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哈瑟amp专利>正文

粘性扭振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68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性扭振减振器,其包括具有环形的填充有减振介质的工作腔和可旋转地支承在工作腔中的飞轮环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通风板在一个环绕的环形轨迹上沿圆周分布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布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布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性扭振减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性扭振减振器,其具有能与机器轴、尤其是发动机轴不可相对旋转连接的环形壳体,该壳体包围用于容纳飞轮环的工作腔并且工作腔中填充有粘性减振介质,扭振减振器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带有具有冷却通道或冷却翼的通风盘。这种扭振减振器例如从WO 2004/038251 A1中已知。

技术介绍

[0002]粘性扭振减振器通常通过法兰连接在柴油发动机曲轴的力输出侧(Kraftgegenseite)。粘性扭振减振器旨在降低曲轴的扭振幅度。通过减振器内部的减振介质如硅油的振荡剪切,振动能量转化为热量,该热量必须通过对流散发到周围空气或其它冷却介质中。
[0003]为了优化热传递,在减振器壳体的表面上强制进行对流。用于对流冷却的相应通风盘从WO2004/038251A1或EP2247872B1已知。
[0004]其它相关文献是DE19729489A1和DE102009039039A1,但在其中并非多个通风板沿一个环形轨迹沿圆周分布地设置。
[0005]目前使用的通风盘的缺点是用于制造所述通风盘的相对高的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同类型的粘性扭振减振器,该扭振减振器在使用较少材料的情况下实现相当的对流冷却并且同时提供通风盘和壳体之间的可靠连接。
[0007]权利要求1的特征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解决该任务。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包括具有环形的填充有减振介质的工作腔的壳体和可旋转地支承在工作腔中的飞轮环。
[0009]但代替一个连续的环形通风板,多个通风板沿圆周分布地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通风板位于一个共同的环形轨迹上。
[0010]分段式通风板可以更简单地制造并且材料边角料更少。
[0011]已经意想不到地表明,这种结构变型方案的预期冷却效果与连续的环形通风板的预期冷却效果大致相同并且通风板之间的间隙对于冷却效果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0012]同时,与使用一个环形通风板相比,材料边角料更少,由此制造方法更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述说明给出,在其中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技术人员可根据目的单独地考虑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组合公开的特征并将其组合成其它有意义的组合。附图如下:
[0014]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性扭振减振器的通风板的透视图;
[0015]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性扭振减振器的透视图;
[0016]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粘性减振器的剖视图;和
[0017]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性减振器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2和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性扭振减振器1。该粘性扭振减振器包括具有环形空腔2(在下文中也称为工作腔)的壳体3。在该工作腔2中,飞轮环4相对于壳体3可旋转地支承在减振介质5、尤其是硅中。
[0019]壳体3不可相对旋转地与机器轴、尤其是发动机轴连接。为了形成工作腔2,粘性扭振减振器具有从三个侧面限定工作腔2的壳体罐9和从第四侧面限定工作腔2的壳体盖8。
[0020]粘性扭振减振器1具有旋转轴线X和垂直于旋转轴线X定向的至少两个侧壁11和12。侧壁11、12具有向内定向的、与减振介质接触的第一端面和向外定向的、平行于第一端面延伸的第二端面。
[0021]在扭振减振器1的两个向外定向的端面之一上设有通风板6,该通风板具有定义冷却通道的隆起部7。
[0022]在图3的具体情况下,通风板6设置在壳体罐9的垂直于旋转轴线X延伸的端面上。但也可以想到将通风板6设置并固定在壳体盖8的端面上。
[0023]从图2中可以看出,多个通风板6这样设置在端面上,使得它们在一个环形轨迹上并排设置并且形成一个中断的环形通风板。
[0024]通风板6构造成弧形并且分别具有两排隆起部7,相应的第一排隆起部7a位于第一圆形轨迹上并且相应的第二排隆起部7b位于一个内部圆形轨迹上。
[0025]因此,所有通风板6的隆起部7a位于第一外部圆形轨迹上并且所有通风板6的所有隆起部7b位于与第一外部圆形轨迹同心的、但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二内部圆形轨迹上。
[0026]此外,壳体3具有沿径向位于内部的固定法兰10。减振器壳体1以及相应的通风板6可以由钢板或其它适合的材料制成。
[0027]固定法兰10具有分布地设置在一个共同直径上的、用于容纳螺钉的固定孔,借助这些螺钉将粘性扭振减振器1拧接到旋转机器部件上、如待减振的曲轴上或以其它方式连接。相应的连接例如可以从EP2247872B1的图1中得知,在这方面完全参考该文献。原则上,减振器壳体与待减振的轴的其它力锁合或形锁合的连接也是可以考虑的。
[0028]壳体盖8由冲压的或以其它方式成形的金属圆形板坯制成。在减振器壳体的至少一个平面侧上、在所示实施例中在其两个侧面上固定有通风盘15。
[0029]通风板6可以由薄金属板材制成,隆起部7形成冷却通道,这些冷却通道以其通道纵向轴线位于减振器壳体1的径向上。
[0030]内部圆形轨迹上的两个相邻隆起部7b之间的距离在此大于外部圆形轨迹的两个相邻隆起部7a之间的距离。壳体3的端面可以具有凹陷,以使通风板与壳体的边缘侧齐平。但也可能的是,如图3所示相应的通风板在没有附加凹陷的情况下被放置在端面上。
[0031]从图3可以看出,相应的通风板被放置在扭振减振器1的端面上并与之连接,如粘接或尤其是焊接。
[0032]为了通风板的均匀间隔,可以在安装通风板6期间设置定心和/或定位元件。
[0033]由隆起部形成的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相互错开几度(角度),从而使从径向内部向
径向外部输送的冷却空气尽可能最佳地形成涡流并实现最大的冷却效果。冷却通道此外是径向定向的,因此通风盘同样适用于两个旋转方向。
[0034]从图2中可以看出,通风板6a、6b和6c设置在环形平面的一个共同的环形轨迹上,环形平面又垂直于粘性扭振减振器的飞轮环的旋转轴线X设置。环形平面被理解为具有环形设计的二维平面。环形轨迹被理解为位于环形平面上并且尤其是与其同轴延伸的一维圆。
[0035]通风板6a

6c分别具有用于形成冷却通道的隆起部7a和7b。隆起部7a设置在环形平面的具有较大半径的圆形轨迹17上并且隆起部7b设置在环形平面的具有较小半径的圆形轨迹16上。隆起部7a和7b用于形成冷却通道。
[0036]从图1中可以看出,每个通风板6a

6c具有两条弧线19和13以及两个笔直且径向延伸的边缘表面14和15。通风板6a

6c这样彼此间隔开,使得两个相邻通风板6a和6b或6b和6c或6c和6a的各一个径向延伸的边缘表面14和/或15的间隔相同。虽然通风板以相同的距离彼此间隔开,但该距离可以在径向延伸中变化,如附图中所示。在此距离从径向外部向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粘性扭振减振器(1、1'),包括壳体(3),该壳体具有环形的填充有减振介质(5)的工作腔(2)和可旋转地支承在工作腔(2)中的飞轮环(4),其特征在于,多个通风板(6、6a、6b、6c、6a'、6b'、6c')在一个环绕的环形轨迹上沿圆周分布地固定在所述壳体(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迹(20)位于一个环形平面上并与该环形平面同轴地设置,所述环形平面垂直于粘性扭振减振器(1、1')的飞轮环(4)的旋转轴线(X)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6、6a、6b、6c)具有用于形成冷却通道和/或冷却翼和/或散热片的隆起部(7、7a、7b、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风板(6、6a、6b、6c、6a'、6b'、6c')在壳体(3)上定义一个支承平面,所述隆起部(7、7a、7b、7')从壳体(3)的该平面突出、尤其是通过成型工艺成形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7a)设置在环形平面的第一圆形轨迹(17)上。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构造成细长的并且定义纵向方向,相应隆起部(7、7a、7b)的纵向方向是环形轨迹(20)的径向或者隆起部(7')的纵向方向相对于环形轨迹(20)的径向平行错开地延伸。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6、6a、6b、6c)具有用于形成冷却通道的另外的隆起部(7b),所述另外的隆起部设置在环形平面的第二圆形轨迹(16)上。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性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6、6a、6b、6c、6a'、6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哈瑟ampamp弗雷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