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15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针对现有基面带有少量砂砾、浮尘时,卷材与基面存在空隙,基面与卷材的粘结强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膜层、第一复合层、第一SBS改性沥青层和胎基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为硅胶橡胶复合层;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避免卷材与基材之间留有空隙,从而提高卷材与基面之间的粘结强度,防止气泡、空鼓、窜水甚至脱落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证卷材良好的防水效果。证卷材良好的防水效果。证卷材良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卷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基面的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自粘防水卷材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其中沥青防水卷材是在基胎(如纤维织物)上浸涂沥青后,再在表面撒布粉状或片状的隔离材料而制成的可卷曲片状防水材料。沥青防水卷材大多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改性沥青胶料为材料制备得到沥青涂盖料,之后浸涂得到沥青涂层。
[0003]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常用于大面积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卷材在施工过程中与基面贴合程度会影响自粘防水卷材的使用效果,施工基面的干净平整能有效保证卷材与基面之间的紧密贴合,但在实际应用中,建筑基面往往带有浮沉、水泥结块、基层松动等问题,自粘防水卷材与基面粘结强度不够,卷材与基面之间留有空隙或脱落,导致发生气泡、空鼓、窜水甚至脱落等现象。
[0004]现有中国专利CN215361106U提供一种湿铺嵌合式的自粘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防水层的至少一侧依此设有自粘层及隔离层,在自粘层与隔离层抵触的端面形成多个空隙结构,使用时自粘防水卷材铺贴在水泥浆料后,自粘层胶料中的高分子聚合物与水泥浆的水泥化物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实现自粘层与水泥浆微观满粘,且水泥浆嵌入空隙结构内,水泥浆类似耙钉插入自粘层内,自粘层与水泥浆形成的嵌合式结构进一步提高粘结强度;当基面表面带有少量大颗粒的砂砾、浮尘时,上述结构的自粘防水卷材与基面的空隙依然存在,降低基面与卷材的粘结强度,随着防水卷材的使用,空隙会导致防水卷材产生气泡、空鼓、窜水甚至脱落等现象,降低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基面带有少量砂砾、浮尘时,卷材与基面存在空隙,基面与卷材的粘结强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膜层、第一复合层、第一SBS改性沥青层和胎基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为硅胶橡胶复合层。
[0007]优选的,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第二SBS改性沥青层和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设置在所述胎基层背离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复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复合层为硅胶橡胶复合层。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复合层的厚度为0.3mm~0.5mm,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的厚度为1.0mm~1.2mm。
[0009]优选的,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第二隔离膜层,所述第二隔离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复合层背离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胎基层为玻纤加强胎基层。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复合层的厚度为0.3mm~0.5mm,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的厚度为1.0mm~1.2mm。
[0012]优选的,所述胎基层的厚度为1.0mm~1.2mm。
[0013]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4]本申请提供的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具有自清洁基面的作用,在胎基层的单面覆以第一SBS改性沥青层和第一复合层,并采用第一隔离膜隔离,其中第一复合层为硅胶橡胶复合层,在使用时直接将防水卷材铺设在水泥基面上,利用第一复合层的弹性,硅胶橡胶复合层会主动吸附水泥基面上的浮尘、细小碎石、砂砾,并利用自粘防水卷材自身的重量,使浮尘、细小碎石、砂砾融合在第一复合层中,避免卷材与基材之间留有空隙,从而提高卷材与基面之间的粘结强度,防止气泡、空鼓、窜水甚至脱落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证卷材良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防水卷材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17]1、第一隔离膜层;2、第一复合层;3、第一SBS改性沥青层;4、胎基层;5、第二SBS改性沥青层;6、第二复合层;7、第二隔离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膜层1、第一复合层2、第一SBS改性沥青层3和胎基层4,具体的所述第一隔离膜层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复合层2,所述第一复合层2背离所述第一隔离膜层1一侧设置有第一SBS改性沥青层3,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层3背离所述第一复合层2的一侧设有胎基层4,所述第一复合层2为硅胶橡胶复合层。
[0020]现有的混凝土基面,在铺设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前,需要对基面进行清洁处理,基面上存留的浮尘、细小碎石、砂砾会使得防水卷材与基面之间存在空隙,降低基面与卷材的粘结强度,随着防水卷材的使用,空隙会导致防水卷材产生气泡、空鼓、窜水甚至脱落等现象,降低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00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具有自清洁基面的作用,在胎基层4的单面覆以第一SBS改性沥青层3和第一复合层2,并采用第一隔离膜层1隔离,其中第一复合层2为硅胶橡胶复合层,在使用时直接将防水卷材铺设在水泥基面上,利用第一复合层2的弹性,硅胶橡胶复合层会主动吸附水泥基面上的浮尘、细小碎石、砂砾,并利用自粘防水卷材自身的重量,使浮尘、细小碎石、砂砾融合在第一复合层2中,避免卷材与基材之间留有空隙,从而提高卷材与基面之间的粘结强度,防止气泡、空鼓、窜水甚至脱落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证卷材良好的防水效果。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和第二复合层6,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设置在所述胎基层4背离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层3的一侧,所述第二复合层6设置在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背离所述胎基层4的一侧,所述第二复合层6为硅胶橡胶复合层。
[0023]在胎基层4的另一侧覆以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第二复合层6,在胎基层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第一SBS改性沥青层3、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提高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设置第一复合层2和第二复合层6,利用硅胶橡胶复合层的弹性,提高防水卷材对基面上浮尘、细小碎石、砂砾主动吸附,并加上卷材的自身重量,使得浮尘、细小碎石、砂砾能更好的融合在第一复合层2、第二复合层6中,不会在卷材与基面之间造成空隙,从而提高卷材与基面之间的粘结强度,防止气泡、空鼓、窜水甚至脱落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证卷材良好的防水效果。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第二隔离膜层7,所述第二隔离膜层7设置在所述第二复合层6背离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5的一侧。
[0025]第一隔离膜层1与第二隔离膜层7具有隔离灰尘,防止第一复合层2、第二复合层6被污染降低防水卷材与基面的粘结强度;还具有运输过程中防止防水卷材被损坏的作用。在施工时,直接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膜层、第一复合层、第一SBS改性沥青层和胎基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为硅胶橡胶复合层,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第二SBS改性沥青层和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设置在所述胎基层背离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复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复合层为硅胶橡胶复合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层的厚度为0.3mm~0.5mm,所述第二SBS改性沥青层的厚度为1.0mm~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钊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油佳汇广东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