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97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包开袋工艺,涉及菌菇养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取盖,将菌包的盖子取下;S2、截袋,利用截袋机构对菌包袋口处的袋体进行截断,并在袋口处预留出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的翻折袋体;S3、撑袋,驱动撑袋件伸入袋口内,通过撑袋件将菌包袋口处的翻折袋体撑开并保持;S4、翻折袋口,驱动撑袋件下降,以带动撑住的翻折袋体下降并使其与翻折袋体未被撑袋件撑住的部分形成翻折,直至翻折后的袋口高度满足菌包出菇环境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袋口支撑后下压形成翻折,使得菌包开口自动化翻折形成折边,无需人工介入,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包开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菌菇养殖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菌包开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食用菌的普及,对于食用菌的栽培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般是通过菌包来栽培食用菌,菌包由透明塑料袋包裹着培养料进行养育,前期栽培过程中,需要将袋口收口,然后将套环套接于收口处,并利用盖子塞入套环内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将菌包袋口封闭,提供一封闭的空间给食用菌培育;当食用菌菌包在准备出菇时,需要将菌包袋口打开,并使打开后的袋口高度要高于培养料一定高度,以保持菌包内的养殖环境,提高菌包出菇成型效果。
[0003]传统的菌包在开袋时,通常是人为将菌包上的盖子与套环取下,然后对袋口进行手动翻折多次形成多层折边,并使得翻折后的袋口折边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一定高度,以进行菌菇的进一步养育,然而人为取盖、取环以及翻袋的过程中效率过低,并且长时间工作容易疲劳,费时费力,需要极大的人力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中改进了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开袋,通过自动化机构将菌包上的盖子与套环取下,然后再手动翻折多层袋口形成折边,直至折边高度满足菌菇出菇要求,但是始终需要人为手动折边,并且折边要折叠多次才能达到高度需求,十分麻烦,工作效率较低;或者在取盖取环后将袋口沿菌包顶部培养料直接进行切断,然后在套一塑料环,以利用塑料环的高度给培养料提供一定的培养高度,但是套环需要人为操作,并且需要额外生产塑料环,不仅增加工艺,还提高了生产成本,对于菌包的开袋而言,影响经济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包开袋工艺,能够将菌包开口自动化翻折形成折边,无需人工介入,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取盖,将菌包的盖子取下;
[0008]S2、截袋,利用截袋机构对菌包袋口处的袋体进行截断,并在袋口处预留出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的翻折袋体;
[0009]S3、撑袋,驱动撑袋件伸入袋口内,通过撑袋件将菌包袋口处的翻折袋体撑开并保持;
[0010]S4、翻折袋口,驱动撑袋件下降,以带动撑住的翻折袋体下降并使其与翻折袋体未被撑袋件撑住的部分形成翻折,直至翻折后的袋口高度满足菌包出菇环境要求。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菌包经过自动化取盖后,通过截袋机构自动化将菌包袋口处的袋体截断,并预留出翻折袋体,即可利用撑袋件撑开袋口后下压一次性进行翻折,完成对菌包袋口的翻折处理,使得翻折后的袋口满足菌包出菇环境需求,无需人为进行翻折,实现
自动化翻折形成折边的效果,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
[0012]进一步设置:步骤S3中,撑袋前将翻折袋体由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撑袋部与自然部,撑袋件撑袋时支撑于撑袋部处。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件伸入袋口内的高度位置对应于撑袋部设置,保证支撑位置位于折边袋体上方,进而在下压时能够具有足够的袋体高度进行折边,且折边后的高度能够通过撑袋件的下降高度控制,具有较大的调控范围,满足多种菌包出菇的环境需求。
[0014]进一步设置:步骤S3中,所述撑袋件撑住撑袋部时,所述撑袋部撑开并绷紧,以使所述自然部连接于撑袋部的位置内折,所述撑袋件下降时,所述撑袋部绷紧并随同下降,并能够相对于自然部向外形成翻折并套接于自然部外侧。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部受支撑时向外撑开,而袋口自然部自然向内立着,使得撑袋件下压时,撑袋部向自然部外壁翻折形成折边,以提高折边成型效果。
[0016]进一步设置:步骤S3中,所述撑袋件支撑于袋体的部分设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为自其底端向顶端朝外倾斜的倾斜面,以使其抵触于袋体时引导支撑的袋体向外倾斜撑开。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件支撑时由倾斜设计的支撑面抵触于菌包袋口的袋体内壁上,使得支撑的袋体向外倾斜撑开,方便撑袋件下降折边时向外翻折,提高一次性折边成型效果。
[0018]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步骤S5,驱动撑袋件再次伸入翻折后的袋口内,并使其往复展开至少一次,以对翻折后的袋口撑开成型。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菌包袋口折边后的袋体进一步撑开成型,以提高折边后的袋体的成型效果,减少褶皱,避免对菌包培养料形成遮挡,保证出菇环境。
[0020]进一步设置:步骤S3中,撑袋件通过升降机构驱使其升降,以使撑袋件能够往复伸入菌包袋口内,进而在执行步骤S4后,通过升降机构驱使撑袋件上升后再执行步骤S5作业。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件自动化升降,方便执行步骤S3、S4以及S5,以便于快速对袋口袋体折边成型,提高翻折袋口成型效果以及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0022]进一步设置:所述撑袋件为能够相对于其轴心径向展开与收缩的的伸缩结构。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件撑开袋体时能够将袋体撑至圆环形,进而在下压翻折袋口时均匀下翻,无边角干预,能够减少折边成型褶皱,提高袋体翻折成型效果。
[0024]进一步设置:所述撑袋件包括升降件与若干个撑袋爪;所述升降件为升降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中的任意一种;各所述撑袋爪的一端均连接于升降件的伸缩端上,并与其位于同一轴心,另一端分别朝轴心收拢或径向展开。。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撑袋爪形成圆周方向展开或收缩,方便利用升降件同时驱动各个撑袋爪展开进行撑袋,以便于将袋体支撑至圆形,并且便于同时驱使各个撑袋爪收展,提高自动化控制的便捷性。
[0026]进一步设置:步骤S2中截袋时,利用截袋机构伸入袋口内并沿菌包套环内壁环切,以将菌包套环内壁的袋体截断,即可取下截断的袋体以及套环。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截袋时通过套环内部形成内切,使得截袋组件能够沿套环内壁进行环切,保证袋体彻底截断,避免造成部分截断不到位的情况,提高截断效果,进而方便自动化取下截断的袋体与套环,提高自动化生产的便捷性。
[0028]进一步设置:步骤S2截袋时,在菌包套环外利用夹持件对套环进行夹持定位,再从
套环内壁对袋体进行截断处理。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截袋机构进行截袋时,套环处于稳定状态,使得截袋机构环切过程始终能够保持截袋处的准确接触,提高截袋的完整性,进一步避免截断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1]1、通过截袋机构对菌包开口处的袋体进行截断,既方便取下束缚的套环,亦可以保证截断后的袋口状态便于撑袋件进行撑袋操作,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0032]2、通过撑袋件对袋口的翻折袋体进行支撑后,直接驱动撑袋件下降,即可带动支撑住的部分翻折袋体下降并使其与未支撑部分形成翻折,自动化翻折形成折边,利用撑袋件自动化折边,无需人为进行翻折,并且翻折后直接形成培养菌菇的折边高度,无需再额外增加套环,简化工艺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盖,将菌包的盖子取下;S2、截袋,利用截袋机构对菌包袋口处的袋体进行截断,并在袋口处预留出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的翻折袋体;S3、撑袋,驱动撑袋件伸入袋口内,通过撑袋件将菌包袋口处的翻折袋体撑开并保持;S4、翻折袋口,驱动撑袋件下降,以带动撑住的翻折袋体下降并使其与翻折袋体未被撑袋件撑住的部分形成翻折,直至翻折后的袋口高度满足菌包出菇环境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撑袋前将翻折袋体由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撑袋部与自然部,撑袋件撑袋时支撑于撑袋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撑袋件撑住撑袋部时,所述撑袋部撑开并绷紧,以使所述自然部连接于撑袋部的位置内折,所述撑袋件下降时,所述撑袋部绷紧并随同下降,并能够相对于自然部向外形成翻折并套接于自然部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撑袋件支撑于袋体的部分设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为自其底端向顶端朝外倾斜的倾斜面,以使其抵触于袋体时引导支撑的袋体向外倾斜撑开。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宗钦黄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祺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