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82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印保护油+开料;S2.蚀砂液抛;S3.第2次开料;S4.第1次开粗精修;S5.抛光;S6.成型;S7.第2次开粗精修;S8.加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取消了扫企身/褪保护油/光孔/磨机凹面1次/磨机凹面2次/喷保护油/除溢墨/磨机凸面1次/磨机凸面2次等8道工序,重新设计新型工艺流程,省略的制备步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玻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审美标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电子穿戴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数据显示,人们对3D蚀砂玻璃后盖的喜爱度越来越高,该类产品的市场反响越来越好,传统的玻璃表面装饰的效果是通过贴膜或者是物理喷砂,但这种的方式存在易老化,易划伤,附着力差,抗指纹油污能力差、档次低的缺陷,经过技术的不断发展,后来有了3D蚀砂玻璃后盖的制备工艺。
[0003]但现有的蚀砂玻璃制备技术,需要经过印保护油+开料

第1次开粗精修

扫企身

褪保护油

清洗

成型

第2次开粗精修

光孔

磨机凹面1次

磨机凹面2次

喷保护油

除溢墨

磨机凸面1次

磨机凸面2次

蚀砂液抛

加硬等17道工序完成。目前现有的工艺流程较复杂,达不到降本增效效果,有些工序经验证不需要生产也可以达到客户的外观和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通过重新设计新型工艺流程,解决了3D蚀砂玻璃后盖的制备现有技术存在步骤繁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印保护油、第1次开料:将玻璃基板一面印保护油,经过紫外固化后使用钻石刀具切割成中片尺寸出货至下工序;S2.蚀砂液抛:将经过步骤S1处理过的产品放入蚀砂液中进行蚀砂处理,蚀砂处理后采用液抛药水对产品进行液抛处理,使产品减薄,然后对产品进行水洗、烘干处理;S3.第2次开料:将中片尺寸产品切割成适合开粗精修加工的小片尺寸;S4.第1次开粗精修:使用数控机床对产品进行外形开粗和精修加工,所述数控机床包括开粗砂轮和精修砂轮,所述开粗砂轮对产品进行外形开粗,所述精修砂轮对产品进行精修加工;S5.抛光:使用抛光设备对经过第1次后的开粗精修产品进行抛光处理,完成抛光作业后对产品进行褪保护油清洗;S6.成型:经过步骤S5抛光处理过的产品进行超声波清洗干净后,使用成型机台对产品进行热弯处理;S7.第2次开粗精修:使用所述数控机床对经过步骤S6处理过的产品进行第2次外形开粗和精修加工;S8.加硬:对经过步骤S7处理的产品放入加硬炉内进行加硬处理。
[0006]优选的,在步骤S2中,产品经过所述蚀砂处理后,产品的蚀砂雾度为65

75。
[0007]优选的,在步骤S2中,产品经过所述蚀砂处理后,产品的粗糙度为2.5

3.5。
[0008]优选的,在步骤S4中,使用所述开粗砂轮对产品进行外形开粗,所述开粗砂轮的转速设置为26000转/min

32000转/min,进给设置为150

250。
[0009]优选的,在步骤S4中,使用所述精修砂轮对产品进行精修加工,所述精修砂轮的转速设置为26000转/min

32000转/min,进给设置为700

1000。
[0010]优选的,在步骤S5中,所述抛光设备为周边抛光机。
[0011]优选的,在步骤S7中,使用所述开粗砂轮对产品进行外形开粗,所述开粗砂轮的转速设置为26000转/min

32000转/min,进给设置为150

250。
[0012]优选的,在步骤S7中,使用所述精修砂轮对产品进行精修加工,所述精修砂轮的转速设置为26000转/min

32000转/min,进给设置为700

1000。
[0013]优选的,在步骤S8中,所述加硬处理包括一强和二强,所述一强包括一强预热和一强强化,所述一强预热温度为100℃

300℃,时间为45min

75min,所述一强强化温度为390℃

400℃,时间为150min

210min。
[0014]优选的,所述二强包括二强预热和二强强化,所述二强预热温度为100℃

300℃,时间为45min

75min,所述二强强化温度为390℃

400℃,时间为150min

210min。
[0015]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取消了扫企身/褪保护油/光孔/磨机凹面1次/磨机凹面2次/喷保护油/除溢墨/磨机凸面1次/磨机凸面2次等8道工序,重新设计新型工艺流程,省略的制备步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而经过简化后的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3D蚀砂玻璃后盖和原有技术制备出的3D蚀砂玻璃后盖完全一样;(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3D蚀砂玻璃后盖,装配到手机上后视觉效果佳,大大提高手机的外观效果;(3)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手机项目3D蚀砂玻璃后盖加工,具有通用性强,节省成本的特点;(4)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3D蚀砂玻璃后盖还具有硬度高,耐刮伤寿命长,手触感好且具有相当程度的抗指纹表现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1

S4具体流程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5

S8具体流程图.
[0019]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绝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印保护油、第1次开料:将玻璃基板一面印保护油,经过紫外固化后使用钻石刀具切割成中片尺寸出货至下工序;S2.蚀砂液抛:将经过步骤S1处理过的产品放入蚀砂液中进行蚀砂处理,蚀砂处理后采用液抛药水对产品进行液抛处理,使产品减薄,然后对产品进行水洗、烘干处理;S3.第2次开料:将中片尺寸产品切割成适合开粗精修加工的小片尺寸;S4.第1次开粗精修:使用数控机床对产品进行外形开粗和精修加工,所述数控机床包括开粗砂轮和精修砂轮,所述开粗砂轮对产品进行外形开粗,所述精修砂轮对产品进行精修加工;S5.抛光:使用抛光设备对经过第1次后的开粗精修产品进行抛光处理,完成抛光作业后对产品进行褪保护油清洗;S6.成型:经过步骤S5抛光处理过的产品进行超声波清洗干净后,使用成型机台对产品进行热弯处理;S7.第2次开粗精修:使用所述数控机床对经过步骤S6处理过的产品进行第2次外形开粗和精修加工;S8.加硬:对经过步骤S7处理的产品放入加硬炉内进行加硬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产品经过所述蚀砂处理后,产品的蚀砂雾度为65

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产品经过所述蚀砂处理后,产品的蚀粗糙度为2.5

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使用所述开粗砂轮对产品进行外形开粗,所述开粗砂轮的转速设置为26000转/min

32000转/min,进给设置为150

2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蚀砂玻璃手机后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使用所述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雷朱啟柱资英武袁北平
申请(专利权)人:伯恩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