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86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内热风扩散不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带烹饪腔和热风腔的壳体,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烹饪腔上设有与热风组件通连的冷风口和热风口,所述热风组件通过冷风口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产生通过热风口输入烹饪腔并制熟锅体内食材的热风,所述锅体侧壁远离所述冷风口处设有补偿风口,锅体通过补偿风口获得外界气源并向冷风口流动,以带动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在锅体远离冷风口侧设置向锅体内输送外界气源的补偿风口,使得锅体远离冷风口区域内空气可在获得外界气源来向冷风口流动,进而提升锅体内空气流通性,确保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带烹饪腔和热风腔的壳体,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烹饪腔上设有与热风组件通连的冷风口和热风口,所述热风组件通过冷风口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产生通过热风口输入烹饪腔并制熟锅体内食材的热风。由于冷风口设置在锅体一侧,来自热风口的热风会主动朝向冷风口流动,导致锅体远离冷风口区域内空气的流动性较低,影响热风在锅体内扩散的均匀性,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通过在锅体远离冷风口侧设置补偿风口,使得锅体远离冷风口区域通过获得外界气源来提升气流流通性,进而确保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提升使用体验。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带烹饪腔和热风腔的壳体,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烹饪腔上设有与热风组件通连的冷风口和热风口,所述热风组件通过冷风口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产生通过热风口输入烹饪腔并制熟锅体内食材的热风,所述锅体侧壁远离所述冷风口处设有补偿风口,锅体通过补偿风口获得外界气源并向冷风口流动,以带动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在锅体远离冷风口侧设置向锅体内输送外界气源的补偿风口,使得锅体远离冷风口区域内空气可在获得外界气源来向冷风口流动,进而提升锅体内空气流通性,确保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提升使用体验。
[0005]作为优选,所述补偿风口设置在所述锅体侧壁的顶部上,既确保外界气源能顺利通过补偿风口流入锅体,还能防止锅体内水源因补偿风口高度过低而发生外溢的情况。
[0006]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外侧壁和烹饪腔内侧壁间区域内空气形成所述外界气源。位于锅体和烹饪腔间的空气通过补偿风口流入锅体,并对锅体内空气起到扰流作用,通过提升空气流动性来确保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进而保证食材表面各区域均匀受热,提升烹饪效率。
[0007]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外界空间通连的通气口,以使壳体外空气依次通过通气口和补偿风口流入锅体并形成所述外界气源。烹饪腔通过通气口与外界空间通连,外界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烹饪腔后再通过补偿风口进入锅体,确保锅体能获得充足的外界气源,进而提升对锅体内空气的扰动作用,确保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
[0008]作为优选,所述锅体侧壁靠近所述冷风口处设有供气风口,所述锅体内冷风通过供气风口输入冷风口并被热风组件加热成热风。锅体内热风在与食材接触后形成温度较低的冷风,冷风口处会因空气被风扇抽取而形成低压状态,使得冷风口处能在低压作用下通过供气风口抽取锅体内冷风,使得气流能在热风腔和烹饪腔间循环流动并持续输送热量。
[0009]作为优选,所述锅体为对称结构,所述供气风口和补偿风口互为对称的分置在锅体的前部和后部。由于供气风口和补偿风口以对称方式设置在锅体上,既对锅体安装姿态没有特定要求,方便拆装操作,还确保供气风口和补偿风口可根据锅体安装姿态实现功能互换,确保锅体正常使用。
[0010]作为优选,所述锅体两侧壁面形成竖置且平整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与烹饪腔侧壁围合形成与所述热风口通连的热风通道,所述锅体底壁设有透风孔,来自热风口的热风通过热风通道输送至烹饪腔底部并通过透风孔向锅体内均匀扩散。引导面能与烹饪腔侧壁围合形成竖置的热风通道,热风通道跨接在透风孔和热风腔间,起到输送热风的作用,使得热风能在转运至烹饪腔底部后自下而上输入锅体,对食材底部有效加热。
[0011]作为优选,所述补偿风口呈格栅状,包括至少两条水平横置的格栅条。格栅条既能确保外界气源顺利流通,还能阻挡外界异物进入锅体。
[0012]作为优选,所述供气风口和补偿风口具有相同的轮廓结构,当锅体可正反向切换地安装在烹饪腔内时,供气风口和补偿风口会因具有相同的轮廓结构而具有相同的气动效果,确保气流顺畅流通,防止供气风口和补偿风口互换后产生风阻差异的情况。
[0013]作为优选,所述引导面顶缘通过向外翻折形成提拿锅体用的着力卷边,所述着力卷边的宽度为A,A≥2mm。着力卷边既能提升锅体边缘的结构强度,还能为使用者提拿锅体提供较大的着力面。当A<2mm时,着力卷边的宽度较小,增加使用者手指抵触着力卷边的难度,进而影响使用体验。
[0014]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底部周缘设有支脚,锅体安装到位时,支脚与烹饪腔壁面抵触限位,以使锅体悬置在所述烹饪腔内。支脚既起到承托锅体的作用,还对锅体起到水平向定位的作用,确保锅体外壁与烹饪腔内壁脱离,防止两者间发生刮蹭的情况。
[0015]作为优选,所述支脚呈L状,包括与锅体底壁贴合且对锅体径向限位的横部以及与锅体侧壁贴合且对锅体竖向限位的竖部,竖部用于承托锅体,横部用于限制锅体水平移动,确保锅体悬置在烹饪腔内,既保护锅体外壁和烹饪腔内壁,还在锅体和烹饪腔间预留供气流流通的空间。
[0016]作为优选,所述锅体上设有扣接孔,所述支脚上设有扣件,扣件插置扣接在对应扣孔内,以使支脚固接在锅体上。扣件插入扣接孔并卡置固定,确保支脚稳定地固接在锅体上,确保锅体各个方向均能通过支脚与烹饪腔内壁抵触,进而确保锅体在烹饪腔内相对位置固定。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锅体远离冷风口侧设置向锅体内输送外界气源的补偿风口,使得锅体远离冷风口区域内空气可在获得外界气源来向冷风口流动,进而提升锅体内空气流通性,确保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锅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11、热风组件,12、冷风口,13、热风口,14、热风通道,2、锅体,21、补偿风口,22、供气风口,23、引导面,24、透风孔,25、着力卷边,26、支脚,261、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
[0025]如图1所示的一种空气炸锅,由带烹饪腔和热风腔的壳体1组成,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11,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2,所述烹饪腔上设有与热风组件11通连的冷风口12和热风口13,所述热风组件11通过冷风口12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产生通过热风口13输入烹饪腔并制熟锅体2内食材的热风,所述锅体2侧壁远离所述冷风口12处设有补偿风口21,锅体2通过补偿风口21获得外界气源并向冷风口12流动,以带动热风在锅体2内均匀扩散。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腔和烹饪腔间设有冷风口12和热风口13,使得气流能在烹饪腔和热风腔间循环流动并使得热量快速传递。具体地,所述热风腔内产生的热风通过热风口13向烹饪腔传递,热风在烹饪腔内与食材接触后降温并通过冷风口12回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带烹饪腔和热风腔的壳体,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烹饪腔上设有与热风组件通连的冷风口和热风口,所述热风组件通过冷风口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产生通过热风口输入烹饪腔并制熟锅体内食材的热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侧壁远离所述冷风口处设有补偿风口,锅体通过补偿风口获得外界气源并向冷风口流动,以带动热风在锅体内均匀扩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风口设置在所述锅体侧壁的顶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外侧壁和烹饪腔内侧壁间区域内空气形成所述外界气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外界空间通连的通气口,以使壳体外空气依次通过通气口和补偿风口流入锅体并形成所述外界气源。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侧壁靠近所述冷风口处设有供气风口,所述锅体内冷风通过供气风口输入冷风口并被热风组件加热成热风。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刘孝碧冯家凯门书标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