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05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动模板、动模芯、定模板、定模芯、推顶机构和吹气机构,推顶机构包括推板和顶杆,顶杆的顶端向上穿过动模板、动模芯至动模芯的表面,吹气机构包括进气口、进气通道和吹气通道,进气通道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吹气通道,吹气通道远离进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动模芯的表面。此注塑模具适用于薄壁塑件的注塑成型,注塑型腔内的薄壁塑件冷却后,先采用吹气机构向注塑型腔内注入压缩空气,使薄壁塑件与动模芯、定模芯脱离,避免粘连,再利用顶出机构将薄壁塑件顶出,避免了顶杆直接顶出方式存在的塑件受力不均而变形、破损的现象,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良品率,延长薄壁塑件的使用寿命。延长薄壁塑件的使用寿命。延长薄壁塑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主要是用于对塑料件进行注塑成型的一种模具,其内部制作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注塑模腔,待流体状注塑液体进入到模具内部特定形状和尺寸的注塑模腔内部冷却后,可使流体状注塑液体固化成特定的形状和尺寸的注塑原件,方便了特殊形状和尺寸塑料原件的加工。
[0003]目前的注塑生产过程中,塑件与型芯会存在粘连,因此需要对塑件进行脱模操作。脱模一般是通过模具上的顶杆来完成,即在完成注塑工序后,动模和定模分开,设置在动模型芯上的顶杆被注塑机的顶出油缸顶出,将塑件从型芯上顶出。但是对于壁厚较薄的塑件来说,由于粘连现象的存在,采用顶杆直接顶出塑件时,塑件需要承受较大的顶出力且可能存在塑件受力不均匀现象,导致塑件变形、破损,影响了注塑成型产品的质量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保证薄壁塑件脱模时受力均匀,不易破损,提高塑件质量和良品率,延长塑件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动模板、动模芯、定模板、定模芯、吹气机构和推顶机构,所述动模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动模芯设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定模芯设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动模芯与所述定模芯相对设置,所述动模芯与所述定模芯之间形成用于薄壁塑件注塑成型的注塑型腔。
[0007]所述吹气机构包括进气口、进气通道和吹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动模板的侧面,所述进气通道设于所述动模板的内部,所述吹气通道设于所述动模芯的内部,所述进气通道分别连接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吹气通道,所述吹气通道远离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动模芯的表面。
[0008]所述推顶机构包括推板和顶杆,所述推板可运动地设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所述推板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顶杆垂直于所述推板,所述顶杆的底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顶杆的顶端向上穿过所述动模板、所述动模芯至所述动模芯的表面。
[0009]优选地,所述动模芯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倾斜侧面,所述吹气通道包括第一吹气通道和第二吹气通道,所述第一吹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吹气通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动模芯的顶面,所述第二吹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吹气通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吹气通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动模芯的倾斜侧面。
[0010]优选地,所述吹气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吹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接处。
[0011]优选地,所述进气通道为L型,所述第一吹气通道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吹气通道垂直于所述第一吹气通道。
[0012]优选地,所述吹气机构有两组,两组吹气机构对称设于所述动模板及所述动模芯的两侧。
[0013]优选地,所述推顶机构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所述导向柱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推板。
[0014]优选地,所述推顶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位于所述动模板与所述推板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推顶机构还包括顶出油缸,所述顶出油缸设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顶出油缸的输出杆穿过所述底板并与所述推板的底部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顶出油缸的输出杆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
[0017]优选地,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定模芯的内部设有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与所述注塑型腔连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适用于薄壁塑件的注塑成型,注塑型腔内的薄壁塑件冷却后,先采用吹气机构向注塑型腔内注入压缩空气,使薄壁塑件与动模芯、定模芯脱离,避免粘连,再利用顶出机构将薄壁塑件顶出,避免了顶杆直接顶出方式存在的塑件受力不均而变形、破损的现象,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良品率,延长薄壁塑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的剖面图;
[0021]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中,100

注塑模具,10

底板,20

动模板,30

动模芯,40

定模板,41

注塑通道,50

定模芯,51

注塑型腔,60

推顶机构,61

推板,62

顶杆,63

导向柱,64

复位弹簧,65

顶出油缸,651

输出杆,70

吹气机构,71

进气口,72

进气通道,73

吹气通道,731

第一吹气通道,732

第二吹气通道,74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4]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5]本技术的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100,包括底板10、动模板20、动模芯30、定模板40、定模芯50、吹气机构70和推顶机构60。动模板20设于底板10的上方,动模芯30设于动模板20上,定模芯50设于定模板40上,动模芯30与定模芯50相对设置,动模芯30与定模芯50之间形成用于薄壁塑件注塑成型的注塑型腔51。
[0026]定模板40与定模芯50的内部设有注塑通道41,注塑通道41与注塑型腔51连通。应
用中,流体状注塑液体从注塑通道41射出至注塑型腔51内,冷却固化后即成型为薄壁塑件,吹气机构70用于向注塑型腔51内注入压缩空气,使薄壁塑件与动模芯30、定模芯50脱离,避免粘连,开模后,顶出机构60用于将薄壁塑件顶出,能够避免顶杆直接顶出方式存在的塑件受力不均而变形、破损的现象,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良品率,延长薄壁塑件的使用寿命。
[0027]具体地,吹气机构70包括进气口71、进气通道72和吹气通道73,进气口71设于动模板20的侧面,进气通道72设于动模板20的内部,吹气通道73设于动模芯30的内部,进气通道72分别连接进气口71和吹气通道73,吹气通道73远离进气通道72的一端延伸至动模芯30的表面。注塑生产中,薄壁塑件冷却后但注塑机还未开模时,向进气口71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进气通道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动模板、动模芯、定模板、定模芯、吹气机构和推顶机构,所述动模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动模芯设于所述动模板上,所述定模芯设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动模芯与所述定模芯相对设置,所述动模芯与所述定模芯之间形成用于薄壁塑件注塑成型的注塑型腔;所述吹气机构包括进气口、进气通道和吹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动模板的侧面,所述进气通道设于所述动模板的内部,所述吹气通道设于所述动模芯的内部,所述进气通道分别连接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吹气通道,所述吹气通道远离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动模芯的表面;所述推顶机构包括推板和顶杆,所述推板可运动地设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所述推板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顶杆垂直于所述推板,所述顶杆的底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顶杆的顶端向上穿过所述动模板、所述动模芯至所述动模芯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芯具有相对的顶面和倾斜侧面,所述吹气通道包括第一吹气通道和第二吹气通道,所述第一吹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吹气通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动模芯的顶面,所述第二吹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吹气通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吹气通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动模芯的倾斜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敏沈静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领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