损,通过设有第二滑轮和第一滑轮,相比较与传统的带动方式,有利于更好的减少电动葫芦和架空轨道之间的摩擦,降低了磨损程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耐磨性。耐磨性。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在工程中所用的起重机械,在市场上的发展和使用越来越广泛,根据其构造和性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单梁起重机,它是利用桥架和起重小车来起吊货物的一种起重设备,广泛的用于各种车间的生产线上和装配线上,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物料吊装设备。
[0003]首先,现有的单梁起重机,通常都是安装在室内,在是室内建筑物的内部安装导轨,需要借助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对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有极大的要求,对于建筑物承重能力不行的车间安装起来非常危险,而且在导轨上吊架进行前后移动时,极容易对导轨造成磨损。
[0004]其次,现有的单梁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是安装在建筑物内部梁上的导轨,移动的中存在单梁起重机用吊架无法根据货物高度和宽度进行调节移动,而可移动的吊架无法得到很好的锁止定位,也不方便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空轨道,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咕哒子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架空轨道的外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的底部设有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存放框。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葫芦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盒,所述第一壳体侧面的底部焊接有支撑底座,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线箱,所述线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盒,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二电机盒内部的电机通过输出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底部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内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组件内部的转动轴活动套接有第二滑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由第二壳体,液压底座,液压杆,限位块组成,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底座,所述液压底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由第三壳体,带动轴,阻尼块,第三滑轮组成,所述第三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的外表面活
动套接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三壳体的两侧均设有阻尼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架空轨道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架空轨道和支撑架都是采用高强度碳素钢,所述架空轨道的外表面喷涂有聚脲弹性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轮的数量四个,所述第一滑轮的数量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盒的数量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盒的数量两个,所述线箱的内部设有吊绳。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滑轮的外表面是橡胶材质,所述第三壳体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三壳体与阻尼块的中部有连接绳固定。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设有电动葫芦、限位组件、移动组件,有利于对物料进行运输,实现了对物料运输的高度和运输的距离的调节,通过设有液压杆、液压底座、限位块,有利于对移动的吊架进行更好的锁止和定位,实现了对装置更好的移动,减少了对装置的磨损。
[0015]2.本技术通过设有电动葫芦,有利于对物料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设有第二滑轮和第一滑轮,有利于带动物料存放框进行移动,相比较与传统的带动方式,有利于更好的减少电动葫芦和架空轨道之间的摩擦,降低了磨损程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电动葫芦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支撑架;2、电动葫芦;3、限位组件;4、移动组件;5、吊绳;6、架空轨道;7、物料存放框;21、第一壳体;22、第一电机盒;23、第二电机盒;24、线箱;25、支撑底座;26、第一滑轮;27、第二滑轮;28、转动组件;31、第二壳体;32、液压底座;33、液压杆;34、限位块;41、第三壳体;42、带动轴;43、阻尼块;44、第三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空轨道6,支撑架1的底部咕哒子有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组件3,架空轨道6的外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电动葫芦2,电动葫芦2的底部设有吊绳5,吊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存放框7,架空轨道6是一体成型结构,架空轨道6和支撑架1都是采用高强度碳素钢,架空轨道6的外表面喷涂有聚脲弹性体,通过设有支撑架1,实现了对架空轨道6的支撑,通过移动组件4可以带动支撑架1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架空轨道6进行运动。
[0024]参照图3,电动葫芦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盒23,第一壳体21侧面的底部焊接有支撑底座25,第一壳体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线箱24,线箱2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盒22,第一壳体21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滑轮26,第二电机盒23内部的电机通过输出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滑轮26,第一壳体21内壁的底部设有第二滑轮27,第一壳体21的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28,转动组件28的内部设有转动轴,转动组件28内部的转动轴活动套接有第二滑轮27,第二滑轮27的数量四个,第一滑轮26的数量两个,第二电机盒23的数量两个,第一电机盒22的数量两个,线箱24的内部设有吊绳5,通过设有第二电机盒23,有利于带动第一滑轮26进行转动,通过设有转动组件28,有利于带动第二滑轮27进行移动。
[0025]参照图4,限位组件3由第二壳体31,液压底座32,液压杆33,限位块34组成,第二壳体3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第二壳体3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底座32,液压底座3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液压杆33,液压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通过设有液压底座32、液压杆33、限位块34,有利于对移动组件4推动与固定,实现对移动组件4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架空轨道(6),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咕哒子有移动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组件(3),所述架空轨道(6)的外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电动葫芦(2),所述电动葫芦(2)的底部设有吊绳(5),所述吊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存放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2)包括第一壳体(21),所述第一壳体(21)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盒(23),所述第一壳体(21)侧面的底部焊接有支撑底座(25),所述第一壳体(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线箱(24),所述线箱(2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盒(22),所述第一壳体(21)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滑轮(26),所述第二电机盒(23)内部的电机通过输出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滑轮(26),所述第一壳体(21)内壁的底部设有第二滑轮(27),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28),所述转动组件(28)的内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组件(28)内部的转动轴活动套接有第二滑轮(2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强耐磨性的单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由第二壳体(31),液压底座(32),液压杆(33),限位块(34)组成,所述第二壳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元高红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吉尼智能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