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盖组件和圆柱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217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底盖组件和圆柱电池,其中,该底盖组件用于圆柱电池,所述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壳体、及设于所述圆柱壳体内的卷芯。该底盖组件包括底盖和补强件,所述底盖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并包括集流部与环设于所述集流部周缘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的外周缘用以与所述圆柱壳体相焊接,所述集流部的第二侧用以与所述卷芯的极耳相焊接固定。所述补强件设于所述底盖的第一侧,并与所述底盖焊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提高圆柱电池整体能量密度,提高圆柱电池生产节拍。提高圆柱电池生产节拍。提高圆柱电池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盖组件和圆柱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底盖组件和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圆柱电池由于其特有的优势

承压能力强、生产节拍高,在高镍三元材料体系的使用过程中,有着软包或者方壳结构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圆柱电池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追逐和青睐。
[0003]传统的圆柱电池中极耳通常先与集流盘连接在一起,然后集流盘与壳体再焊接在一起,或者极耳先与集流盘连接在一起,而后集流盘与底盖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底盖与壳体连接在一起,最终实现壳体带,形成闭环回路的状态。此种连接方式借鉴了方铝电池中的连接,但应用在圆柱电池上时,一方面圆柱电池相关的焊接工艺并不是很成熟,且连接部件多,会降低生产节拍;另一方面集流盘和底盖的引入会占用圆柱电池轴向的空间,降低了圆柱电池整体的能量密度,从而降低了圆柱电池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底盖组件,旨在提高圆柱电池整体能量密度,提高圆柱电池生产节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底盖组件,用于圆柱电池,所述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壳体、及设于所述圆柱壳体内的卷芯,所述底盖组件包括:
[0006]底盖,所述底盖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并包括集流部与环设于所述集流部周缘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的外周缘用以与所述圆柱壳体相焊接,所述集流部的第二侧用以与所述卷芯的极耳相焊接固定;以及
[0007]补强件,设于所述底盖的第一侧,并与所述底盖焊接固定。
[0008]可选地,所述补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连接部与承压部,所述固定部焊接固定于所述搭接部的内周缘,所述承压部与所述集流部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
[0009]可选地,所述补强件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
[0010]可选地,所述避让缺口与所述补强件的接触轮廓为朝向所述补强件的轴心凸出的弧线;或,所述避让缺口的形状为扇形。
[0011]可选地,所述底盖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0.8mm;和/或,所述补强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mm,小于或等于0.6mm。
[0012]可选地,所述底盖还包括泄压环槽,所述泄压环槽环设于所述集流部的第一侧,且所述泄压环槽的底壁厚度小于所述集流部的厚度。
[0013]可选地,所述底盖的轴心处设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凸设于所述第二侧,并用以插接所述卷芯的中心孔。
[0014]可选地,所述定位凸部由所述底盖的轴心处由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冲压形
成。
[0015]可选地,所述搭接部包括第一搭接段,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集流部呈夹角设置,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搭接段的外周缘用于焊接于所述圆柱壳体的内周缘。
[0016]可选地,所述搭接部包括第一搭接段与第二搭接段,所述第一搭接段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搭接段,另一侧连接所述集流部,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集流部呈夹角设置,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二侧延伸,所述第二搭接段与所述第一搭接段呈夹角设置,并朝向远离所述底盖轴心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搭接段用于焊接于所述圆柱壳体的端部周缘。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壳体、卷芯、极耳以及如上所述的底盖组件,卷芯内置于所述圆柱壳体内,且所述卷芯由极片卷绕后形成,所述极片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极耳,所述极耳焊接于所述底盖的集流部。
[0018]可选地,所述圆柱电池的直径大于或等于40mm,且小于或等于60mm。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集流盘与底盖的功能集成于一个底盖上,减少了集流盘这一零部件及相关连接结构,该底盖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并包括集流部与环设于集流部周缘的搭接部,搭接部的外周缘用以与圆柱壳体相焊接,集流部的第二侧用以与卷芯的极耳相焊接固定。使得底盖既具有底盖本身的功能,又具有集流盘的功能。一方面减少了圆柱电池的轴向空间,提高圆柱电池整体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减少了集流盘和底盖的配合连接,减少结构零部件,进而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节拍。且为保证底盖组件的厚度符合激光焊接的要求,又能够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故而于底盖的第一侧设置补强件,补强件焊接于底盖上,从而增强底盖的支撑强度。且底盖与圆柱壳体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一方面缩短了圆柱电池向外传热的路径,另一方面使得圆柱壳体与底盘焊接在一起之后,热会通过金属向外传导,金属的导热系数比较高,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底盖组件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底盖组件中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的底盖组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盖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底盖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0028][0029]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底盖组件100,用于圆柱电池200,圆柱电池200包括圆柱壳体210、及设于圆柱壳体210内的卷芯。
[003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圆柱电池,所述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壳体、及设于所述圆柱壳体内的卷芯,所述底盖组件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并包括集流部与环设于所述集流部周缘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的外周缘用以与所述圆柱壳体相焊接,所述集流部的第二侧用以与所述卷芯的极耳相焊接固定;以及,补强件,设于所述底盖的第一侧,并与所述底盖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连接部与承压部,所述固定部焊接固定于所述搭接部的内周缘,所述承压部与所述集流部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缺口与所述补强件的接触轮廓为朝向所述补强件的轴心凸出的弧线;或,所述避让缺口的形状为扇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0.8mm;和/或,所述补强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mm,小于或等于0.6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还包括泄压环槽,所述泄压环槽环设于所述集流部的第一侧,且所述泄压环槽的底壁厚度小于所述集流部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露周德华韩嘉豪仲亮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