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842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安装基座、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红外补光阵列、第一近红外偏振片、控制单元以及图像识别单元;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所述红外补光阵列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设置于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上,所述红外补光阵列包括若干第一近红外灯、若干第二近红外灯以及若干第二近红外偏振片,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上,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与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呈预设夹角;本申请的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通过检测结果区分活体与防伪攻击,提高了掌静脉识别装置的安全性。别装置的安全性。别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生物特征识别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信息安全在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人们对个人信息、隐私等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金融、网上购物、海关等领域也迫切需要一种有效、便捷、安全的身份识别手段。基于密码或指令等认证方式容易被人窃取或破解,己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迫切的安全要求。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鉴定应运而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
[0003]静脉在具备作为生物特征识别所需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唯一性;(2)非接触性方式认证,不影响身体健康,不会使人生成抵触情绪;(3)可以避免一旦表皮受损害而无法进行指纹识别的缺陷;(4)相对于DNA、虹膜识别,采集过程十分友好;(5)静脉更难伪造,特征更为稳定;(6)设备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7)容易与皮肤纹理特征融合进行身份识别,应用前景更为广阔。但是如果目标为打印有掌静脉图案的纸张、假体模型等非活体时也会识别成功,导致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安全性不高,限制了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掌静脉识别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包括:
[0006]安装基座、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红外补光阵列、第一近红外偏振片、控制单元以及图像识别单元;
[0007]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所述红外补光阵列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设置于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上,所述红外补光阵列包括若干第一近红外灯、若干第二近红外灯以及若干第二近红外偏振片,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上,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与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呈预设夹角;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所述第一近红外灯、所述第二近红外灯以及所述图像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08]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分时控制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与所述第二近红外灯的发出近红外光,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近红外图像,所述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检测近红外图像中的掌纹与掌静脉信息。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与所述第二近红外灯相互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与所述第二近红外灯以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近红外灯包括波长分为760nm、850nm、940nm的若干第一灯珠、若干第二灯珠、若干第三灯珠。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与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呈均成60度到90度夹角。
[0012]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近红外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第一近红外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成75度夹角。
[0013]优选地,所述红外补光阵列还包括若干第三近红外偏振片,所述第三近红外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近红外灯上,且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与所述第三近红外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安装基座设置有角度调节支架,所述红外补光阵列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支架上。
[0015]本申请提供的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分时控制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与所述第二近红外灯的发出近红外光,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实时获取近红外图像,所述图像识别单元检测近红外图像中的掌纹与掌静脉信息,通过检测结果区分活体与防伪攻击,提高了掌静脉识别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的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的检测到掌静脉信息时的近红外图像效果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的检测到掌纹信息时的近红外图像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包括:
[0026]安装基座10、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20、红外补光阵列30、第一近红外偏振片40、控制单元50以及图像识别单元60。
[0027]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20、所述红外补光阵列30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10上,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40设置于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20上,所述红外补光阵列30包括若干第一近红外灯31、若干第二近红外灯32以及若干第二近红外偏振片(图未示),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近红外灯31上,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40与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呈预设夹角;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20、所述第一近红外灯31、所述第二近红外灯32以及所述图像识别单元60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50电性连接。
[0028]其中,所述控制单元50用于分时控制所述第一近红外灯31与所述第二近红外灯32的发出近红外光,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20用于实时获取近红外图像,所述图像识别单元60用于检测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红外补光阵列、第一近红外偏振片、控制单元以及图像识别单元;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所述红外补光阵列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设置于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上,所述红外补光阵列包括若干第一近红外灯、若干第二近红外灯以及若干第二近红外偏振片,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上,且所述第一近红外偏振片与所述第二近红外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呈预设夹角;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所述第一近红外灯、所述第二近红外灯以及所述图像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分时控制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与所述第二近红外灯的发出近红外光,所述近红外图像传感器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近红外图像,所述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检测近红外图像中的掌纹与掌静脉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时活体检测掌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与所述第二近红外灯相互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近红外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良邓奇宝赖时伍王和平罗富章
申请(专利权)人: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