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77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包括截流井本体,截流井本体为圆柱形,包括井筒和检查井室;井筒顶部通过M14六角螺母和六角螺栓连接有井盖;井筒内壁顶部安装有保护结构;井筒底部与检查井室套接,检查井室管径大于井筒管径;检查井室底部布置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旁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记载的整体式闸槽截流井,采用球墨铸铁材料,截流管道前设闸板,闸板材料DN≤500mm时,采用塑料闸板;DN>500mm时,采用木制叠梁闸板。下雨时,将闸板放下,减少对污水管道的冲击,并且方便施工。并且方便施工。并且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很多城市存在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体制并存的现象。由于合流制改分流制的工程实施难度大、工期长、投资高,在高度开发的城区地下管位紧张,且会对区域交通和人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需要通过截流检查井完善合流制排水系统,以达到和分流制一样的减少对河湖的污染。
[0003]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流井一般很少设置控制闸门,截流量难以控制,在雨季时极易造成污水管道高负荷运行,且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也比较大。另外由于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在运输、拼装,施工时存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具有截流效率高,且在旱季减少对河湖的污染,雨季减少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并能重复利用的特点。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包括截流井本体,截流井本体为圆柱形,包括井筒和检查井室;井筒顶部通过M14六角螺母和六角螺栓连接有井盖;井筒内壁顶部安装有保护结构;井筒底部与检查井室套接,检查井室管径大于井筒管径;检查井室底部布置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旁通管。
[0006]进一步地,保护结构包括安全扣和防坠网;安全扣一端连接井筒内壁,另一端与防坠网连接。
[0007]进一步地,井筒和检查井室的内壁还安装有爬梯。
[0008]进一步地,井筒底部与检查井室套接处还布置有T型胶圈。
[0009]进一步地,旁通管端部通过T型螺栓和M20六角螺母与其他管路连通,旁通管与其他管路连接处还设置有K型橡胶圈和K型压兰。
[0010]进一步地,井盖与井筒顶部连接处还带有O型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旁通管中的一个为截流管,截流管前段设置有闸槽,闸槽内设闸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记载的整体式闸槽截流井,采用球墨铸铁材料,截流管道前设闸板,闸板材料DN≤500mm时,采用塑料闸板;DN>500mm时,采用木制叠梁闸板。下雨时,将闸板放下,减少对污水管道的冲击,并且方便施工。
[0014]本技术采用成套产品,场外制作,现场拼装;适用于管径不超过DN600mm的合流管道,截流井采用圆形结构,不受接入支管的方向限制,选址灵活、便捷;同时考虑重复使用,当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后,可将截流井整体拆除,统一养护处理,便于下一次再利用。
[0015]通过本技术中记载的整体式闸槽截流,截流效率高,且在旱季减少对河湖的污染,雨季避免污水管网的高负荷运行,同时也降低对污水处理厂的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式闸槽截流井俯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整体式闸槽截流井A_A面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左视图。
[0019]图中,1.井座,2.井盖,3.O型密封圈,4.M14六角螺母,5.六角螺栓,6.安全扣,7.防坠网,8.T型胶圈,9.井筒,10.检查井井室,11.T型螺栓,12.M20六角螺母,13.K型橡胶圈,14.K型压兰,15.内六角螺栓,16.爬梯,17.K型橡胶圈I,18.K型压兰II,19.T型螺栓I,20.K型橡胶圈II,21.K型压兰II。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包括截流井本体,所述截流井本体为圆柱形,包括井筒9和检查井室10;所述井筒9顶部通过M14六角螺母4和.六角螺栓5连接有井盖2;所述井筒9内壁顶部安装有保护结构;所述井筒9底部与检查井室10套接,检查井室10管径大于井筒9管径;所述检查井室10底部布置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旁通管。
[0022]保护结构包括安全扣6和防坠网7;所述安全扣6一端连接井筒9内壁,另一端与防坠网7连接。
[0023]井筒9和检查井室10的内壁还安装有爬梯16。
[0024]井筒9底部与检查井室10套接处还布置有T型胶圈8。
[0025]旁通管端部通过T型螺栓11和M20六角螺母12与其他管路连通,所述旁通管与其他管路连接处还设置有K型橡胶圈13和K型压兰14。
[0026]井盖2与井筒9顶部连接处还带有O型密封圈3。
[0027]旁通管中的一个为截流管,截流管前段设置有闸槽,闸槽内设闸板。
[0028]本装置中的整体式闸槽截流井,采用球墨铸铁材料,成套产品,截流井中设置控制闸门。根据合流制排水管道中旱时流量,调整闸板的高度,保证彻底截污,同时雨季减少过量的雨水进入下游污水管网系统,具备截污和控流双重作用。
[0029]图中示例采用主管径为DN600mm,截流管径为DN400mm,主要针对管道管径不超过DN600mm截污。井筒采用可切割的铸铁管,高度可调。截流管道前设闸板,闸板材料DN≤500mm时,采用塑料闸板;DN>500mm时,采用木制叠梁闸板。
[0030]本截流井采用圆形结构,不受接入支管的方向限制,选址灵活、便捷;同时考虑重复使用,当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后,可将截流井整体拆除,统一养护处理,便于下一次再重复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流井本体,所述截流井本体为圆柱形,包括井筒(9)和检查井室(10);所述井筒(9)顶部通过M14六角螺母(4)和六角螺栓(5)连接有井盖(2);所述井筒(9)内壁顶部安装有保护结构;所述井筒(9)底部与检查井室(10)套接,检查井室(10)管径大于井筒(9)管径;所述检查井室(10)底部布置有三组结构相同的旁通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安全扣(6)和防坠网(7);所述安全扣(6)一端连接井筒(9)内壁,另一端与防坠网(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闸槽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9)和检查井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晶晶徐明任双宏毕银博万小锋滕达孙猛陈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安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