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45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包括内车架壳体,内车架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脚踏板,前盖板的中部开设有灯槽,灯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内圈,防撞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撞梁,防撞梁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车架壳体的前端设置前盖板,且前盖板和车架的中部设置防撞架和防撞梁,分别对车架的侧面和前端进行防护,且将车架的导线机构设置在防撞梁内侧,依托防撞架的高强度结构进行防护,即使受到撞击,也不会损伤到导线机构内部的连接导线,使用安全防护性能高,导线机构通过两侧可转动的导线筒进行牵引,且导线筒可通过支板的旋转,进行调节,调整其牵引导线方向,方便后续进行维护。方便后续进行维护。方便后续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瓶车架
,涉及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瓶车我们又称为“电动车”,它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直流、交流,串励、他励)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一般来说高速电机其效率高,动力大,爬坡能力强,适合较长距离行驶,需要有一定爬坡能力以及骑行人体重较重的用户,无刷低速电机采用电子换向器来解决电流的换向问题,控制器容易烧,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从电机内部转移到控制器;有刷低速电机效率低,耗电量大,续驶里程更短,此电机只适用于路面平坦、骑行者较轻、启动爬坡能适当助力的消费者,高速电机比低速电机价格高出近一倍。
[0003]申请号201620048949.3公开了一种电瓶车车架,包括上边管和下边管,上边管上焊接有用于固定电池盒的竖直第一柱体、竖直第二柱体和横向柱体,竖直第一柱体、竖直第二柱体和横向柱体内均设有螺纹孔,竖直第一柱体和竖直第二柱体之间的距离为厘米至厘米,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承受电动车各总成的全部质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电动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并可以有效固定电池盒并防止电池盒在电瓶车行驶过程中产生晃动,延长了电瓶车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4]上述申请专利中,车架前端缺乏防撞机构,同时导线设备设置在车壳边侧,当发生撞击时,车体边侧撞击点位会撞击到车壳内部的导线机构,进而对导线造成损坏,影响车辆的正常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包括内车架壳体,所述内车架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顶端设置有防滑凸点,所述内车架壳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的中部开设有灯槽,所述灯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内圈,所述内车架壳体和前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防撞架,且所述防撞架的底部与内车架壳体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下部卡座,所述防撞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线机构。
[0007]在上述的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中,导线机构由导线架、转杆、悬臂、支板和导线筒组成,所述导线架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导线架通过底部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有防撞梁的内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导线机构设置在防撞梁的内部,可依托防撞梁进行保护。
[0008]在上述的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中,导线架的顶部活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转杆可带动支板和悬臂转动,进而调整导线角度。
[0009]在上述的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中,所述支板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悬臂,且两个所述悬臂之间活动安装有导线筒,这样设置的目的是
[0010]在上述的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中,前盖板的边侧设置有多组上部卡头,且多组上部卡头均匀设置,所述内车架壳体的边侧固定设置有多组与上部卡头配合的上部卡座,前盖板与内车架壳体进行固定时,其边侧可通过卡头和卡座的配合进行卡合固定,进行定位,然后在通过螺纹进行固定,即使使用过程中,螺栓发生松动,前盖板也不会直接脱落。
[0011]在上述的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中,所述前盖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条形饰板,所述条形饰板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固定座和下部卡头,且所述下部卡头与所述下部卡座卡合配合,内车架壳体的边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螺纹固定座,条形饰板设置在前盖板的底部,与前盖板一体成型设置,当前盖板安装后,条形饰板位于车架的侧面,罩在两侧的防撞架外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的优点为:
[0013]内车架壳体的前端设置前盖板,且前盖板和车架的中部设置防撞架和防撞梁,分别对车架的侧面和前端进行防护,且将车架的导线机构设置在防撞梁内侧,依托防撞架的高强度结构进行防护,即使受到撞击,也不会损伤到导线机构内部的连接导线,使用安全防护性能高,导线机构通过两侧可转动的导线筒进行牵引,且导线筒可通过支板的旋转,进行调节,调整其牵引导线方向,方便后续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爆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前盖板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的导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内车架壳体;2、脚踏板;3、防滑凸点;4、下部卡座;5、防撞架;6、车轮前槽;7、条形饰板;8、第一螺纹固定座;9、下部卡头;10、灯槽;11、密封内圈;12、前盖板;13、上部卡座;14、防撞梁;15、加强筋;16、上部卡头;17、导线机构;18、导线架;19、转杆;20、悬臂;21、支板;22、导线筒;23、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包括内车架壳体1,内车架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脚踏板2,脚踏板2的顶端设置有防滑凸点3,内车架壳体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前盖板12,前盖板12的中部开设有灯槽10,灯槽10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内圈11,内车架壳体1和前盖板12之间固定设置有防撞架5,且防撞架5的底部与内车架壳体1前端下部固定连接,防撞架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下部卡座4,防撞架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撞梁14,防撞梁14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线机构17。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导线机构17由导线架18、转杆19、悬臂20、支板21和导线筒22组成,导线架18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且导线架18通过底部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有防撞梁14的内侧,导线机构17设置在防撞梁14的内部,可依托
防撞梁14进行保护,即使车体撞到防撞梁14,也不会对内侧的导线机构17以及连接导线造成损伤。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导线架18的顶部活动设置有转杆19,转杆19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转筒23,转筒2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21,导线架18顶部设置转杆19,通过转杆19可带动支板21和悬臂20转动,进而调整导线角度。
[002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支板2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悬臂20,且两个悬臂20之间活动安装有导线筒22,悬臂20用于支撑导线筒22,通过导线筒22对车架的连接导线进行牵引,方便后续维护,同时也加强防护。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前盖板12的边侧设置有多组上部卡头16,且多组上部卡头16均匀设置,内车架壳体1的边侧固定设置有多组与上部卡头16配合的上部卡座13。
[002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包括内车架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车架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脚踏板(2),所述脚踏板(2)的顶端设置有防滑凸点(3),所述内车架壳体(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前盖板(12),所述前盖板(12)的中部开设有灯槽(10),所述灯槽(10)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内圈(11),所述内车架壳体(1)和前盖板(12)之间固定设置有防撞架(5),且所述防撞架(5)的底部与内车架壳体(1)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架(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下部卡座(4),所述防撞架(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撞梁(14),所述防撞梁(14)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加强筋(15)和导线机构(17),所述内车架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车轮前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线机构(17)由导线架(18)、转杆(19)、悬臂(20)、支板(21)和导线筒(22)组成,所述导线架(18)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导线架(18)通过底部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有防撞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周连明张志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元平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