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价铂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4055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价铂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二价铂类化合物,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二价铂类化合物,结构新颖,稳定性好;靶向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现有的上市药物卡铂相比,特别是在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模型上,抑制效率有着显著的提高,具有优良的抗肿瘤的效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价铂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价铂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癌症(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2015年,我国国内癌症新发病例430万,死亡病例280万。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已居世界第一位,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最常见的癌症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宫颈癌、食道癌和膀胱癌。到2025年,肿瘤将成为全球死亡人数的第一大病因。癌症已成为人类亟待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
[0003]目前治疗癌症主要有三大手段: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基础是化疗药物,世界各国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抗癌药物的研究。作为人类史上最成功的金属抗癌药物,铂类药物的应用起源于1969年,由于其广谱、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是市面上金属抗癌药的主体。以顺铂、卡铂以及奥沙利铂等为代表的铂类药物是治疗许多肿瘤的首选药物。据最新统计,现临床使用的联合化疗方案中,有85%的方案是铂类抗肿瘤药物为主药,或有铂类抗肿瘤药物参与配伍。
[0004]但是随着铂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靶向性差、抗癌谱相对较窄、毒副作用强等缺点逐渐凸显出来,如骨髓抑制,肾脏毒性,神经损伤等,严重影响了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铂类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是由于铂类药物属于细胞毒类化合物,对癌症细胞缺乏足够的选择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因此,开发新一代靶向铂类抗癌药物是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铂类种类单一、靶向结合能力较差、以及抗肿瘤能力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二价铂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二价铂类化合物,结构新颖,稳定性好;靶向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现有的上市药物卡铂相比,特别是在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模型上,抑制效率有着显著的提高,具有优良的抗肿瘤的效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二价铂类化合物;
[0008][0009]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

NH2R1‑1;
[0010]R1‑1为H或C1‑4烷基;
[0011]或者,结构单元为
[0012]环A为C3‑6环烷基或“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
[0013]n1和n2独立地为0或1;
[0014]R4独立地为H或C1‑4烷基;
[0015]m独立地为1、2、3或4;
[0016]环B为C3‑6环烷基或“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
[0017]R3为H、卤素、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或

NR3‑1R3‑2;
[0018]R3‑1和R3‑2独立地为H或C1‑4烷基;
[0019]L为连接键、为连接键、其中,a端与T相连,b端与碳原子相连;
[0020]环C为C3‑6环烷烃、“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烃、C6‑
10
芳环或“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3个”的5

6元杂芳环;
[0021]环D和环F独立地为C3‑6环烷烃或C6‑
10
芳环;
[0022]环E为“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3个”的5

6元杂芳环;
[0023]n3、n4、n5、n6、n7和n8独立地为0、1、2、3、4、5或6;
[0024]R5、R6、R7、R8、R9和R
10
独立地为H或C1‑4烷基;
[0025]T为卤素、
[0026]R
11
和R
12
独立地为C1‑4烷基、C2‑4烯基或C2‑4炔基;
[0027]R
13
、R
14
、R
15
和R
16
独立地为H、卤素或C1‑4烷基;
[0028]R
17
为卤素或C2‑4炔基;
[0029]n9为0、1或2。
[00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如式I所示二价铂类化合物中,某些基团的定义如下,未定义的基团同前所述(以下简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1‑1中,所述的C1‑4烷基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00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A中,所述的C3‑6环烷基可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例如环丁基或环己基。
[00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A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可为“杂原子选自O,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又可为四氢呋喃
环、二氧戊环、吡喃环或二氧六环,例如二氧戊环。
[003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4中,所述的C1‑4烷基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例如甲基。
[003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B中,所述的C3‑6环烷基可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例如环丙基或环己基。
[003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B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可为“杂原子选自O,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又可为四氢呋喃环、二氧戊环、吡喃环或二氧六环,例如吡喃环。
[003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3中,所述的卤素可为氟、氯、溴或碘,例如氟。
[003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3中,所述的C1‑4烷基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例如甲基或乙基。
[00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3中,所述的卤代C1‑4烷基中的C1‑4烷基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003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3中,所述的卤代C1‑4烷基中的卤素可为氟、氯、溴或碘。
[00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3中,所述的C3‑6环烷基可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00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3中,所述的羟基C1‑4烷基中的C1‑4烷基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所示二价铂类化合物,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

NH2R1‑1;R1‑1为H或C1‑4烷基;或者,结构单元为环A为C3‑6环烷基或“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n1和n2独立地为0或1;R4独立地为H或C1‑4烷基;m独立地为1、2、3或4;环B为C3‑6环烷基或“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R3为H、卤素、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3‑6环烷基、羟基C1‑4烷基或

NR3‑1R3‑2;R3‑1和R3‑2独立地为H或C1‑4烷基;L为连接键、为连接键、其中,a端与T相连,b端与碳原子相连;环C为C3‑6环烷烃、“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烃、C6‑
10
芳环或“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3个”的5

6元杂芳环;环D和环F独立地为C3‑6环烷烃或C6‑
10
芳环;环E为“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3个”的5

6元杂芳环;n3、n4、n5、n6、n7和n8独立地为0、1、2、3、4、5或6;R5、R6、R7、R8、R9和R
10
独立地为H或C1‑4烷基;T为卤素、R
11
和R
12
独立地为C1‑4烷基、C2‑4烯基或C2‑4炔基;R
13
、R
14
、R
15
和R
16
独立地为H、卤素或C1‑4烷基;R
17
为卤素或C2‑4炔基;
n9为0、1或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二价铂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1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环A中,所述的C3‑6环烷基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和/或,环A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为“杂原子选自O,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和/或,R4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环B中,所述的C3‑6环烷基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和/或,环B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为“杂原子选自O,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和/或,R3中,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和/或,R3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R3中,所述的卤代C1‑4烷基中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R3中,所述的卤代C1‑4烷基中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和/或,R3中,所述的C3‑6环烷基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和/或,R3中,所述的羟基C1‑4烷基中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R3‑1和R3‑2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环C中,所述的C3‑6环烷烃为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或环己烷;和/或,环C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烃为“杂原子选自N,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烃;和/或,环C中,所述的C6‑
10
芳环为苯环;和/或,环D和环F中,所述的C3‑6环烷烃为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或环己烷;和/或,环D和环F中,所述的C6‑
10
芳环为苯环;和/或,环E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3个”的5

6元杂芳环为“杂原子选自N和O,杂原子个数为1

3个”的5

6元杂芳环;和/或,R5、R6、R7、R8、R9和R
10
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T中,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和/或,R
11
和R
12
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R
11
和R
12
中,所述的C2‑4烯基为乙烯基;和/或,R
11
和R
12
中,所述的C2‑4炔基为乙炔基;和/或,R
13
、R
14
、R
15
和R
16
中,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或溴;
和/或,R
13
、R
14
、R
15
和R
16
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R
17
中,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和/或,R
17
中,所述的C2‑4炔基为乙炔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如式I所示二价铂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环A中,所述的C3‑6环烷基为环丁基或环己基;和/或,环A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为四氢呋喃环、二氧戊环、吡喃环或二氧六环,例如二氧戊环;和/或,R4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和/或,环B中,所述的C3‑6环烷基为环丙基或环己基;和/或,环B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基为四氢呋喃环、二氧戊环、吡喃环或二氧六环,例如吡喃环;和/或,R3中,所述的卤素为氟;和/或,R3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或乙基;和/或,环C中,所述的C3‑6环烷烃为环己烷;和/或,环C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2个”的3

6元杂环烷烃为四氢吡咯环、哌啶环或哌嗪环,例如哌嗪环;和/或,环E中,所述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个数为1

3个”的5

6元杂芳环为吡咯环、呋喃环、吡唑环、咪唑环或恶二唑环,例如恶二唑环;和/或,R5、R6、R7、R8、R9和R
10
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和/或,T中,所述的卤素为氯、溴或碘;和/或,R
11
和R
12
中,所述的C1‑4烷基为甲基;和/或,R
17
中,所述的卤素为氯、溴或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二价铂类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茹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