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36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包括提拉支架,所述提拉支架设有持握件和中空的第一梁,所述第一梁的内部设有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梁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从所述第一梁的侧面伸出的卡接块,使得所述卡接块能够插入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中,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梁的端部形成折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令卡接块从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进入电池模组中,占用的体积较小,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摩擦力提取电池模组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转运过程中电池模组的稳定性,且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损伤程度。低了电池模组的损伤程度。低了电池模组的损伤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动力电池模组大规模装配生产线上,通常是有夹爪、导轨等先进机械化夹具搬运模组,但造价昂贵,不易维护,且使用范围有限。但是在电池包的小批量拼装或者拆解过程中,通常是由人力手工搬运模组至电池包箱体内进行组装或者手动搬出电池包转移至其他指定点。现目前动力电池模组排列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电池模组拆解过程,由于电池包内空间限制,较大的工具无法使用;并且模组下方存在导热胶的黏性影响,仅凭借夹具提拉杆处摩擦力来提取模组的夹具易造成模组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以解决现有的工具容易导致电池模组掉落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拉支架,所述提拉支架设有持握件和中空的第一梁,所述第一梁的内部设有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梁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从所述第一梁的侧面伸出的卡接块,使得所述卡接块能够插入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中,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梁的端部形成折弯部。
[000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由于第一梁的内部设置了能够沿着其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设有从第一梁的侧面伸出的卡接块,因此能够通过滑动滑块的方式,令卡接块与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相对应,然后将卡接块从电池模组的端部插入连接孔中,由于卡接块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折弯部能够对电池模组限位,避免电池模组从卡接块远离滑块的端部脱落。上述技术手段中卡接块是从电池模组的端部进入连接孔的,无需占用过大的空间,在提拉电池模组方面,依靠的是卡接块对于电池模组的支撑力,相比较于摩擦力,电池模组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梁设有多个凸起,所有所述凸起沿着所述第一梁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卡接块设有凹槽,使得所述凸起能够嵌入所述凹槽中。
[000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凸起能够对卡接块进行支撑,避免在提拉过程中卡接块产生晃动,影响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套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梁的下方间隔布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
[00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令支撑板压持在电池模组的底部,进一步提高了转运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连接套筒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带有能够转动的螺母,所述连杆能够穿过所述螺母并进入所述连接套
筒的内部,至少所述连杆的侧面的部分带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与连杆螺纹连接,使得所述螺母转动时,所述连杆能够在其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00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调整支撑板与第一梁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旋转螺母的方式夹紧电池模组。
[0013]进一步,所述持握件为第二梁,所述第二梁位于第一梁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梁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卡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能够相向或者背向运动。
[0015]进一步,所述卡接块的表面设有防滑层。
[0016]进一步,所述凸起的底部构造为圆弧形。
[00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避免凸起底部带有棱角,从而对卡接块产生冲击破坏。
[0018]进一步,所述提拉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提拉支架分别位于电池模组的两端,使得所述卡接块能够插入对应的连接孔中。
[0019]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与连杆可拆卸式连接。
[00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若电池模组的底部导热胶的黏性过大,可将支撑板卸下。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令卡接块从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进入电池模组中,占用的体积较小,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摩擦力提取电池模组的方式,本技术提高了转运过程中电池模组的稳定性,且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损伤程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连接套筒、连杆、第一梁、第二梁以及卡接块配合方式示意图;
[0025]图3为滑块滑动方式示意图;
[0026]图4为提拉支架与电池模组配合方式示意图;
[0027]图5为提拉支架与电池模组配合方式示意图。
[0028]其中,1

第一梁;2

第二梁;3

卡接块;31

凹槽;32

折弯部;4

连杆;5

连接套筒;6

支撑板;7

螺母;8

凸起;9

滑块;10

电池模组;11

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提拉支
架,提拉支架包括第一梁1和持握件,第一梁1用于与电池模组10的端部的连接孔11相配合,通过与连接孔插接的方式,实现与电池模组10的配合。当工作人员在持握件施力时,能够将电池模组10提起。
[003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梁1由两个L型板拼接而成,使得第一梁1的中部中空,带有空腔,空腔内部设有滑块9,滑块9能够在第一梁1的轴向方向往复滑动,本实施例中的滑块9带有开口向下的导线,凹陷滑动设置在其中一个L型板上。
[0033]滑块9上设有卡接块3,卡接块3的一端与滑块9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第一梁1,且卡接块3的端部朝上折弯,形成折弯部32,折弯部32朝向竖直方向延伸,当卡接块3插入电池模组10的端部的连接孔时,折弯部32能够对电池模组10进行限位,在搬运过程中,若电池模组10朝向远离提拉支架的方向产生跌落的趋势时,电池模组10可以抵靠在折弯部32上,避免电池模组10的跌落。
[0034]卡接块3的表面设有防滑层,防滑层能够为滚花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拉支架,所述提拉支架设有持握件和中空的第一梁(1),所述第一梁(1)的内部设有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梁(1)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块(9),所述滑块(9)上设有从所述第一梁(1)的侧面伸出的卡接块(3),使得所述卡接块(3)能够插入电池模组(10)端部的连接孔(11)中,所述卡接块(3)远离所述第一梁(1)的端部形成折弯部(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1)设有多个凸起(8),所有所述凸起(8)沿着所述第一梁(1)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卡接块(3)设有凹槽(31),使得所述凸起(8)能够嵌入所述凹槽(3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套筒(5)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梁(1)的下方间隔布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套筒(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4)连接,所述连杆(4)与连接套筒(5)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套筒(5)的底部带有能够转动的螺母(7),所述连杆(4)能够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小雪杨少波刘卫国喻成彭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