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高效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01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高效冷却塔,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冷却塔冷却过程中消耗水量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储水池座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塔体,塔体内部中空且其两端均贯通,储水池座与塔体的内部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送风部、冷凝结构、喷淋部和出风部,冷凝结构包括固定在塔体内侧的气化部以及固定连接在塔体外侧的液化部,气化部与塔体之间围设有供送风部内的空气送入的冷凝空间,冷凝空间的出气端位于喷淋结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的设置可以减少结构整体在冷却过程中消耗的水量,进而可以节省补水的频率,减少补水过程中额外的能源输入量,更加的节能环保。加的节能环保。加的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水高效冷却塔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节水高效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
[0003]冷却塔通常是用于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而维持正常生产过程的稳定进行,现有的冷却塔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将热量以气态水的形式排走,通常会将大量的水自冷却塔内带走,因而需要经常对冷却塔进行补水,进而就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因而设置一种可以减少冷却塔内补水频率的冷却塔结构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高效冷却塔,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减少冷却塔冷却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量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节水高效冷却塔,包括储水池座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塔体,所述塔体内部中空且其两端均贯通,所述储水池座与塔体的内部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送风部、冷凝结构、喷淋部和出风部,所述冷凝结构包括固定在塔体内侧的气化部以及固定连接在塔体外侧的液化部,所述气化部与塔体之间围设有供送风部内的空气送入的冷凝空间,所述冷凝空间的出气端位于喷淋结构的下方。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水池座和塔体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冷却塔的整体结构,在送风部的作用下将高温气体送入到结构的内部,在冷凝结构的作用下使得对潮湿热空气中水分的冷凝作用,减小结构内部水分的损耗量,同时还可以增强结构整体的冷却效果,在喷淋部的作用下带动储水池座内的水朝向流经空气的喷淋作用,进一步增强结构整体的冷却效果。在出风部的作用下实现的冷却后的空气的稳定引排,自气化部内发生的气化的作用,实现对流经空气的吸热和冷凝处理,设置的冷凝空间实现对流经热空气的暂时存储和稳定冷凝,同时将冷凝空气的出气端设置在喷淋结构的下方来确保喷淋结构的喷淋效果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热空气的喷淋冷却作用。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化部包括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的上存放管和中存放管,所述上存放管和中存放管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所述中存放管的底端连通有朝向塔体内部延伸且内部中空的下存放管,所述中存放管和下存放管内放置有液态冷媒,所述上存放管和下存放管相对于中存放管对称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存放管内中存放管吸热并对两者内部的液体冷媒进行加热,液态冷媒气化带走热量并向上流动,通过下存放管和中存放管的吸热可以实现对途径空气中热量的吸收,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可以液化并回流至储水池座内。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化部包括与塔体外壁固定连接且内部中空的液化存放件,所述液化存放件靠近顶端的位置连通有与上存放管连通的输气管,所述液化存放件靠近底端的位置连通有与上存放管内部连通的输液管。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液化存放件用于实现对气态冷媒的暂时存储,通过液化存放件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实现冷媒逐渐液化的过程,气态的冷媒自输气管进入到液化存放件内,液态的冷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液化存放件内回流至上存放管内,确保冷凝结构整体冷凝效果的稳定。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存放管管径的截面积自上而下递减,靠近储水池座一侧的所述下存放管的管壁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冷凝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冷凝槽使得下存放管与途径流动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增强冷凝结构整体的冷凝效果,将下存放管管径的截面积设置为自然而下递减的结构,使得下存放管的管壁呈倾斜的状态,进而使得下存放管表面冷凝的水可以更好地回流至储水池座内。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部包括自下而上穿至储水池座内侧的主送风管,所述主送风管上连通有周向设置的若干辅送风管,若干所述辅送风管浸入至储水池座内的液面下方,所述辅送风管的出气口穿出储水池座的液面且延伸至中存放管和下存放管的连接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自主送风管进入到储水池座内,在辅送风管的作用下,使得热风向四周发散,同时通过辅送风管与水的直接接触实现对流经热风的初步降温,将辅送风管的出气口设置为延伸至中存放管和下存放管的连接处,使得自辅送风管流出的热空气在流出冷凝空间的时候可以流经更多的下存放管的表面,实现冷凝结构与流经热空气中热量更好地交换。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送风管的外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辅送风管整体与水之间热交换的面积增大,实现对辅送风管内流经的热空气更好地降温作用。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结构包括输液泵以及与中存放管的内侧固定连接的环形导流管,所述环形导流管的内侧连通若干辅导流管,若干所述辅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内部中空的连接件,所述环形导流管、辅导流管和连接件的下方均连通有若干喷淋件,所述输液泵的进液端与储水池座的内部连通,所述输液泵的出液端连通有与环形导流管连通的送液管。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液泵的作用下自出水池座内部抽取水,水在送液管的导流作用下进入到环形导流管内,环形导流管内的液体送入到辅导流管和连接件内,进而自喷淋件内喷出,实现对途径热空气的进一步降温。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部包括与塔体固定连接的风机,所述塔体与储水池座之间围设有进风窗,所述进风窗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导风片。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扇叶进行转动,扇叶转动带动空气进行流动,进而确保塔体内侧的空气可以更好地自塔体内侧排出,设置的进风窗实现结构内外两侧更好的连通效果,进而使得内外两侧可以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在导风片的作用下,实现对自进风窗进入塔体内部的空气更好的导流作用。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储水池座和塔体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冷却塔的整体结构,在送风部的作用下将高温气体送入到结构的内部,在冷凝结构的作用下使得对潮湿热空气中水分的冷凝作用,减小结构内部水分的损耗量,同时还可以增强结构整体的冷却效果,在喷淋部的作用下带动储水池座内的水朝向流经空气的喷淋作用,进一步增强结构整体的冷却效果。在出风部的作用下实现的冷却后的空气的稳定引排,自气化部内发生的气化的作用,实现对流经空气的吸热和冷凝处理,设置的冷凝空间实现对流经热空气的暂时存储和稳定冷凝,同时将冷凝空气的出气端设置在喷淋结构的下方来确保喷淋结构的喷淋效果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热空气的喷淋冷却作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一;
[002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7]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高效冷却塔,包括储水池座(1)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塔体(2),所述塔体(2)内部中空且其两端均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座(1)与塔体(2)的内部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送风部、冷凝结构、喷淋部和出风部,所述冷凝结构包括固定在塔体(2)内侧的气化部以及固定连接在塔体(2)外侧的液化部,所述气化部与塔体(2)之间围设有供送风部内的空气送入的冷凝空间(3),所述冷凝空间(3)的出气端位于喷淋结构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部包括与塔体(2)内壁固定连接的上存放管(4)和中存放管(5),所述上存放管(4)和中存放管(5)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所述中存放管(5)的底端连通有朝向塔体(2)内部延伸且内部中空的下存放管(6),所述中存放管(5)和下存放管(6)内放置有液态冷媒,所述上存放管(4)和下存放管(6)相对于中存放管(5)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部包括与塔体(2)外壁固定连接且内部中空的液化存放件(7),所述液化存放件(7)靠近顶端的位置连通有与上存放管(4)连通的输气管(8),所述液化存放件(7)靠近底端的位置连通有与上存放管(4)内部连通的输液管(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高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存放管(6)管径的截面积自上而下递减,靠近储水池座(1)一侧的所述下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辉卢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良工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