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491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化装置,包括壳体、与壳体同轴设置并将壳体分隔为上壳体、下壳体的气流分布板,并开设有多个连通上壳体、下壳体的通孔,包括第一孔、第二孔,第一孔绕气流分布板的轴心分布有多圈,且第二孔环绕分布在第一孔的外周,第一孔的出口位于上壳体内,其朝向为以第一孔的中心与气流分布板的轴心连线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向气流分布板的轴心一侧偏斜,第二孔的出口的轴线与气流分布板的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上壳体内形成旋转气流时,气流中心形成空腔的问题,避免粉体向壁面过分聚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粉体在气流内的悬浮时间大大增长,提高粉体与气流的交换效果,避免出现死区,结构紧凑合理,不易漏粉、堵塞。堵塞。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粉体加工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流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化床是粉体物料在气体或液体作用下处于悬浮运动变成流态化状态的设备,主要应用于气流干燥、气流冷却过程,偶尔也应用于化学反应过程。
[0003]其中流化床广泛应用于粉体加工机械
具体地说,粉体放置于孔板上,孔板的底部通过压力风机通入空气(或通过引风机产生气流),气流的速度使粉体处于初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粉体在气流的曳力作用下在流化床筒体内剧烈翻滚,快速的与气流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达到快速传热、传质目的。但常规的流化床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孔板的孔径一般要小于颗粒孔径,否则容易出现漏粉问题或粉体堵塞孔板孔道的问题;2、流化完毕,通过人工将软管拆入孔板上将粉体物料通过真空抽出,费时又费力;3、气流在流化床内停留时间短,热(冷)量利用率低。
[0004]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 204693954U的中国专利文件《立式流化床》公开了一种立式流化床,其具有流化壳体,流化壳体顶端设有出风口、底部设有进风箱、侧面上部设有进料口、侧面下部设有出料口,在进风箱和流化壳体之间设有流化板,并且流化壳体由上部圆筒状壳体和下部倒锥形壳体一体组成;在流化板上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的指甲孔,各指甲孔开口方向均沿同一圆弧方向设置,指甲孔由水平板和弯折板一体配合而成。虽然通过指甲孔可以缓解漏粉、粉体堵塞孔板孔道的问题,但该技术仍存在如下问题:1、出料时需要将软管插入出料口进行人工抽料,费时、费力;2、流化板中间未设置指甲孔,造成流化床空间利用率低;3、因指甲孔的结构原因在流化床边壁容易形成粉料死区,存在粉体流化不均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化装置,可以使粉体不易泄漏、堵塞,并且装置内流化空间利用率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流化装置,包括壳体、气流分布板,所述气流分布板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并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上壳体、下壳体,所述气流分布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绕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分布有多圈,且所述第二孔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一孔的外周,所述第一孔的出口位于所述上壳体内,其朝向为以所述第一孔的中心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连线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向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一侧偏斜,所述第二孔的出口的轴线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线平行。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孔的出口朝向同所述第一孔的中心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连线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10
°
~20
°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孔的出口朝向同所述第一孔的中心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
轴心连线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12
°
~18
°

[0010]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轴线与所述上壳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小于90
°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具有第一锥筒段,所述第一锥筒段靠近所述气流分布板的一端的口径小于其远离所述气流分布板的另一端的口径,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第一锥筒段上。
[0012]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壳体还具有第一直筒段,所述第一直筒段连接在所述第一锥筒段的一端与所述气流分布板之间。
[0013]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壳体还具有第二锥筒段,所述第二锥筒段连接在所述第一锥筒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锥筒段靠近所述气流分布板的一端的口径大于其远离所述气流分布板的另一端的口径,所述第二锥筒段另一端的中心开设有出气口。
[0014]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锥筒段上开设有进料口。
[0015]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锥筒段上开设有具有用于观察所述壳体内部的观察窗。
[0016]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具有第三锥筒段,所述第三锥筒段靠近所述气流分布板的一端的口径大于其远离所述气流分布板的另一端的口径,所述第三锥筒段另一端的中心开设有排渣口。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下壳体还具有第二直筒段,所述第二直筒段连接在所述第三锥筒段的一端与所述气流分布板之间。
[0018]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直筒段上开设有进气口。
[0019]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气流分布板夹设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
[00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具有上连接端面,所述下壳体具有下连接端面,所述上连接端面与所述下连接端面连接,所述上壳体、下壳体通过所述上连接端面与所述下连接端面进行连接,所述上连接端面、下连接端面通过穿设第一紧固件和/或在边缘夹设第二紧固件进行连接。
[002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2]本技术通过第一孔相对所在圆的切向偏向中心的出口朝向,解决了上壳体内形成旋转气流时,气流中心形成空腔的问题,避免粉体向壁面过分聚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可以使粉体在气流内的悬浮时间大大增长,提高粉体与气流的交换效果,同时通过第二孔,使外边缘的第一孔的背部形成气流,避免出现死区,在整个上壳体内形成稳定的旋转气流;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合理,不易漏粉、堵塞。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流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4]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流化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0025]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流化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6]附图4为附图3中A

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0027]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流化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0028]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气流分布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9]附图7为附图6中B

B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0030]附图8为本实施例中气流分布板的仰视示意图。
[0031]以上附图中:1、壳体;11、上壳体;111、第一直筒段;112、第一锥筒段;113、第二锥筒段;12、下壳体;121、第二直筒段;122、第三锥筒段;2、气流分布板;21、第一孔;211、导流板;22、第二孔;31、进气口;32、出气口;33、进料口;34、出料口;35、排渣口;3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装置,包括壳体、气流分布板,所述气流分布板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并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上壳体、下壳体,所述气流分布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绕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分布有多圈,且所述第二孔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一孔的外周,所述第一孔的出口位于所述上壳体内,其朝向为以所述第一孔的中心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连线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向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一侧偏斜,所述第二孔的出口的轴线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的出口朝向同所述第一孔的中心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连线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10
°
~2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的出口朝向同所述第一孔的中心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轴心连线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12
°
~1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轴线与所述上壳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小于9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少诚王桂来朱小勇张谦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