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夹具和石墨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260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8
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硅片夹具和石墨舟。硅片夹具夹设于石墨舟片,硅片夹具包括连接块、第一遮挡片、第二遮挡片和收容空间,连接块连接第一遮挡片和第二遮挡片;连接块、第一遮挡片和第二遮挡片围成收容空间,石墨舟片设于收容空间并将收容空间分为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分别收容第一硅片和第二硅片;第一遮挡片遮挡第一硅片背离石墨舟片一面的栅线;第二遮挡片遮挡第二硅片背离石墨舟片一面的栅线。如此,可以在一个石墨舟片的两侧同时遮挡两个硅片的栅线,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片夹具和石墨舟


[0001]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硅片夹具和石墨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发电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来源,其利用半导体p

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
[0003]硅片的正面通常镀氮化硅膜,再丝进行网印刷工序,采用含有金属氧化物的副栅浆料来刻蚀掉氮化硅并进行烧结,从而形成欧姆接触。然而,刻蚀氮化硅形成欧姆接触会引起较大的金属复合,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因此,相关技术通过在镀膜时遮挡硅片的栅线来避免后续的刻蚀。然而,目前通常是对单个硅片的栅线进行遮挡,效率较低。
[0004]基于此,如何在镀膜时高效地遮挡硅片的栅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硅片夹具和石墨舟,旨在解决如何在镀膜时高效地遮挡硅片的栅线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硅片夹具,夹设于石墨舟片,所述硅片夹具包括连接块、第一遮挡片、第二遮挡片和收容空间,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石墨舟片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为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分别收容第一硅片和第二硅片;所述第一遮挡片遮挡所述第一硅片背离所述石墨舟片一面的栅线;所述第二遮挡片遮挡所述第二硅片背离所述石墨舟片一面的栅线。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遮挡片形成有多个间隔的第一遮挡条,多个所述第一遮挡条遮挡所述第一硅片背离所述石墨舟片一面的副栅;和/或,所述第二遮挡片形成有多个间隔的第二遮挡条,多个所述第二遮挡条遮挡所述第二硅片背离所述石墨舟片一面的副栅。
[0008]可选地,所述连接块包括顶壁、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所述第一侧臂和所述第二侧臂分别自所述顶壁的两个边缘向外延伸,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遮挡条和多个所述第二遮挡条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遮挡条的宽度为20μm

150μm;和/或,所述第二遮挡条的宽度为20μm

150μm。
[0010]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遮挡条的间距为0.5mm

3mm;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遮挡条的间距为0.5mm

3mm。
[0011]可选地,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顶边,所述连接顶边位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一端,并与所述石墨舟片的长度方向平行;
[0012]所述第一硅片在所述第一遮挡片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遮挡片重合,所述第一遮挡片包括第一顶边,所述第一顶边位于所述第一遮挡片靠近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并与所述连
接顶边呈第一角度;
[0013]和/或,所述第二硅片在所述第二遮挡片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遮挡片重合,所述第二遮挡片包括第二顶边,所述第二顶边位于所述第二遮挡片靠近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并与所述连接顶边呈第二角度。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角度为0
°‑
30
°

[0015]和/或,所述第二角度为0
°‑
30
°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相等。
[0017]可选地,所述连接块为陶瓷连接块或石墨连接块;和/或,所述第一遮挡片为第一陶瓷遮挡片或第一石墨遮挡片;和/或,所述第二遮挡片为第二陶瓷遮挡片或第二石墨遮挡片。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石墨舟,包括石墨舟片和上述任一项的硅片夹具,所述硅片夹具夹设于所述石墨舟片。
[0019]本申请实施例的硅片夹具和石墨舟,由于第一遮挡片和第二遮挡片分别遮挡第一硅片和第二硅片背离石墨舟片一面的栅线,故可以在对硅片镀膜时避开栅线。而且,硅片夹具的第一遮挡片和第二遮挡片夹设于石墨舟片两侧,第一遮挡片与石墨舟片之间的第一收容槽收容第一硅片,第二遮挡片与石墨舟片之间的第二收容槽收容第二硅片,故可以在一个石墨舟片的两侧同时遮挡两个硅片的栅线,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硅片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硅片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硅片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4]本申请实施例的硅片夹具,可以在一个石墨舟片的两侧同时遮挡两个硅片的栅线,效率更高。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硅片夹具10,夹设于石墨舟片20,硅片夹具10包括连接块101、第一遮挡片11、第二遮挡片12和收容空间,连接块101连接第一遮挡片11和第二遮挡片12;连接块101、第一遮挡片11和第二遮挡片12围成收容空间,石墨舟片20设于收容空间并将收容空间分为第一收容槽131和第二收容槽132,第一收容槽131和第二收容槽132分别收容第一硅片31和第二硅片32;第一遮挡片11遮挡第一硅片31背离石墨舟片20一面的栅线;第二遮挡片12遮挡第二硅片32背离石墨舟片20一面的栅线。
[0027]本申请实施例的硅片夹具10,由于第一遮挡片11和第二遮挡片12分别遮挡第一硅片31和第二硅片32背离石墨舟片20一面的栅线,故可以在对硅片镀膜时避开栅线。而且,硅片夹具10的第一遮挡片11和第二遮挡片12夹设于石墨舟片20两侧,第一遮挡片11与石墨舟
片20之间的第一收容槽131收容第一硅片31,第二遮挡片12与石墨舟片20之间的第二收容槽132收容第二硅片32,故可以在一个石墨舟片20的两侧同时遮挡两个硅片的栅线,效率更高。
[0028]具体地,可在一个石墨舟片20上夹设多个硅片夹具10,如图3所示。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一个石墨舟片20上夹设一个硅片夹具10。在此不对石墨舟片20上夹设的硅片夹具10的数量进行限定。
[0029]具体地,连接块101连接第一遮挡片11的末端和第二遮挡片12的末端。换言之,第一遮挡片11和第二遮挡片12均自连接块101向同一侧延伸。如此,使得连接块101、第一遮挡片11和第二遮挡片12形成的收容空间足够大,避免在遮挡片的中部进行连接导致的与石墨舟片20干涉。
[0030]进一步地,连接块101的两对侧末端分别连接第一遮挡片11的末端和第二遮挡片12的末端。换言之,第一遮挡片11和第二遮挡片12分别自连接块101的两对侧末端向同一侧延伸。如此,连接块101不会超出第一遮挡片11和第二遮挡片12围住的范围,从而不会对镀膜过程中的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0031]具体地,石墨舟片20抵触连接块101,连接块101朝向石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片夹具,其特征在于,夹设于石墨舟片,所述硅片夹具包括连接块、第一遮挡片、第二遮挡片和收容空间,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一遮挡片和所述第二遮挡片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石墨舟片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为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分别收容第一硅片和第二硅片;所述第一遮挡片遮挡所述第一硅片背离所述石墨舟片一面的栅线;所述第二遮挡片遮挡所述第二硅片背离所述石墨舟片一面的栅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片形成有多个间隔的第一遮挡条,多个所述第一遮挡条遮挡所述第一硅片背离所述石墨舟片一面的副栅;和/或,所述第二遮挡片形成有多个间隔的第二遮挡条,多个所述第二遮挡条遮挡所述第二硅片背离所述石墨舟片一面的副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顶壁、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所述第一侧臂和所述第二侧臂分别自所述顶壁的两个边缘向外延伸,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遮挡条和多个所述第二遮挡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条的宽度为20μm

150μm;和/或,所述第二遮挡条的宽度为20μm

150μ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夹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遮挡条的间距为0.5mm

3mm;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波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