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093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壳,所述壳体内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伸长端固定连接有与冷却壳下端滑动连接的挡板,所述冷却壳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靠近冷却壳内部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柱,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氨纶再生技术领域。该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启动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带动刹片对定位柱进行压固,进而对打磨辊进行固定,打磨辊在滑杆、弹簧的作用下与刀片表面进行紧密贴合,并对其刀面端进行打磨,使得刀片刀面变锋利。使得刀片刀面变锋利。使得刀片刀面变锋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氨纶再生
,具体为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氨纶丝全名氨纶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由PTMEG与MDI聚合而成,是现代服饰工业材料,再生氨纶是将市场上的氨纶废丝进行回收,在经过重新加工而成,为此需要相应的系统将氨纶废丝转换为再生氨纶纤维。
[0003]现有的氨纶废丝再生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低温粉碎,粉碎前需要对低温处理过的氨纶废丝进行打散,多数装置在对氨纶废丝后,无法对附着在其刀片表面的纤维进行脱落处理,增加后续清洁负担,并且无法对刀面进行有效打磨,影响后续打散操作,无法对打磨产生碎屑进行收集,除此外,在使用液氮低温处理前,未对低温储存端进行预冷操作,容易导致装置产生较大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系统对氨纶废丝打散后,无法促进附着在其刀面端氨纶废丝脱落,无法对刀面进行打磨等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壳,所述壳体内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伸长端固定连接有与冷却壳下端滑动连接的挡板,所述冷却壳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靠近冷却壳内部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柱,所述壳体远离第一气缸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排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靠近空气压缩机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喷气板,所述第二三通阀侧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第一三通阀侧端固定连接有涡流管,所述壳体靠近涡流管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分别与壳体、输送管连接的打散机构,所述壳体底端连接有除油系统,所述除油系统侧端连接有干燥溶解系统,所述干燥溶解系统侧端连接有回收系统;
[0006]所述打散机构由第一锥齿轮组件、齿轮组件、第一粉碎刀、切割辊组件、第二锥齿轮组件、第二粉碎刀、连接壳构成,所述第一锥齿轮组件内端第一主动锥齿轮一侧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另一侧与切割辊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件内端第一从动锥齿轮与壳体转动连接并与齿轮组件连接,所述齿轮组件与壳体连接,所述齿轮组件内端从动齿轮下端与第一粉碎刀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件与壳体连
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件内端第二主动锥齿轮与切割辊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件内端第二从动锥齿轮下端与第二粉碎刀同轴固定连接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壳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与输送管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件内端第二主动锥齿轮与连接壳转动连接;
[0007]所述切割辊组件由转轴、第二气缸、连接板、筒体、磁铁片、牵引杆、刀片、打磨件、防堵件构成,所述转轴与第一锥齿轮组件内端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分别与第二气缸、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靠近筒体内端与磁铁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伸长侧靠近筒体内端与牵引杆转动连接,所述刀片与筒体滑动连接并与牵引杆转动连接,所述筒体靠近刀片端与打磨件连接,所述打磨件与刀片连接,所述筒体远离第二气缸端与防堵件连接;
[0008]所述打磨件由连接框、滑杆、弹簧、连接块、打磨辊、定位柱、第三气缸、刹片构成,所述连接框与筒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刀片、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分别与连接框、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靠近刀片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打磨辊转动连接,所述打磨辊与刀片贴合,所述打磨辊与定位柱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靠近定位柱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伸长端与刹片固定连接,所述刹片与定位柱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冷却壳上端设有开槽,所述涡流管冷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冷却壳固定连接的冷气管,所述冷却壳内端设有与冷气管连通的夹层,所述夹层远离冷气管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释放管。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壳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涡流管热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干燥溶解系统连接的热气管,所述搅拌杆末端固定连接有刷毛端与冷却壳内壁贴合的脱落刷。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筒体与连接壳内端连通,所述筒体靠近刀片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环,所述连接块由摩擦材料制成。
[0012]优选的,所述筒体外侧靠近打磨件端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转动端固定连接有与筒体固定连接的扭簧,所述转板内端设有与刀片两侧贴合的清洁海绵。
[0013]优选的,所述筒体远离第二气缸端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防堵件由叶轮、连接轴、清洁刷构成,所述叶轮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分别与叶轮、清洁刷固定连接,所述清洁刷刷毛端与滤网表面贴合。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均为三通电磁阀,两个所述喷气板分别位于打散机构两侧。
[0015]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抽气端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内端固定连接有防堵滤网。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使用时,使用者启动第一电机、空气压缩机、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搅拌杆、输送柱转动,空气压缩机将外界空气抽入并压缩,而后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经第一三通阀注入涡流管中,涡流管通过涡流转换将压缩空气转换为冷气与热气,其中冷气经冷气管导入冷却壳内的夹层中,对冷却壳进行预冷操作,最终冷气从冷却壳侧端的释放管排出,第二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件带动齿轮组件运作并使得切割辊组件转动,齿轮组件带动第
一粉碎刀转动,切割辊组件另一端带动第二锥齿轮组件运作,第二锥齿轮组件下端带动第二粉碎刀转动,将氨纶废丝经冷却壳上端开槽导入冷却壳内,冷却壳内的搅拌杆、输送柱对氨纶废丝进行搅拌,将适量液氮从冷却壳内上端喷头喷出到倒入冷却壳中,加速氨纶废丝冷却固化,降温后,液氮汽化,待氨纶废丝冷却完毕后,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挡板打开,固化的氨纶废丝在转动的输送柱的作用下逐渐向下移动,待氨纶废丝经过切割辊组件时,转动的切割辊组件将固化的氨纶废丝打散,最终氨纶废丝经过第一粉碎刀与第二粉碎刀之间时被刀片粉碎,最终粉碎的氨纶废丝落入除油系统内,除油系统将氨纶废丝洗涤除油,而后运送至干燥溶解系统内,干燥溶解系统将氨纶废丝混合物干燥后,进行溶解、脱气泡等操作最终将成型的氨纶纤维输送至回收系统内;
[0018]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冷却壳预冷完毕后,使得第一三通阀换向,第一三通阀将压缩空气经导管、第二三通阀注入喷气板内,喷气板喷出压缩气体对第一粉碎刀、第二粉碎刀进行吹拂,促进第一粉碎刀、第二粉碎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壳(2),所述壳体(1)内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伸长端固定连接有与冷却壳(2)下端滑动连接的挡板(4),所述冷却壳(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端靠近冷却壳(2)内部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6),所述搅拌杆(6)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柱(7),所述壳体(1)远离第一气缸(3)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机(8),所述空气压缩机(8)排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第一三通阀(9),所述第一三通阀(9)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管(10),所述导管(10)靠近空气压缩机(8)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阀(11),所述第二三通阀(11)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喷气板(13),所述第二三通阀(11)侧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4),所述第一三通阀(9)侧端固定连接有涡流管(15),所述壳体(1)靠近涡流管(15)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输出端连接有分别与壳体(1)、输送管(14)连接的打散机构(17),所述壳体(1)底端连接有除油系统(18),所述除油系统(18)侧端连接有干燥溶解系统(19),所述干燥溶解系统(19)侧端连接有回收系统(20);所述打散机构(17)由第一锥齿轮组件(171)、齿轮组件(172)、第一粉碎刀(173)、切割辊组件(174)、第二锥齿轮组件(175)、第二粉碎刀(176)、连接壳(177)构成,所述第一锥齿轮组件(171)内端第一主动锥齿轮一侧与第二电机(16)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另一侧与切割辊组件(174)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件(171)内端第一从动锥齿轮与壳体(1)转动连接并与齿轮组件(172)连接,所述齿轮组件(172)与壳体(1)连接,所述齿轮组件(172)内端从动齿轮下端与第一粉碎刀(173)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件(175)与壳体(1)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件(175)内端第二主动锥齿轮与切割辊组件(174)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件(175)内端第二从动锥齿轮下端与第二粉碎刀(176)同轴固定连接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壳(177)与壳体(1)固定连接并与输送管(14)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件(175)内端第二主动锥齿轮与连接壳(177)转动连接;所述切割辊组件(174)由转轴(1741)、第二气缸(1742)、连接板(1743)、筒体(1744)、磁铁片(1745)、牵引杆(1746)、刀片(1747)、打磨件(1748)、防堵件(1749)构成,所述转轴(1741)与第一锥齿轮组件(171)内端第一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741)分别与第二气缸(1742)、连接板(174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743)与筒体(174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743)靠近筒体(1744)内端与磁铁片(17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742)伸长侧靠近筒体(1744)内端与牵引杆(1746)转动连接,所述刀片(1747)与筒体(1744)滑动连接并与牵引杆(1746)转动连接,所述筒体(1744)靠近刀片(1747)端与打磨件(1748)连接,所述打磨件(1748)与刀片(1747)连接,所述筒体(1744)远离第二气缸(1742)端与防堵件(1749)连接;所述打磨件(1748)由连接框(17481)、滑杆(17482)、弹簧(17483)、连接块(17484)、打磨辊(17485)、定位柱(17486)、第三气缸(17487)、刹片(17488)构成,所述连接框(17481)与筒体(1744)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刀片(1747)、滑杆(17482)滑动连接,所述弹簧(17483)分别与连接框(17481)、滑杆(17482)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7482)靠近刀片(1747)端与连接块(1748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7484)与打磨辊(17485)转动连接,所述打磨辊(17485)与刀片(1747)贴合,所述打磨辊(17485)与定位柱(17486)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7484)
靠近定位柱(17486)端与连接块(1748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17487)伸长端与刹片(17488)固定连接,所述刹片(17488)与定位柱(17486)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壳(2)上端设有开槽,所述涡流管(15)冷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冷却壳(2)固定连接的冷气管,所述冷却壳(2)内端设有与冷气管连通的夹层,所述夹层远离冷气管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释放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壳(2)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涡流管(15)热气端固定连接有与干燥溶解系统(19)连接的热气管,所述搅拌杆(6)末端固定连接有刷毛端与冷却壳(2)内壁贴合的脱落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氨纶废丝的高稳定性再生氨纶纤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743)通过螺钉与筒体(1744)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744)与连接壳(177)内端连通,所述筒体(1744)靠近刀片(1747)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青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