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送饭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98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米饭分配器技术领域下的餐具分配结构技术分支,具体涉及的是传动效率更高、更精确的一种紧凑送饭盘机构,包括饭盘导架,所述饭盘导架设有至少1对,相互之间呈前后错位的方式布置,两件所述饭盘导架之间的错位值等于其所收纳饭盘的盛饭区域与饭盘自身边缘之间的距离,两件所述饭盘导架共同设有齿条同步下盘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采用了齿轮齿条的驱动与错位码放结构配合的形式,让相邻2组饭盘的盛饭区域可以最大程度靠近,不但使得分饭结构的出饭口可以相对应紧凑化,出饭结构的空隙变小,整体结构的可靠度有所增加。整体结构的可靠度有所增加。整体结构的可靠度有所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送饭盘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米饭分配器
下的餐具分配结构技术分支,具体涉及的是传动效率更高、更精确的一种紧凑送饭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分饭机是一种方便进行大批次定量分配米饭的辅助工具,通过一系列伺服可控的组件来实现出饭口每一次出饭量的可控化以及精准化,配合于该设备的分饭结构,也存在有根据出饭的时机定时、准确地将每一件饭盘从码垛区传送到分饭结构的出饭口处,实现一份份盛有定量米饭的饭盘被输送至取餐区域供使用者取餐。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有一种分饭机的饭盘分配机构,大体上,其采用的结构式是将饭盘码放于码放架中,于码放架的下方设置有由皮带轮一体化驱动的螺旋纹柱的出餐盘结构,该出餐盘结构上设置有用于将餐盘卡位于码放架下端的螺旋纹,当餐盘落下时,会被螺旋纹结构的顶端阻挡,当螺旋纹柱结构随着皮带轮的驱动转动时,餐盘的边缘偏离原有位置,顺着螺旋纹往下走位,最终脱离落下,被下方传送结构送走,而上方的餐盘则会被螺旋纹的上部阻挡,不会落下,从而保证每一次只会送出一件餐盘。
[0004]同理,申请号CN201821269484.X公开了一种脆盘发盘机构,采用了齿条驱动类似凸轮的结构实现上下逐个出盘的目的,但是上述结构的动作属于摆杆运动,在设计精度有差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运动死点,动作连贯性仍有待提升。
[0005]然而,前述技术结构中,皮带轮的传送结构不够精确,容易发生打滑的问题,进而导致出餐盘的精确度下降或者是出盘故障的情况发生;并且码放架的设置方式存在有不合理的地方,其不合理的地方在于,码放架若设置有2件的时候,现有结构的设置方式,会让相邻2组码放架送出的统一规格餐盘的盛饭位置间隔太远,分饭结构的出饭口为了适应间隔开来的盛饭位置,需要同样隔开设置。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整体结构的不紧凑、结构可靠度仍然有所欠缺以及存在有漏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紧凑送饭盘机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紧凑送饭盘机构,包括饭盘导架,所述饭盘导架设有至少1对,相互之间呈前后错位的方式布置,两件所述饭盘导架之间的错位值与其所收纳饭盘的盛饭区域与饭盘自身边缘之间的距离相当,两件所述饭盘导架共同设有齿条同步下盘结构,所述齿条同步下盘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饭盘导架之间以及两侧的导轮架、设于所述导轮架上并位于所述饭盘导架下沿的带轮齿导轮、与所述带轮齿导轮啮合的具有若干根平行设置齿条的齿条架、设于导轮架一侧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的轮齿驱动电机,所述带轮齿导轮的一端为齿轮段,另一端为设有引导螺纹的导轮段,设于两件所述饭盘导架之间的导轮架上设有分别对应1所述饭盘导架的带轮齿导轮,且由同1根所述齿条啮合并驱动。
[0007]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之一,设于两件所述饭盘导架之间的导轮架由顶部连接板、底部连接板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分层隔板组成,设于该所述导轮架上的带轮齿导轮包括长轮齿导轮以及短轮齿导轮,所有的长轮齿导轮与所有的短轮齿导轮分别对应不同的饭盘导架,所述长轮齿导轮连接于顶部连接板与底部连接板之间,所述短轮齿导轮连接于所述分层隔板与所述底部连接板之间,任意1对长轮齿导轮与短轮齿导轮之间设有传动齿轮,所述长轮齿导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0008]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分层隔板固定连接有向上扣合于所述顶部连接板、在两者之间形成了齿条通道的齿条引导块,所述齿条穿过所述齿条通道并在所述齿条引导块的限位下进行双向移动。
[0009]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之一,设于两件所述饭盘导架外侧的导轮架由底部连接架、顶部连接架以及与底部连接架或顶部连接架相连并形成齿条通道的齿条引导块组成,所述齿条穿过所述齿条通道并在所述齿条引导块的限位下进行双向移动。
[0010]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饭盘导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导轮架的顶端,且所述饭盘导架在与导轮架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朝向所述饭盘导架内侧的光电传感器。
[0011]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齿条架的上端面连接有与两件所述饭盘导架之间的带轮齿导轮啮合连接的齿条,下端面连接有与两件所述饭盘导架外侧的带轮齿导轮啮合连接的齿条,且以中央的所述齿条为中心点,所述齿条架与2侧所述齿条对称布置。
[0012]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之一,所述轮齿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设置在两件所述饭盘导架相互错位后在一端形成的错位区域之中,且所述轮齿驱动电机所设置的错位区域背离饭盘的送出方向。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齿轮齿条的驱动与错位码放结构配合的形式,让相邻2组饭盘的盛饭区域可以最大程度靠近,不但使得分饭结构的出饭口可以相对应紧凑化,出饭结构的空隙变小,不易产生漏饭的问题,同时,齿轮齿条驱动凸轮组的方式,在紧凑化结构的布局下,可以保证每一次驱动所有的凸轮组的动作都是精确且唯一的,并且可靠度有所增加。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紧凑送饭盘机构的外观效果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紧凑送饭盘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紧凑送饭盘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4为2饭盘导架之间齿条同步下盘结构的局部结构侧向示意图。
[0018]图5为齿条同步下盘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紧凑送饭盘机构的错位布局示意图。
[0020]其中:饭盘导架1、饭盘2、盛饭区域20、导轮架3、顶部连接板30、底部连接板31、分层隔板32、传动齿轮33、齿条引导块34、齿条通道35、底部连接架36、顶部连接架37、带轮齿导轮4、齿轮段40、导轮段41、引导螺纹42、长轮齿导轮43、短轮齿导轮44、齿条架5、齿条50、轮齿驱动电机6、光电传感器7、错位区域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22]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送饭盘机构,包括饭盘导架1,所述饭盘导架1设有至少1对,相互之间呈前后错位的方式布置,两件所述饭盘导架1之间的错位值B与其所收纳饭盘2的盛饭区域20与饭盘2自身边缘之间的距离A相当,两件所述饭盘导架1共同设有齿条同步下盘结构,所述齿条同步下盘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饭盘导架1之间以及两侧的导轮架3、设于所述导轮架3上并位于所述饭盘导架1下沿的带轮齿导轮4、与所述带轮齿导轮4啮合的具有若干根平行设置齿条50的齿条架5、设于导轮架2一侧与所述齿条50啮合配合的轮齿驱动电机6,所述带轮齿导轮4的一端为齿轮段40,另一端为设有引导螺纹42的导轮段41,设于两件所述饭盘导架1之间的导轮架3上设有分别对应1所述饭盘导架1的带轮齿导轮4,且由同1根所述齿条50啮合并驱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送饭盘机构,包括饭盘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饭盘导架设有至少1对,相互之间呈前后错位的方式布置,两件所述饭盘导架之间的错位值与其所收纳饭盘的盛饭区域与饭盘自身边缘之间的距离相当,两件所述饭盘导架共同设有齿条同步下盘结构,所述齿条同步下盘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饭盘导架之间以及两侧的导轮架、设于所述导轮架上并位于所述饭盘导架下沿的带轮齿导轮、与所述带轮齿导轮啮合的具有若干根平行设置齿条的齿条架、设于导轮架一侧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的轮齿驱动电机,所述带轮齿导轮的一端为齿轮段,另一端为设有引导螺纹的导轮段,设于两件所述饭盘导架之间的导轮架上设有分别对应1所述饭盘导架的带轮齿导轮,且由同1根所述齿条啮合并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送饭盘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于两件所述饭盘导架之间的导轮架由顶部连接板、底部连接板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分层隔板组成,设于该所述导轮架上的带轮齿导轮包括长轮齿导轮以及短轮齿导轮,所有的长轮齿导轮与所有的短轮齿导轮分别对应不同的饭盘导架,所述长轮齿导轮连接于顶部连接板与底部连接板之间,所述短轮齿导轮连接于所述分层隔板与所述底部连接板之间,任意1对长轮齿导轮与短轮齿导轮之间设有传动齿轮,所述长轮齿导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军宁周普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顶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