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质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69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质胶片,依次包括第一TPU层、TPR层与第二TPU层,该胶片的硬度介于70A-80A之间,该胶片的厚度介于0.4mm-1.5mm之间,TPU材料与TPR材料形成的多层结构,综合了两种材料的性能,具有良好弹性,利于塑形成形,并且环保,可应用于鞋服类产品。可应用于鞋服类产品。可应用于鞋服类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质胶片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或鞋服类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软质胶片。

技术介绍

[0002]鞋服类产品为了保持鞋面或服装类表面的形状,或使鞋面或服装类表面具有弹性,常于鞋面或服装类表面中设置弹性片或支撑片,弹性片或支撑片多是塑料或胶质材料,但现有弹性片或支撑片多由单一材料制造,具有支撑与弹性性能,其它性能却有所欠缺,例如塑形成形欠佳、黏合性欠佳、环保性欠佳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质胶片,由TPU材料与TPR材料形成的多层结构,综合了两种材料的性能,具有高黏合性、高弹性、高柔韧度、高耐性等性能特点,更利于塑性成形,且使用寿命长,符合各类环保要求。可应用于鞋服类产品。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软质胶片,依次包括第一TPU层、TPR层与第二TPU层,该胶片的硬度介于70A-80A之间,该胶片的厚度介于0.4mm-1.5mm之间。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TPU层、TPR层与第二TPU层之间通过热压合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TPU层的厚度与TPR层的厚度之比介于0.15-0.3之间;
[0008]第二TPU层的厚度与TPR层的厚度之比介于0.15-0.3之间。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TPU层的厚度与第二TPU层的厚度相同。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胶片的表面为光滑面或磨砂面。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胶片的表面可雕刻图案。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胶片可应用于鞋类产品。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鞋类产品的鞋面的前衬的内侧设有胶片。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鞋类产品的鞋面的后套的内侧设有胶片。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胶片由TPU材料与TPR材料形成的多层结构,综合了两种材料的性能,具有良好弹性,利于塑形成形并且环保,可应用于鞋服类产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软质胶片的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胶片应用鞋类产品的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胶片应用鞋类产品的前衬的剖示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胶片应用鞋类产品的后套的剖示图;
[0020]其中:10-胶片;1-第一TPU层;2-TPR层;3-第二TPU层;4-鞋类产品;41-鞋面;411-前衬;412-后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参考图1,一种软质胶片10,依次包括第一TPU层1、TPR层2与第二TPU层3,该胶片10的硬度介于70A-80A之间,例如邵氏70A、邵氏75A、邵氏80A等硬度,该胶片10的厚度介于0.4mm-1.5mm之间,例如0.4mm、0.6mm、0.8mm、1.0mm、1.2mm、1.5mm等。
[0023]由此,该胶片10由三层材料构成,TPU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柔顺性、耐抗性与黏着性,TPR材料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和耐磨性,相对于橡胶无需硫化工艺,通过层结构的连接,使得TPU与TPR材料相互配合,各自发挥各自良好性能的同时,还弥补对方的不足,利于提高弹性性能;
[0024]该胶片10具有良好的延伸性,便于塑形,例如将平面形状转变成曲面形状,不易产生皱摺纹路痕迹、菱角等问题,塑形或成形时,可放置于模具中,于一定温度进行,如此可提高质量与效率,并且进行活化后能够进行局部延伸变形,活化即进行一定温度处理,例如进行一定温度的烘烤或蒸烤等;
[0025]该胶片10具有较高的回弹性;
[0026]该胶片10具有优异的黏着性,外表面的TPU层可涂热熔胶,与多种材质(例如真皮、油皮、合成皮等)直接黏合;
[0027]该胶片10中的TPU与TPR材料均是环保材料,能够回收利用,减少污染;
[0028]因此,TPU与TPR材料通过层结构连接后,能够形成具有良好的塑形与高弹性,并具有环保性,该胶片10可应用于鞋类产品4或服装产品中。
[0029]第一TPU层1、TPR层2与第二TPU层3之间通过热压合连接,具体为:第一TPU层1、PET层2与第二TPU层3先通过加热使材料成流体状态,再经过挤压工艺进入特制模具合流形成复合状态,最后通过压辊压制成片状。
[0030]第一TPU层1的厚度与TPR层2的厚度之比介于0.15-0.3之间;第二TPU层3的厚度与TPR层2的厚度之比介于0.15-0.3之间,如此设置厚度关系,可更充分的发挥TPU材料的弹性、柔韧性、耐抗性与黏着性和TPR材料的弹性,以一定的比例将TPU材料与TPR材料结合,从而发挥优良的综合性能,例如胶片10的厚度为1.0mm时,第一TPU层1的厚度可以是0.15mm左右,TPR层2的厚度为0.75mm左右,第二TPU层3的厚度可以是0.15mm左右,此时的厚度比大致为0.2左右。
[0031]第一TPU层1的厚度与第二TPU层3的厚度相同,以此使得材料双面具有相同的黏合性、弹性等物料性能。
[0032]该胶片10的表面为光滑面或磨砂面,即第一TPU层1的上表面与第二TPU层3的下表面可以是光滑面或磨砂面。
[0033]该胶片10的表面可雕刻图案,即第一TPU层1的上表面与第二TPU层3的下表面可以雕刻图案,可形成标志或装饰图案。
[0034]参考图2至图4,该胶片10可应用于鞋类产品4,鞋类产品4可以是皮鞋、布鞋、运动鞋、休闲鞋等,具体可应用于鞋面41中,使鞋面41保持形状与弹性,也可应用于鞋垫。
[0035]该鞋类产品4的鞋面41的前衬411的内侧设有胶片10,具体为:可先以裁剪方式使胶片10的形状与鞋面41的前衬411相吻合,然后通过加热方式使胶片10活化,表面形成黏附状态再黏合于前衬411的内侧,从而保持前衬411的塑形,提高前衬411的弹性。
[0036]该鞋类产品4的鞋面41的后套412的内侧设有胶片10,具体为:可先以裁剪方式使胶片10的形状与鞋面41的后套412相吻合,然后通过加热方式使胶片10活化,表面形成黏附状态再黏合于后套412的内侧,从而保持后套412的塑形,提高后套412的弹性。
[0037]当然,该胶片10可应用于服装产品,例如帽子,胶片10可做成筋条形状,缝接于帽子上,对帽子进行定形,又例如衣服,于裁缝连接处缝接条状胶片10,起一定的定形作用,或衬衫的衣领位置条状的胶片10,利于定形。
[0038]以上公开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胶片(10),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第一TPU层(1)、TPR层(2)与第二TPU层(3),该胶片(10)的硬度介于70A-80A之间,该胶片(10)的厚度介于0.4mm-1.5m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软质胶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PU层(1)、TPR层(2)与第二TPU层(3)之间通过热压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软质胶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PU层(1)的厚度与TPR层(2)的厚度之比介于0.15-0.3之间;所述第二TPU层(3)的厚度与TPR层(2)的厚度之比介于0.15-0.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软质胶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PU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君富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