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95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它包括篦冷机壳体,所述篦冷机壳体的底部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冷风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窑头排风机排除的高温废气,进入循环风管道内,同时可以利用循环风管道上设置的冷风蝶阀和热风阀对内部的气体进行温度控制,接着分别进入通过管道与循环风管道连通的四台风机,同时与四台风机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的冷风阀可对内部的气体进行风温辅助控制,从而达到对进入篦冷机内部的风温进行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热能损耗,同时篦冷机循环风再利用装置可有效提高预热发电量,从而解决了热能过度损耗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篦冷机风管应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篦冷机是水泥厂熟料烧成系统中的重要主机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对水泥熟料进行冷却、输送,同时为回转窑及分解炉等提供热空气,是烧成系统热回收的主要设备。我公司4000t/d生产线配套的篦冷机是NC39325型推动篦式冷却机,篦床有效面积:121.2m2。自建成投产以来,篦冷机冷却效果较差,在公司技术人员科研攻关下,先后两次对篦冷机风机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篦冷机高温段冷却效率,增加入窑二次风温,提高热回收效率。技改完成后篦冷机冷却效率有了较大改进,红河现象基本消失。但是新的问题有出现了,篦冷机风机供风经过冷却机的熟料冷却后,热风通过篦冷机取风口进入AQC锅炉换热后进入窑头袋收尘器处理后经过窑头排风机排入大气,排气温度最高可达100多度,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大量的热量浪费,不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如何使热能有效的循环利用这一难题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环保政策的愈加严格,这是对水泥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利用窑头排风机排除的高温废气,循环输送给中温带四台风机,作为冷却风源,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热交换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热能损耗,特别是在冬季生产中,技术篦冷机循环风再利用装置可有效提高预热发电量,从而解决了热能过度损耗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包括篦冷机壳体,所述篦冷机壳体的底部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冷风阀;
[0005]所述篦冷机壳体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冷风阀,所述第二风机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循环风管道,用于将产生的废热进行导向;
[0006]所述篦冷机壳体的顶部远离第二进风口的位置均匀的设置有两个第三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机,两个所述第三风机的进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冷风阀,通过对第三冷风阀进行控制,从而对将要进入的热风进行风量、风速和温度的控制,所述循环风管道靠近端面位置固定连接有热风阀,所述循环风管道靠近热风阀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冷风蝶阀,通过对热风阀和冷风蝶阀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循环风管道的热风进行控制。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导管与循环风管道呈连通设置。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循环风管道内部的调节风能够顺利的进入篦冷机壳体内部。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风机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循环风管道呈连
通设置。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循环风管道内部的调节风能够通过连接管进入篦冷机壳体的内部。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均在篦冷机壳体的顶部呈均匀分布。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多个风机进行合理的安装固定。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分别通过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与篦冷机壳体呈连通设置。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循环风管道中的空气能够进入篦冷机壳体的内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进风口与篦冷机壳体呈连通设置。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循环风管道中的空气能够进入篦冷机壳体的内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通过在头排风机出口位置设置一引风管道与循环风管道连接起来,实现对循环风入篦冷机为篦冷机中温段冷却需要一定的风量、风速和温度进行调节;
[0019]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通过在篦冷机中温段四台风机入口位置设置管道连接到循环风管道上,同时在入口管道上各设置一个冷风蝶阀,辅助调节风机入口风温;
[002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通过在循环风主管道上设置热风阀和冷风蝶阀,控制循环风温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的布置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的工艺流程图。
[0025]图中:1、篦冷机壳体;2、第一进风口;21、第一风机;22、第一冷风阀;3、第二进风口;31、第二风机;32、第二冷风阀;4、循环风管道;5、第三进风口;51、第三风机;52、连接管;53、第三冷风阀;6、热风阀;7、冷风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7]请参阅图1

3,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包括篦冷机壳体1,篦冷机壳体1的底部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进风口2,第一进风口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21,第一风机21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冷风阀22,第一风机21通过第一进风口2与篦冷机壳体1呈连通设置,便于将循环风管道4中的空气能够进入篦冷机壳体1的内部,第一风机21通过导管与
循环风管道4呈连通设置,便于循环风管道4内部的调节风能够顺利的进入篦冷机壳体1内部;
[0028]篦冷机壳体1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进风口3,第二进风口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31,第二风机31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冷风阀32,第二风机31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循环风管道4,用于将产生的废热进行导向,第二进风口3和第三进风口5均在篦冷机壳体1的顶部呈均匀分布,便于对多个风机进行合理的安装固定,第二风机31和第三风机51分别通过第二进风口3和第三进风口5与篦冷机壳体1呈连通设置,便于将循环风管道4中的空气能够进入篦冷机壳体1的内部;
[0029]篦冷机壳体1的顶部远离第二进风口3的位置均匀的设置有两个第三进风口5,两个第三进风口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机51,两个第三风机51分别通过连接管52与循环风管道4呈连通设置,便于循环风管道4内部的调节风能够通过连接管52进入篦冷机壳体1的内部,两个第三风机51的进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2,两个连接管5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冷风阀53,通过对第三冷风阀53进行控制,从而对将要进入的热风进行风量、风速和温度的控制,循环风管道4靠近端面位置固定连接有热风阀6,循环风管道4靠近热风阀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冷风蝶阀7,通过对热风阀6和冷风蝶阀7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循环风管道4中热风风量、风速和温度进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篦冷机风管结构,包括篦冷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篦冷机壳体(1)的底部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进风口(2),所述第一进风口(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21),所述第一风机(21)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冷风阀(22);所述篦冷机壳体(1)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进风口(3),所述第二进风口(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31),所述第二风机(31)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冷风阀(32),所述第二风机(31)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循环风管道(4);所述篦冷机壳体(1)的顶部远离第二进风口(3)的位置均匀的设置有两个第三进风口(5),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机(51),两个所述第三风机(51)的进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2),两个所述连接管(5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冷风阀(53),所述循环风管道(4)靠近端面位置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国强李毅徐信文赵小雷王庆杰秦云军戚成绍谭恩宝
申请(专利权)人:莒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