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管和反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200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炉管和反应炉,炉管包括:炉管具有位于中间位置的加热区和位于加热区两端的非加热区,炉管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或凸起,炉管为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炉管存在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炉管和反应炉


技术介绍

1、目前,反应炉中的炉管采用石英材质,反应炉在工作的过程中,炉管受温度升降的影响,仅具有3个月的使用寿命,需要经常对反应炉内的炉管进行更换。在对炉管更换的过程中,需要停止生产以将反应炉的温度降至常温下进行更换,影响产能。石英材质的炉管降温后还存在开裂,无法返修重复利用,增加使用成本。

2、此外,炉管内需要焊接石英支撑架,以支撑温度计、气体注入装置、抽真空装置等装置以维持反应炉的正常工作,石英材质的炉管上具有过多焊接点时,容易导致炉管开裂,导致石英材质的炉管良率低、同时在运输、搬运、安装等过程中都会造成炉管破碎增加使用成本。

3、现有技术中炉管存在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管和反应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炉管存在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炉管,包括:炉管具有位于中间位置的加热区和位于加热区两端的非加热区,炉管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或凸起,炉管为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

3、进一步地,炉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加热区和非加热区;沉积套,沉积套位于加热区内且与管体的内壁连接,沉积套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空隙,空隙与管体的内壁面围成凹槽。

4、进一步地,沉积套为钢丝网套或螺旋钢丝套。

5、进一步地,钢丝网套中的钢丝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螺旋钢丝套中的钢丝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6、进一步地,钢丝与管体的内壁连接形成c形夹角。

7、进一步地,钢丝网套和螺旋钢丝套中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钢丝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

8、进一步地,炉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加热区和非加热区,管体的加热区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

9、进一步地,沉积套的壁厚大于等于0.3毫米且小于等于5毫米。

10、进一步地,炉管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坑或微结构。

11、进一步地,凹坑的最大长度大于等于0.005毫米且小于等于1毫米;或相邻两个微结构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005毫米且小于等于1毫米。

12、进一步地,凹坑的深度大于0.5毫米且小于1毫米;或微结构的高度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1毫米。

13、进一步地,炉管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与炉管的内壁面连接。

14、进一步地,非加热区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0.8um。

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应炉,包括上述的炉管。

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炉管具有位于中间位置的加热区和位于加热区两端的非加热区,炉管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或凸起,炉管为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将炉管设置为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可以延长炉管的使用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在炉管的内壁面设置凹槽或凸起,有效增加了硅杂质的沉积面积,增加了对硅杂质的吸附力,进而降低硅杂质掉落的风险。

17、具体的,炉管可以包括管体,在管体上直接形成凹槽或凸起,还可以是炉管包括管体和沉积套,管体和沉积套均为不锈钢材质,沉积套与管体的内壁连接。如此,不锈钢材质的管体在温度反复升降的环境中使用也不易开裂,使用寿命长。通过在管体内设置沉积套,使反应炉内反应产生的硅杂质沉积在沉积套上而不易掉落,以保证产品质量。

18、此外,本申请还通过在管体的内壁以及沉积套上设置凹坑或微结构来增加硅杂质的吸附面积,以提高管体和沉积套与硅杂质之间的吸附力,有效减少了硅杂质掉落的风险,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19、在本技术中,反应炉包括上述以及下述的炉管,炉管的更换周期变长,有效增加了反应炉的产能,减少了反应炉的停机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具有位于中间位置的加热区(11)和位于所述加热区(11)两端的非加热区(12),所述炉管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或凸起(13),所述炉管为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套(20)为钢丝网套或螺旋钢丝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连接形成C形夹角(4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套和所述螺旋钢丝套中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钢丝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包括管体(10),所述管体(10)具有所述加热区(11)和所述非加热区(12),所述管体(10)的加热区(11)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凸起(13)或所述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套(20)的壁厚大于等于0.3毫米且小于等于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坑或微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还包括支撑件(30),所述支撑件(30)与所述炉管的内壁面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加热区(12)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0.8um。

14.一种反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炉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具有位于中间位置的加热区(11)和位于所述加热区(11)两端的非加热区(12),所述炉管的内壁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或凸起(13),所述炉管为耐高温的不锈钢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套(20)为钢丝网套或螺旋钢丝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与所述管体(10)的内壁连接形成c形夹角(4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套和所述螺旋钢丝套中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钢丝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包括管体(10),所述管体(10)具有所述加热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雷王刚王永谦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