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218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2
一种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和使用方法,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支撑体和方位转动体的车辆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的绞车组装置,通过车辆装置,实现了对绞车组装置进行运输转运和方位转动,通过绞车组装置,实现了对气艇进行至少三个牵引点连接,解决了对气艇进行单个牵引点连接和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气艇空中系留效果。气艇空中系留效果。气艇空中系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泊载车装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锚泊载车作为系留飞艇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完成系留飞艇的地面锚泊、升空/回收、空中定点系留,并实现顺风向布置和机动运输功能,同时作为地面锚泊、升空、回收、空中系留、维修系固时的工作平台,因此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车辆装置,在现有的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中,还没有一种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还都是使用一般的卷扬机进行升空和回收,由于只有一条卷扬机的牵引绳与气艇,从而影响了气艇空中系留效果,同时由于卷扬机的牵引绳对气艇的作用力处于定制状态,当气艇处于空中系留状态时,不能适合空中系留状态的气艇的牵引力的变换要求,也影响了气艇空中系留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气艇进行至少三个牵引点连接的技术特征,对气艇进行单个牵引点连接和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基于申请人于2022年7月18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使用方法。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和使用方法,因此提高气艇空中系留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支撑体和方位转动体的车辆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的绞车组装置。
[0006]由于设计了车辆装置和绞车组装置,通过车辆装置,实现了对绞车组装置进行运输转运和方位转动,通过绞车组装置,实现了对气艇进行至少三个牵引点连接,解决了对气艇进行单个牵引点连接和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气艇空中系留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对气艇进行至少三个牵引点连接的方式把车辆装置和绞车组装置相互联接。
[000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沿气艇的周边分布牵引点连接的方式把绞车组装置与车辆装置联接。
[0009]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车辆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机动底盘、回转支承、回转平台和固定支腿。
[0010]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绞车组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系留支臂和前辅助绞车。
[0011]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车载的绞车组对气艇进行连接牵引,满足了对气艇进行多牵引点连接的需要。
[001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托架。
[001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绞车组装置与车辆装置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导向装置。
[001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绞车组装置与车辆装置之间,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涨力释放装置和储缆绞车。
[0015]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系留塔。
[001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抗倾覆支腿。
[001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六附件装置并且第六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六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箱壳和附助组件。
[001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七附件装置并且第七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七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铜环、碳刷、接线柱和连接盘。
[0019]以上七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机动底盘上设置有抗倾覆支腿,在回转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箱壳、托架、导向装置、系留支臂、前辅助绞车和系留塔,在箱壳和回转平台之间分别设置有涨力释放装置、附助组件和储缆绞车并且在回转平台与机动底盘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承和固定支腿。
[0021]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机动底盘、回转支承、回转平台、固定支腿、抗倾覆支腿、箱壳、托架、导向装置、系留支臂、前辅助绞车、系留塔、涨力释放装置、附助组件和储缆绞车,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机动底盘设置为包含有底盘部和调平支腿部并且底盘部的侧面中间侧部设置为与调平支腿部联接,底盘部的上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回转支承联接并且底盘部的侧面后部设置为与固定支腿联接,底盘部的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调平支腿部联接,底盘部设置为半挂车并且底盘部的离去角α设置为13

17
°
,调平支腿部设置为液压支腿并且调平支腿部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
[002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固定支腿设置为液压支腿并且固定支腿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固定支腿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联接并且固定支腿的内侧面下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联接。
[002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回转支承设置为具有驱动电机的回转支承并且回转支承的固定内圈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联接,回转支承的转动外圈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联接。
[0025]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回转平台设置为包含有架部和蹬梯部并且架部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蹬梯部联接并且架部的下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联接,架部的下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固定支腿联接并且架部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箱壳、涨力释放装置、附助组件和储缆绞车联接,架部的上端端面后部分别设置为与前辅助绞车和系留塔联接并且
架部的上端端面前部分别设置为与托架、导向装置、系留支臂联接,架部设置为矩形框架并且蹬梯部设置为梯子体。
[0026]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自驱动全方位的对气艇进行运输,满足了气艇的放飞角度需要。
[002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前辅助绞车设置为液压绞车并且前辅助绞车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前辅助绞车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联接并且前辅助绞车的牵引绳设置为与导向装置环绕式联接。
[002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系留支臂设置为包含有后辅助绞车部、摆动臂部、第一导向轮部和第一吊篮部并且摆动臂部的内端头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回转平台转动式联接,第一导向轮部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摆动臂部的外端头转动式联接并且摆动臂部的外侧面外部设置为与第一吊篮部联接,后辅助绞车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联接并且后辅助绞车部的牵引绳设置为与第一导向轮部环绕式联接,后辅助绞车部设置为液压绞车,后辅助绞车部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并且摆动臂部设置为外端头具有U字形开口体的梁状体,第一导向轮部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环形凹槽的盘状体并且第一吊篮部设置为矩形筐状体。
[0029]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呈三角形分布的牵引点分布设置,实现了对气艇进行平衡牵引设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支撑体和方位转动体的车辆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的绞车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气艇进行至少三个牵引点连接的方式把车辆装置和绞车组装置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沿气艇的周边分布牵引点连接的方式把绞车组装置与车辆装置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其特征是:车辆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机动底盘(1)、回转支承(2)、回转平台(3)和固定支腿(4),或,绞车组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系留支臂(9)和前辅助绞车(91),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托架(7),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绞车组装置与车辆装置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导向装置(8),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绞车组装置与车辆装置之间,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涨力释放装置(93)和储缆绞车(95),或,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系留塔(92),或,还包含有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抗倾覆支腿(5),或,还包含有第六附件装置并且第六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六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箱壳(6)和附助组件(94),或,还包含有第七附件装置并且第七附件装置设置在车辆装置上,第七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铜环(101)、碳刷(102)、接线柱(103)和连接盘(1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机动底盘(1)上设置有抗倾覆支腿(5),在回转平台(3)上分别设置有箱壳(6)、托架(7)、导向装置(8)、系留支臂(9)、前辅助绞车(91)和系留塔(92),在箱壳(6)和回转平台(3)之间分别设置有涨力释放装置(93)、附助组件(94)和储缆绞车(95)并且在回转平台(3)与机动底盘(1)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承(2)和固定支腿(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系留气艇的锚泊载车装置,其特征是:机动底盘(1)设置为包含有底盘部(11)和调平支腿部(12)并且底盘部(11)的侧面中间侧部设置为与调平支腿部(12)联接,底盘部(11)的上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回转支承(2)联接并且底盘部(11)的侧面后部设置为与固定支腿(4)联接,底盘部(11)的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调平支腿部(12)联接,底盘部(11)设置为半挂车并且底盘部(11)的离去角α设置为13

17
°
,调平支腿部(12)设置为液压支腿并且调平支腿部(12)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或,固定支腿(4)设置为液压支腿并且固定支腿(4)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固定支腿(4)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并且固定支腿(4)的内侧面下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1)联接,或,回转支承(2)设置为具有驱动电机的回转支承并且回转支承(2)的固定内圈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1)联接,回转支承(2)的转动外圈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
或,回转平台(3)设置为包含有架部(31)和蹬梯部(32)并且架部(31)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蹬梯部(32)联接并且架部(31)的下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架部(31)的下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固定支腿(4)联接并且架部(31)的上端端面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箱壳(6)、涨力释放装置(93)、附助组件(94)和储缆绞车(95)联接,架部(31)的上端端面后部分别设置为与前辅助绞车(91)和系留塔(92)联接并且架部(31)的上端端面前部分别设置为与托架(7)、导向装置(8)、系留支臂(9)联接,架部(31)设置为矩形框架并且蹬梯部(32)设置为梯子体,或,前辅助绞车(91)设置为液压绞车并且前辅助绞车(91)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前辅助绞车(9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并且前辅助绞车(91)的牵引绳设置为与导向装置(8)环绕式联接,或,系留支臂(9)设置为包含有后辅助绞车部(99)、摆动臂部(98)、第一导向轮部(97)和第一吊篮部(96)并且摆动臂部(98)的内端头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回转平台(3)转动式联接,第一导向轮部(97)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摆动臂部(98)的外端头转动式联接并且摆动臂部(98)的外侧面外部设置为与第一吊篮部(96)联接,后辅助绞车部(99)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并且后辅助绞车部(99)的牵引绳设置为与第一导向轮部(97)环绕式联接,后辅助绞车部(99)设置为液压绞车,后辅助绞车部(99)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并且摆动臂部(98)设置为外端头具有U字形开口体的梁状体,第一导向轮部(97)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环形凹槽的盘状体并且第一吊篮部(96)设置为矩形筐状体,或,托架(7)设置为包含有底架部(71)和托座部(72)并且底架部(7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座部(72)的下端端面部联接,底架部(7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并且托座部(72)设置为与气艇联接,底架部(71)设置为梯子体并且托座部(72)设置为U字形块状体,或,导向装置(8)设置为包含有支座部(81)、第二导向轮部(82)、第三导向轮部(83)和传动轮部(84)并且支座部(81)的敞口底部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传动轮部(84)转动式联接,支座部(81)的敞口顶部分别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第二导向轮部(82)和第三导向轮部(83)转动式联接并且支座部(81)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第二导向轮部(82)、第三导向轮部(83)和传动轮部(84)设置为与前辅助绞车(91)的牵引绳联接并且支座部(81)设置为U字形板状体,第二导向轮部(82)、第三导向轮部(83)和传动轮部(84)分别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环形凹槽的盘状体,或,涨力释放装置(93)设置为钢丝绳涨力释放装置并且涨力释放装置(9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箱壳(6)联接,涨力释放装置(93)的输出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系留支臂(9)、前辅助绞车(91)和储缆绞车(95)联接,或,储缆绞车(95)设置为液压绞车并且储缆绞车(95)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储缆绞车(9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并且储缆绞车(95)的牵引绳设置为与系留支臂(9)、前辅助绞车(91)和涨力释放装置(93)联接,或,系留塔(92)设置为包含有塔底部(921)、塔身部(922)、动力伸缩缸(923)、第二吊篮部(924)和塔锁部(925)并且塔底部(921)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固定轴与塔身部(922)的下端头转动式联接,动力伸缩缸(92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塔身部(922)的侧面下部铰接式联接并且动力伸缩缸(92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铰接式联接,塔身部
(922)的侧面上部设置为与第二吊篮部(924)联接并且塔身部(922)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塔锁部(925)联接,塔底部(92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并且塔底部(921)和塔身部(922)分别设置为立体框架,动力伸缩缸(923)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动力伸缩缸(923)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联接,第二吊篮部(924)设置为矩形筐状体并且塔锁部(925)设置为雷达罩锁紧座,或,箱壳(6)设置为方舱体并且箱壳(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转平台(3)联接,箱壳(6)设置为与涨力释放装置(93)、附助组件(94)和储缆绞车(95)容纳式联接,或,附助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华吕玉冠谢厚正王远航梁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