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67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5
排水泵具有:电机和泵主体,该泵主体具备壳体、旋转叶片及罩,该壳体的上部开口,并且在该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吸入口且在该壳体的侧部设置有排出口,该旋转叶片与电机连结,该罩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且安装于壳体的上端部,通过壳体和罩划分出泵室,并且排出口具备跨过由壳体形成的内周面与由罩形成的内周面的接合部位而在泵室的内周面开口的排出口入口,排出口入口中的位于壳体的内周面与排出口的内表面的边界的角部被倒角。面的边界的角部被倒角。面的边界的角部被倒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排水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泵,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将接收在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器冷凝后的水的排水盘内的排水向室外排放的排水泵。

技术介绍

[0002]如日本特开2016

113941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以往在嵌入室内的顶棚的形式的空调机中,具备接收在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器的表面冷凝后的排水的排水盘。使用排水泵(排出泵)将该排水盘内的排水向室外排放。
[0003]该排水泵由电机和泵主体构成。泵主体具备壳体、旋转叶片及罩,该壳体的上部开口,并且在该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吸入口且在由大致圆筒形状的内周壁构成的侧部设置有排出口,该旋转叶片与壳体连结,该罩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且安装于壳体的上端部。另外,通过壳体和罩划分出泵室。排出口具备向泵室开口的排出口入口。
[000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然而,在上述的以往例中,由于将壳体成型的模具的脱模构造的原因,在排出口入口向泵室开口的部分(外角部分)形成有锐角、直角或者钝角的角部。因此,认为在排水泵的动作时,当排水从泵室向排出口入口流入并排放时,在该边界部分产生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排水效率的排水泵。
[0007]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8]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排水泵,具有:电机和泵主体,该泵主体具备壳体、旋转叶片及罩,该壳体的上部开口,并且在该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吸入口且在该壳体的侧部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电机连结,所述罩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且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端部,通过所述壳体和所述罩划分出泵室,并且所述排出口具有向所述泵室开口的排出口入口,所述泵室具有通过所述壳体及所述罩接合而构成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内周面,所述排出口入口在所述泵室的所述内周面中的所述壳体与所述罩的接合部位开口,所述泵室的内周面中的位于由所述壳体构成的内周面与所述排出口的内表面的边界的角部被倒角。
[0009]在该排水泵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壳体的所述接合部位形成有从所述内周面的上缘位置向所述壳体的径向外侧扩展且在所述壳体的径向上具有宽度的台阶部,所述排出口入口的上方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台阶部开口,所述角部的倒角宽度被设定为所述台阶部的宽度以下。进一步,也可以是,位于由所述罩构成的内周面与所述排出口的内表面的边界的角部被倒角。进一步,也可以是,在所述角部中,位于从所述泵室向所述排出口入口的排水的流动的上游侧的部位的倒角宽度比位于下游侧的部位的倒角宽度大。
[001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排水效率的排水泵。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泵的纵剖视图。
[0013]图2是表示壳体的立体图。
[0014]图3是表示排出口入口的壳体侧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0015]图4是表示以通过排出口的中心线的面剖切壳体及罩的剖视图。
[0016]图5的(A)是表示图4中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B)是表示对于图5的(A)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
[0017]图6是表示壳体的俯视图。
[0018]图7是表示图6中的B部的放大俯视图。
[0019]图8是表示排出口入口的壳体侧部分的变形例1的相当于图7的俯视图。
[0020]图9是表示排出口入口的壳体侧部分的变形例2的相当于图7的俯视图。
[0021]图10是表示排出口入口的壳体侧部分的变形例3的相当于图3的立体图。
[0022]图11是表示排出口入口的壳体侧部分的变形例4的相当于图3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排水泵10具有电机12和泵主体20。电机12设置于泵主体20的上方。在电机12与泵主体20之间设置有支承电机12的电机箱30。泵主体20例如为合成树脂制,具备壳体40、旋转叶片50以及罩32,并且通过将壳体40与罩32接合而构成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内周面44A的泵室44。
[0024]壳体40的上部开口,并且在该壳体40的下端部设置有吸入口42且在该壳体40的侧部设置有排出口46。吸入口42形成为在下端部具有开口部43的管状。排出口46具备向泵室44开口的排出口入口48,并且朝向侧方突出。该排出口46配置于后述的旋转叶片50的旋转轴50CL的径向外侧。排出口46的轴线46CL配置于水平方向。另外,位于后述的旋转叶片50的中心的轴部52定位于排出口46的轴线46CL上。
[0025]在排水泵10的使用时,在排出口46安装有用于将从该排出口46向泵主体20的外部排出的排水向外部的排水设备等排放的排水配管(未图示)。如图2所示,在壳体40例如设置有一对用于固定电机箱30的爪部24。此外,排出口46不限于与壳体40一体成形的结构,也可以是与壳体40单独地构成且组装于壳体40的结构。
[0026]如图1所示,旋转叶片50与电机12连结,并且收容于泵室44内。该旋转叶片50例如是合成树脂制,具有:轴部52;从轴部52的外周部向旋转轴50CL的放射方向(换而言之,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平板状的大径叶片60;以及与各大径叶片60的下端缘部连结且插入吸入口42的多个平板状的小径叶片61。大径叶片60例如在周向上等角度地设置。各大径叶片60的下端缘部形成为在内径侧向下倾斜的锥状。该各下端缘部与在中央具有扇形状的多个开口部58的圆盘状的环状部件62连结。
[0027]以使旋转叶片50的大径叶片60定位于排出口46的正面即排出口46的轴线46CL上的方式在轴部52设置大径叶片60。另外,环状部件62的外周缘相比排出口46的内表面56的下端位于上方且相比排出口46的轴线46CL位于下方。
[0028]轴部52贯通贯通孔36并向电机12侧突出,该贯通孔36具有作为形成于罩32的中央的空气孔的作用。电机12的驱动轴插入沿着轴部52的中心轴设置的孔并固定。此外,在贯通
孔36与轴部52之间设置有间隙。
[0029]在轴部52的上表面安装有控水圆板14。该控水圆板14具有即使排水从罩32的贯通孔36吹出也能防止吹出后的排水直接向电机12飞散的功能。
[0030]电机箱30具备能够上下分割的筒部22,在筒部22的上部收容电机12。另外,在筒部22的侧部形成有未图示的纵长的狭缝状的排水孔(换而言之,排水用的开口)。
[0031]如图1所示,罩32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36且安装于壳体40的上端部。具体而言,罩32例如与电机箱30的筒部22的下端形成为一体。另外,罩32以与壳体40的上台阶部19之间夹持密封部件34的状态嵌入壳体40。通过爪部24(图2)嵌合于电机箱30,罩32被固定于壳体40。在泵主体20中,由壳体40和罩32划分出泵室44。
[0032]在吸入口42的下方配置有暂时贮存从空调设备等排出的排水的排水盘(未图示)。
[0033]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排水泵,具有:电机和泵主体,该泵主体具备壳体、旋转叶片及罩,所述壳体的上部开口,并且在该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吸入口且在该壳体的侧部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电机连结,所述罩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且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端部,通过所述壳体和所述罩划分出泵室,并且所述排出口具有向所述泵室开口的排出口入口,其中,所述泵室具有通过所述壳体和所述罩接合而构成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内周面,所述排出口入口跨过由所述壳体形成的内周面和由所述罩形成的内周面而在所述泵室的所述内周面开口,所述排出口入口中的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排出口的内表面的边界的角部被倒角。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克司加藤友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