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47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2
为克服现有聚氨酯涂料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对人体有危害以及外露使用聚氨酯涂料易发生变色、粉化、粘接脱层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分别制备所述A、B两种组分,将A、B组分物料按质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得到外露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外露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含煤焦油和有危害的挥发性溶剂,且物理性能优异、抗老化性能好,可直接在外露环境中使用,且防水性好,满足建筑工程防水要求。满足建筑工程防水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类防水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技术介绍

[0002]1937年德国Bayer教授首次合成聚氨酯以来,聚氨酯以其软硬段可调节范围广、耐低温、柔韧性好、附着力强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聚氨酯涂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柔韧性和其他一些机械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品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0003]市面上现有的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大多数添加了苯类溶剂、煤焦油、古马隆等填充剂,然而煤焦油中含有挥发性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其中的蒽、萘等成分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危害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社会危害,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设部已经对含有煤焦油、苯类溶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采取了强制淘汰措施。另一方面,大多数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都作为隐蔽工程使用,不能直接再外露环境中使用,在外露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色、粉化、粘接脱层等质量问题,从而使建筑物发生漏水及渗漏现象,缩短建筑物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外露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色、粉化、粘接脱层等质量问题,提供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供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以所述A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聚醚多元醇55~75份、丙三醇0.3~0.7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30份以及有机锡催化剂0.007~0.01份;
[0007]以所述B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聚醚多元醇5~10份、液体填料35~45份、固体填料25~55份、分散剂0.15~0.3份、防沉剂0.01~0.05份、耐候性色粉0.8~1.3份、抗氧剂0.5~1.5份、紫外吸收剂0.3~1.0份、交联剂3~8份。
[0008]可选的,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例为1:(2~3)。
[0009]可选的,所述A组分中还包括有甲苯二异氰酸酯0~15份,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为2,4

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0010]可选的,所述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2,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0011]可选的,所述A组分中的有机锡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可选的,所述A组分中的聚醚多元醇选自聚醚二元醇和聚醚三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B组分中的聚醚多元醇为聚醚三元醇。
[0013]可选的,所述B组分还包括增塑剂0~5份,所述增塑剂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领苯二甲酸二辛脂(DOP)和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DEDB)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可选的,所述固体填料包括高岭土5~15份、云母粉10~20份、硫酸钡粉10~20份;所述液体填料包括52#氯化石蜡和高沸点烷烃油,所述高沸点烷烃油的沸点为180~220℃以上。
[0015]可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改性聚羧酸盐,所述防沉剂包括聚酰胺蜡、疏水气相白炭黑和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耐候性色粉包括铁红、炭黑和铁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交联剂包括4,4'

二氨基

3,3'

二氯二苯甲烷,所述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抗氧剂,所述紫外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0016]可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制备A组分:所述搅拌状态下,将聚醚多元醇、丙三醇置于100℃~105℃、真空

0.08MPa~

0.1MPa环境中脱水2.5~3.5h;
[0018]步骤二:待上述混合物料降温至50~70℃,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于80~85℃反应2.0~2.5h后,加入有机锡催化剂后,继续反应0.5~1.0h,降温至50℃~60℃,即得到A组分;
[0019]步骤三:制备B组分:搅拌状态下,将聚醚多元醇、液体填料、耐候色粉、固体填料、分散剂、交联剂置于100℃~105℃、真空

0.08MPa~

0.1MPa环境中脱水2.0~3.0h;
[0020]步骤四:待上述混合物料降温至50℃~60℃,继续分散加入防沉剂,分散搅拌30min~50min,即得到B组分;
[0021]步骤五:将A组分、B组分物料混合即制得外露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采用有机锡催化剂催化加速二苯基甲烷与丙三醇以及聚醚多元醇反应,提高交联密度,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添加抗氧剂、紫外吸收剂,能有效降低聚氨酯被氧化、减弱紫外线对涂膜的破坏,使聚氨酯涂料在外露环境中强度更高、耐老化性能更好;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含挥发性有害溶剂,且不易发生脆裂,持久保护结构不受破坏,可应用于混凝土屋面以及钢结构屋面等外露环境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表1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以所述A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聚醚多元醇55~75份、丙三醇0.3~0.7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30份以及有机锡催化剂0.007~0.01份;
[0026]以所述B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聚醚多元醇5~10份、液体填料35~45份、固体填料25~55份、分散剂0.15~0.3份、防沉剂0.01~0.05份、耐候性色粉0.8~1.3份、抗氧剂0.5~1.5份、紫外吸收剂0.3~1.0份、交联剂3~8份。
[0027]具体的,所述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在制备A组分过程中,采用有机锡催化剂催化加速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与丙三醇、聚醚反应,提高交联密度,同时在B组分中,添
加抗氧剂、紫外吸收剂,能有效降低聚氨酯被氧化、大大减弱紫外线对涂膜的破坏,使聚氨酯涂料涂膜在外露添加下,强度更高、耐老化性能更好,涂膜不易发生脆裂,持久保护结构不受破坏。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例为1:(2~3)。
[0029]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例为1:2。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组分中还包括有甲苯二异氰酸酯0~15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以所述A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聚醚多元醇55~75份、丙三醇0.3~0.7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30份以及有机锡催化剂0.007~0.01份;以所述B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聚醚多元醇5~10份、液体填料35~45份、固体填料25~55份、分散剂0.15~0.3份、防沉剂0.01~0.05份、耐候性色粉0.8~1.3份、抗氧剂0.5~1.5份、紫外吸收剂0.3~1.0份、交联剂3~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例为1:(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还包括有甲苯二异氰酸酯0~15份,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为2,4

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2,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有机锡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聚醚多元醇选自聚醚二元醇和聚醚三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B组分中的聚醚多元醇为聚醚三元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还包括增塑剂0~5份,所述增塑剂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领苯二甲酸二辛脂(DOP)和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DEDB)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油佳汇广东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