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03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还包括:底部镜头模组,设置于机身主体的底部;起落架,设置于机身主体的底部,起落架可上升而收拢于机身主体,从而使起落架位于底部镜头模组的视角之外,且起落架可下降而伸出机身主体的底部,从而使起落架凸出于底部镜头模组的最低点;顶部镜头模组,设置于机身主体顶部,且可随起落架上升和下降;驱动部件,连接于机身主体,且用于驱动起落架和顶部镜头模组同步上升和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顶部镜头模组缩回机身主体时起落架向下伸出机身主体的底部,避免顶部镜头模组、底部镜头模组磕碰磨损,用户体验佳。佳。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广泛运用于航拍摄影。目前,为了拍摄全景视角的鸟瞰图,通常采用在无人机的底部和顶部设置鱼眼镜头拍摄全景图片。由于鱼眼镜头的视角较大,拍摄时无人机的桨叶容易进入鱼眼镜头的视野内,影响全景成片质量。因此,为了在拍摄时能够使无人机的桨叶位于鱼眼镜头的视野范围外,一般会将顶部鱼眼镜头和底部鱼眼镜头凸出于无人机的机身设置。但是,在无人机起落过程中容易造成鱼眼镜头的磕碰磨损。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在无人机上设置升降型鱼眼镜头和升降型起落架,无人机起飞拍摄时,顶部鱼眼镜头和底部鱼眼镜头凸出于无人机的机身,接着降起落架收回;无人机降落时将顶部鱼眼镜头和底部鱼眼镜头收回无人机的机身内,打开起落架。但是,在无人机的机身上设置降型鱼眼镜头和升降型起落架,需要多个驱动机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可以使用一套驱动部件实现顶部镜头模组的升降以及起落架的收放,生产成本较低。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底部的底部镜头模组,还包括:
[0006]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支脚,所述支脚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的底部,所述支脚可上升而收拢于所述机身主体内,且所述支脚可下降而伸出所述机身主体的底部至凸出于所述底部镜头模组的最低点;所述支脚相对于所述机身主体倾斜设置;
[0007]顶部镜头模组,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顶部,且可随所述起落架上升和下降;
[0008]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机身主体,且用于驱动所述起落架和所述顶部镜头模组同步上升和下降。
[0009]具体地,所述无人机还包括升降支架,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内部;
[0010]所述无人机还包括升降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支架,且可沿所述升降支架滑动,所述顶部镜头模组连接于所述升降部件;
[0011]所述起落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内联动机构,所述支脚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支脚的顶端朝靠近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均连接于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升降部件,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在所述升降支架升降时,使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向收于所述机身主体内的方向滑动,或者,使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向伸出所述机身主体外的方向滑动。
[0012]具体地,所述底部镜头模组固定于所述机身主体的底部,且所述底部镜头模组位
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之间。
[0013]具体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主连杆支架,所述主连杆支架固定连接于或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部件,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脚;
[0014]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连杆支架。
[0015]具体地,所述主连杆支架设置于所述升降部件的下方,所述主连杆支架沿所述机身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主连杆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的上方;所述主连杆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或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部件,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连杆支架的下端。
[0016]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在所述主连杆支架一侧的夹角大于等于180度。
[0017]具体地,所述起落架下降至下止点时,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在所述主连杆支架一侧的夹角为180度,且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呈横向状态;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呈八字形排布。
[0018]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下方的夹角大于等于设定角,所述设定角等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之间的夹角。
[0019]具体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部件,所述第一支脚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脚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所述第二连接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
[0020]具体地,所述横杆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靠近于所述横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靠近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1]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002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具有以下效果:
[0023]其一、可以使用一套驱动部件实现顶部镜头模组的升降以及起落架的收放,顶部镜头模组缩回机身主体时起落架向下伸出机身主体的底部,避免顶部镜头模组、底部镜头模组磕碰磨损,用户体验佳;
[0024]其二,相比于升降型的底部镜头模组(由驱动部件驱动升降),本实施例的底部镜头模组固定于机身主体底部,不易出现由于驱动部件的行程误差造成无人机的视觉定位误差,以及不易出现底部镜头模组松动而影响成片质量的情况,成片效果佳;
[0025]其三,由于支脚相对于所述机身主体倾斜设置,当无人机降落时,支脚所受的一部分冲击力可以传递至机身主体,减少对顶部镜头模组的冲击,顶部镜头模组不易受损。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上升而收拢于所述机身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上升而收拢于所述机身主体)去除上壳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中驱动部件和起落架(收拢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中驱动部件和起落架(收拢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下降而伸出于所述机身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下降而伸出于所述机身主体)去除上壳时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中驱动部件和起落架(伸出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中驱动部件和起落架(伸出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003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底部的底部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支脚,所述支脚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的底部,所述支脚可上升而收拢于所述机身主体内,且所述支脚可下降而伸出所述机身主体的底部至凸出于所述底部镜头模组的最低点;所述支脚相对于所述机身主体倾斜设置;顶部镜头模组,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顶部,且可随所述起落架上升和下降;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机身主体,且用于驱动所述起落架和所述顶部镜头模组同步上升和下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升降支架,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内部;所述无人机还包括升降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支架,且可沿所述升降支架滑动,所述顶部镜头模组连接于所述升降部件;所述起落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内联动机构,所述支脚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支脚的顶端朝靠近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均连接于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升降部件,所述联动机构用于在所述升降支架升降时,使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向收于所述机身主体内的方向滑动,或者,使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向伸出所述机身主体外的方向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镜头模组固定于所述机身主体的底部,且所述底部镜头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主连杆支架,所述主连杆支架固定连接于或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部件,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连杆支架。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瑞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