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83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包括:排屑机主体和挤压部;所述排屑机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内的排屑部,其中第二连接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挤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挤压部设置有挤压滚轮组,所述排屑部将所述切屑输送至第二连接部的尾端,所述挤压滚轮组将输送至尾端的切削挤压成块后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将切屑输送及切屑挤压集成在同一套排屑装置中,可以对长屑进行有效的压缩,使其体积减小,同等条件下可收集的切屑更多,且在切屑的后续处理中,挤压成块的切屑更便于处理和搬运,进一步提高了作业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作业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长屑输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床行业不断发展,逐步向高端、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机床配套的自动化类排屑装置也开始广泛应用。链板排屑机作为最常用的一种排屑机,有效地解决了车床类机床的排屑问题。但在当前新的工况和工作效率要求下,单一的排屑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工厂的实际要求,为了提高实际加工效率和强度,对于长屑类的收集和回收显然存在占用空间提及大,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排屑装置无法有效地将机床加工参与的长屑快速排出并且长屑占用空间体积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
[0004]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所述压块式排屑装置包括:排屑机主体和挤压部;所述排屑机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内的排屑部,其中第二连接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挤压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挤压部设置有挤压滚轮组,所述排屑部将所述切屑输送至第二连接部的尾端,所述挤压滚轮组将输送至尾端的切削挤压成块后排出。
[0005]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包括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上端面的驱动单元和设置于固定板下端面的挤压滚轮组;所述挤压滚轮组设置至少两个挤压滚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挤压滚轮转动将所述切屑挤压成块后排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各所述挤压滚轮反向旋转对切屑挤压。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滚轮包括挤压内筒、及套设于所述挤压内筒外周的挤压外筒,所述挤压内筒与所述挤压外筒之间均匀设置多个弹性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外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凸起。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屑部包括输送链板、带动输送链板做回转运动的链轮、以及驱动链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链轮设置于输送链板的首尾两端;所述输送链板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空间内由链轮带动做回转运动将切屑输送至第二连接部的尾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链轮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轴,其中靠近第二连接部尾端的转动轴与所述电机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设置有挡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连接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将切屑输送及切屑挤压集成在同一套排屑装
置中,可以对长屑进行有效的压缩,使其体积减小,同等条件下可收集的切屑更多,且在切屑的后续处理中,挤压成块的切屑更便于处理和搬运,进一步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挤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排屑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排屑机主体、2、挤压部,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排屑部,21、固定板,22、驱动单元,23、挤压滚轮,24、齿轮,121、挡板,122、支撑柱,123、万向轮,124、倾斜段,125、水平段,131、输送链板,132、链轮,133、电机,134、转轴,221、驱动电机,222、驱动轴,231、挤压内筒,232、挤压外筒,233、弹性件,23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压块式排屑装置进行说明,以进一步理解所述压块式排屑装置的专利技术构思。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包括排屑机主体1 和挤压部2。排屑机主体1包括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内的排屑部13,其中第一连接部11水平放置,第二连接部12向上倾斜放置,且第一连接部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钝角;具体的第二连接部12分为倾斜段 124和水平段125两端,其中倾斜段124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水平段125与倾斜端124连接,并且水平段125在整个排屑机主体1的尾端。挤压部2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即挤压部2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2 的水平段125,挤压部2设置有挤压滚轮组,排屑部13将切削输送至第二连接部12尾端,通过所述挤压滚轮组将输送至尾端的切屑挤压成块后排出。
[0025]如图2所示,挤压部2包括固定板21、设置于固定板21上端面的驱动单元 22以及设
置于固定板下端面的挤压滚轮组,其中固定板21固定于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即固定板21固定于第二连接段12的水平段125的上方;挤压滚轮组设置至少两个挤压滚轮23,优选每组设置两个挤压滚轮23,通过驱动单元22驱动挤压滚轮23转动将切屑挤压成块后排出。其中驱动单元22 驱动各挤压滚轮23反向旋转对切屑进行挤压。具体地,如图2所示,设置至少 3组挤压滚轮组,每组有两个挤压滚轮23,各挤压滚轮23的上端设置有齿轮24,驱动单元22包括驱动电机221和驱动轴222,其中各驱动轴222与齿轮23连接,驱动电机221驱动驱动轴222转动,驱动轴222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齿轮24转动,齿轮24的转动带动了挤压滚轮23的转动,并且每一组中,两个挤压滚轮 23上端的齿轮24互相啮合,且同一组中,各齿轮24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各挤压滚轮23相反的转动,进而对切屑进行挤压并将挤压成块的切屑排出。
[0026]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排屑部13将长屑缓慢带至第二连接部12的尾端处,长屑或者团屑接触第一组挤压滚轮时,切屑被初步挤压,体积缩小,而后由第一组挤压滚轮挤压后输送至第二组挤压滚轮,切屑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式排屑装置包括:排屑机主体(1)和挤压部(2);所述排屑机主体(1)包括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内的排屑部(13),其中第二连接部(12)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挤压部(2)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所述挤压部(2)设置有挤压滚轮组,所述排屑部(13)将所述切屑输送至第二连接部(12)的尾端,所述挤压滚轮组将输送至尾端的切削挤压成块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2)包括固定板(21)、设置于固定板(21)上端面的驱动单元(22)和设置于固定板(21)下端面的挤压滚轮组;所述挤压滚轮组设置至少两个挤压滚轮(23);所述固定板(21)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所述驱动单元(22)驱动所述挤压滚轮(23)转动将所述切屑挤压成块后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2)驱动各所述挤压滚轮(23)反向旋转对切屑挤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块式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滚轮(23)包括挤压内筒(231)、及套设于所述挤压内筒(231)外周的挤压外筒(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渊黄建瑞徐静何国峰齐亚文赵亚宁赵焱王小强张少明万千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共享机床辅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