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96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承载装置,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承托铝舟的底板易发生形变,当夹取或放置铝舟时,易发生摔舟或撞舟的情况,进而导致电池片损坏的问题。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匀流组件和排气组件。上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架、承载座和加固单元。排气组件设置在承载组件的一侧,并与支撑架连接,排气组件用于辅助承载组件处理气体。承载座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承载工件和匀流组件。加固单元位于承载座背离工件的一面,加固单元与支撑架连接,用于可控的支撑加固承载座。用于可控的支撑加固承载座。用于可控的支撑加固承载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在钝化发射区背面电池(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ontact solar cells,缩写为PERC电池)的表面采用板式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缩写为PECVD)的方式沉积钝化层。
[0003]例如,一般会将电池片放置在铝舟中,接着将承载有电池片的多个铝舟放置在承载装置中。之后,将上述承载装置传送到背钝化设备处进行处理。上述背钝化设备可以用于在PERC电池上沉积Al2O3钝化层。
[0004]但是,由于铝舟的质量大,当多个铝舟同时放置在承载装置中时,易将承载装置中用于承托铝舟的底板压变形。基于此,会导致后期夹取或放置铝舟时,发生摔舟或撞舟的情况,进而导致电池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装置,用于降低或消除后期夹取或放置铝舟时发生摔舟或撞舟的风险,以确保电池片的安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装置。该承载装置包括承载组件、匀流组件和排气组件。上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架、承载座和加固单元。排气组件设置在承载组件的一侧,并与支撑架连接,排气组件用于辅助承载组件处理气体。承载座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承载工件和匀流组件。加固单元位于承载座背离工件的一面,加固单元与支撑架连接,用于可控的支撑加固承载座。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承载装置中,由于加固单元可以加固承载座,此时,加固单元可以辅助承载支撑放置在承载座上的铝舟,分担承载座受到的压力,延长承载座受力变形的时间,进而延长承载座的使用寿命。接着,由于加固单元可以支撑承载座,此时,可以将加固单元设置在承载座发生变形的位置,以此利用加固单元弥补或消除承载座的形变,使承载座恢复原始形态。综上所述,通过利用加固单元可以辅助承载座保持原始形态,减小或避免承载座在承载铝舟的过程中发生形变的情况产生,进而可以降低或消除后期夹取或放置铝舟时发生摔舟或撞舟的风险,以确保电池片的安全。
[000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加固单元包括加固件和调节连接模块。加固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连接模块与支撑架连接,加固件位于承载座背离工件的一面,用于可控的支撑加固承载座。调节连接模块用于调整加固件与承载座的相对位置。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工件放置在承载座上后,若承载座中某处发生形变。此时,可以利用调节连接模块将加固件移动到该位置处,以实现对承载座的支撑固定,确保承载座保持原始形态,减小或避免承载座在承载铝舟的过程中发生形变的情况产生。接着,上述加固单元仅由加固件和调节连接模块组成,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降低了加固单
元的制作难度,进而降低了承载装置的制作难度。进一步地,由于加固单元为分体式结构,此时,若加固件或调节连接模块出现问题,便于维修或更换。
[00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调节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支撑架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加固件的一端连接。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调节连接模块仅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成,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降低了调节连接模块的制作难度,进而降低了加固单元的制作难度。接着,由于调节连接模块为分体式结构,此时,若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出现问题,便于维修或更换。
[00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承载座为钛合金承载座。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弹性低,耐高温的特点,因此,采用钛合金材料制作的承载座也具有上述特点。基于此,可以进一步确保承载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确保承载座保持原始形态,减小或避免承载座在承载铝舟的过程中发生形变的情况产生。
[00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匀流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匀流板。每一匀流板均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与支撑架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将一整个大的匀流板拆分成了多个相对小型的匀流板。此时,在后期清洗匀流板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将每一个匀流板从固定板上拆卸下来。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仅降低了拆卸的难度,节省了拆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上述多个匀流板可以将清洗的任务拆分开来,以提高清洗的效率。进一步地,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匀流组件还可以降低或消除在拆卸重量大,体积大的匀流板时将其损坏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
[00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多个连接组件,匀流板通过连接组件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利于将匀流板从固定板上拆卸下来,降低了拆卸难度,进而减少了拆卸的时间。
[00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一连接组件包括卡销或螺栓。
[00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接口,排气接口为中空圆柱形排气接口。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排气接口设置为圆锥状结构,本技术中的中空圆柱形排气接口,可以保证与其对接的结构仅与中空圆柱形排气接口的最外侧面接触,以避免对其内部的磨损,进而避免出现排气接口与对接结构对接后由于密封不够导致漏气情况的发生。基于此,可以确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抽真空和检验漏气合格,进而可以确保对铝舟中电池片的处理质量,确保电池片品质的稳定性,以及电池片的生产效率。
[002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排气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排气接口的自由端具有凹槽,密封件设置在凹槽内。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密封件可以进一步确保排气接口与对接结构对接时的密封性,确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抽真空和检验漏气合格。
[00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承载装置还包括机台,机台包括对接组件,对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排气接口的自由端对接。对接组件的第一端在排气接口的自由端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排气接口的自由端的投影面积。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对接组件与排气接口对接后,可以进一步确保排气接口与对接结构对接时的密封性,确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抽真空和检验漏气合格。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承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固单元和支撑架的组装后第一视角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固单元和支撑架的组装后第二视角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匀流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匀流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排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排气组件用于辅助所述承载组件处理气体;承载座,所述承载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承载工件和所述匀流组件;加固单元,所述加固单元位于所述承载座背离所述工件的一面,所述加固单元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用于可控的支撑加固所述承载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单元包括加固件和调节连接模块;所述加固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调节连接模块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承载座背离所述工件的一面,用于可控的支撑加固所述承载座;所述调节连接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加固件与所述承载座的相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加固件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朝江刘锦鹏刘颜清李瑞波张朋飞崔国庆张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