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85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厢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包括顶板总成,所述顶板总成包括顶板前边梁、顶板侧边梁、顶横梁、顶蒙皮和压板,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侧边设置顶横梁固定端面,所述顶板前边梁的端部对应设置于所述顶横梁固定端面的上端;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下端设置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下端设置侧板上边梁,所述侧板上边梁的上端设置侧边梁配合端面,所述侧边梁配合端面对应插装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顶横梁的上端对应设置所述顶蒙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保证结构强度且实现快速安装,降低了运输成本,利于推广使用。利于推广使用。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厢体
,具体涉及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厢体顶板是厢式运输车厢体总成的一部分结构装置,此装置由顶横梁、顶蒙皮以及前端、两侧边梁等主要部件构成;厢体结构的组装顺序由底板总成开始安装定位,依次进行前板总成、左右侧板总成的结构安装,再进行后门总成的装配,最后将顶横梁连接固定到侧板两端再完成顶蒙皮的粘接、铆接工作,最后安装其它附件,完成厢体的装配工作;
[0003]上述结构中厢体结构以及底盘结构多为不同厂家进行产品的生产制作,再将底盘或厢体运输到厂进行合装;因此若将厢体组装完毕再进行运输,一台货物运输车往往只能运送两台至三台的厢体,运输效率低下,运费成本过高,无形中增加了整车成本;
[0004]若将厢体以散件状态运输到底盘生产厂家再进行厢体合装作业,此方式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运输费用,但厢体散件发往底盘厂家进行合装厢体时需要一定的工作设备以及相应数量的操作人员,并且耗时过长,会产生过高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保证结构强度且实现快速安装,降低了运输成本,利于推广使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包括顶板总成,所述顶板总成包括顶板前边梁、顶板侧边梁、顶横梁、顶蒙皮和压板,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侧边设置顶横梁固定端面,所述顶板前边梁的端部对应设置于所述顶横梁固定端面的上端;
[0008]所述顶板侧边梁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顶板侧边梁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前边梁的两相对侧端;
[0009]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下端设置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下端设置侧板上边梁,所述侧板上边梁的上端设置侧边梁配合端面,所述侧边梁配合端面对应插装于所述开口槽内;
[0010]所述顶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的所述顶板侧边梁,所述顶横梁的上端对应设置所述顶蒙皮,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上部设置所述压板,且所述压板对应设置所述顶蒙皮的上端。
[00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横梁为拱形构件。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上端设置顶蒙皮粘接定位面,所述顶蒙皮粘接定位面的上端设置密封胶槽,所述密封胶槽内设置密封胶。
[00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下端设置V形槽,所述V形槽设置有若干,且所述V形槽依次沿所述顶板侧边梁依次设置。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侧边梁配合端面的端部设置倒角部。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上边梁的下端设置存胶凹槽,所述存胶凹槽
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存胶凹槽沿所述侧板上边梁依次设置。
[001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前边梁的端部设置连接角板,所述连接角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顶板前边梁、所述顶板侧边梁连接设置。
[0017]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上述方案设置顶板总成,所述顶板总成包括顶板前边梁、顶板侧边梁、顶横梁、顶蒙皮和压板,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侧边设置顶横梁固定端面,所述顶板前边梁的端部对应设置于所述顶横梁固定端面的上端;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下端设置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下端设置侧板上边梁,所述侧板上边梁的上端设置侧边梁配合端面,所述侧边梁配合端面对应插装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顶横梁的上端对应设置所述顶蒙皮,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上部设置所述压板,且所述压板对应设置所述顶蒙皮的上端;结构简单,保证结构强度且实现快速安装,降低了运输成本,利于推广使用
[0019]2、所述顶横梁为拱形构件;实现厢体上方中间部位凸起,高过两端,铺设所述顶蒙皮时不易形成雨、雪的堆积,并可确保顶蒙皮的张紧安装效果,避免厢体颠簸时蒙皮异响。
[0020]3、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上端设置顶蒙皮粘接定位面,所述顶蒙皮粘接定位面的上端设置密封胶槽,所述密封胶槽内设置密封胶;所述密封胶槽增加了存胶量,增加整体的粘接强度。
[0021]4、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下端设置V形槽,所述V形槽设置有若干,且所述V形槽依次沿所述顶板侧边梁依次设置;方便钻孔,铆接定位。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实现快速安装,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结构简单且结构强度好,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4]图1为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顶板侧边梁安装示意图;
[0026]图3为顶板侧边梁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侧板上边梁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1、顶板总成,11、顶板前边梁,12、顶板侧边梁,121、开口槽,122、V形槽,13、顶横梁,14、顶蒙皮,15、压板,2、顶横梁固定端面,3、侧板上边梁,31、侧边梁配合端面,32、存胶凹槽,4、顶蒙皮粘接定位面,41、密封胶槽,42、密封胶,5、倒角部,6、连接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包括顶板总成1,顶
板总成1包括顶板前边梁11、顶板侧边梁12、顶横梁13、顶蒙皮14和压板15;
[0031]顶板侧边梁12的侧边设置顶横梁固定端面2,顶板前边梁11的端部对应设置于顶横梁固定端面2的上端;便于对顶板侧边梁12和顶板前边梁11进行安装和拆卸;
[0032]顶板侧边梁12设置有两个,且顶板侧边梁12分别设置于顶板前边梁11的两相对侧端;
[0033]顶板侧边梁12的下端设置开口槽121,开口槽121的下端设置侧板上边梁3,侧板上边梁3的上端设置侧边梁配合端面31,侧边梁配合端面31对应插装于开口槽121内;便于对顶板侧边梁12和侧板上边梁3进行安装和拆卸;
[0034]侧板上边梁3的下端设置存胶凹槽32,存胶凹槽32设置有若干,且存胶凹槽32沿侧板上边梁3依次设置,设置存胶凹槽32便于增加粘接强度;
[0035]顶板侧边梁12的下端设置V形槽122,V形槽122设置有若干,且V形槽122依次沿顶板侧边梁12依次设置;设置V形槽122方便钻孔,定位精准;
[0036]顶板前边梁11的下端对应设置前板上边梁(图中未示出),前板上边梁的上端与侧板上边梁3的上端结构一致;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总成,所述顶板总成包括顶板前边梁、顶板侧边梁、顶横梁、顶蒙皮和压板,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侧边设置顶横梁固定端面,所述顶板前边梁的端部对应设置于所述顶横梁固定端面的上端;所述顶板侧边梁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顶板侧边梁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前边梁的两相对侧端;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下端设置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下端设置侧板上边梁,所述侧板上边梁的上端设置侧边梁配合端面,所述侧边梁配合端面对应插装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顶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的所述顶板侧边梁,所述顶横梁的上端对应设置所述顶蒙皮,所述顶板侧边梁的上部设置所述压板,且所述压板对应设置所述顶蒙皮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梁为拱形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装配的厢体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维光焦圣钟赵国臣于英龙邓守野郭强李龙王洪亮鲁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