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46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油缸设置有前端盖、中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中端盖和后端盖通过缸筒一、缸筒二和拉杆串联起来,所述前端盖、中端盖和后端盖的上部均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底部与活塞杆之间存在缓冲腔体;所述活塞杆与缸筒一和缸筒二连接处密封;所述后端盖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活塞套,所述活塞套的一端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缸筒二之间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塞杆在缸筒一和缸筒二中移动,可以任意确定停止位置,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的需要,调整油缸的行程,方便油缸适应各种不同工件的推送,提高了油缸行程调节的便捷性。提高了油缸行程调节的便捷性。提高了油缸行程调节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油缸
,特别涉及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

技术介绍

[0002]油缸的作用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并可以沿直线方向做功,由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工作,油缸广泛应用于机械生产制造领域中。油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件、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
[0003]在实际应用中,油缸安装于加工设备上,常规的油缸结构无法调节工作行程,使用过程中如遇到多尺寸零部件推进时,经常需要调节油缸行程,特别是需要精确调节行程时,一般需要外接传感器,电器检测原件等,外部结构复杂,且需要更改控制程序等,安装、操作复杂,且需要多工种协作,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油缸带负载工作时,由于惯性力原因活塞在缸体内的快速运动至油缸末端时易与缸头或缸尾发生撞击,影响油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本技术通过活塞杆在缸筒一和缸筒二中的移动,可以任意确定停止位置,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的需要,方便精确调整油缸的行程,增加了油缸的工作范围,提高了油缸利用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油缸设置有前端盖、中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中端盖和后端盖通过缸筒一、缸筒二和拉杆串联起来,所述前端盖、中端盖和后端盖的上部均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底部与活塞杆之间存在缓冲腔体;
[0006]所述活塞杆与缸筒一和缸筒二连接处密封,所述活塞杆位于缸筒一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缓冲柱塞和台阶二;
[0007]所述后端盖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活塞套,所述活塞套的一端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缸筒二之间密封。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活塞杆在缸筒一和缸筒二中的移动,可以任意确定停止位置,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的需要,方便精确调整油缸的行程,提高了油缸利用率。
[0009]进一步,所述缸筒一连接前端盖和中端盖,所述缸筒二连接中端盖和后端盖。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缸筒一、缸筒二、前端盖、中端盖和后端盖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活塞在缸筒一和缸筒二内部滑动。
[0011]进一步,所述前端盖和中端盖的底部底部设置有缓冲调节阀,所述缓冲调节阀的端部与前端盖连接,所述缓冲调节阀的一侧设置有阻尼孔。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缓冲调节阀在活塞杆即将到达前端盖和中端盖时,调节活塞杆的移动速度,防止活塞杆运动较快,发生撞击。
[0013]进一步,所述缓冲腔体为圆柱型,所述缓冲腔体与缸筒一或缸筒二的连接处开口变大。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缓冲腔体与缸筒一或缸筒二的连接处开口变大增大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将活塞杆推开。
[0015]进一步,所述缓冲柱塞的直径与缓冲腔体的直径留有配合间隙。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缓冲柱塞与缓冲腔体的直径留有配合间隙,便于活塞插入缓冲腔体中。
[0017]进一步,所述活塞套与活塞杆的连接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垫和防尘垫。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密封垫和防尘垫保证活塞套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防止杂质进入。
[0019]进一步,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设置有活塞杆接头。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技术通过活塞杆在缸筒一和缸筒二中的移动,可以任意确定停止位置,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的需要,调整油缸的行程,增加了油缸的工作范围,提高了油缸利用率。
[0022]2、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移动活塞套的位置可以调节活塞杆在缸筒二位置处的移动距离。
[0023]3、本技术设置有缓冲调节阀,缓冲调节阀在活塞杆即将到达前端盖和中端盖时,调节活塞杆的移动速度,防止活塞杆运动较快,发生撞击。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
[0026]图3 是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的活塞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31]其中,1、活塞杆;101、活塞杆接头;102、缓冲柱塞;2、前端盖;3、中端盖;4、后端盖;5、缸筒一;6、缸筒二;7、注油口;701、缓冲腔体;8、活塞套;801、凸台;802、密封垫;803、防尘垫;9、缓冲调节阀;901、阻尼孔;10、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3]参照图1

图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包括活塞杆1,所述油缸设置有前端盖2、中端盖3和后端盖4,所述前端盖2、中端盖3和后端盖4通过缸筒一5、缸筒二6和拉杆10串联起来,所述缸筒一5连接前端盖2和中端盖3,所述缸筒二6连接中端盖3和后端盖4,缸筒一5、缸筒二6、前端盖2、中端盖3和后端盖4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活塞在缸筒一5和缸筒二6内部滑动;活塞杆1在缸筒一5和缸筒二6中移动,可以任意位置停止,工作
人员根据工作的需要,方便精确调整油缸的行程,提高了油缸利用率;所述前端盖2和中端盖3的底部底部设置有缓冲调节阀9,所述缓冲调节阀9的端部与缓冲腔体701连接,所述缓冲调节阀9的一侧设置有阻尼孔901,缓冲调节阀9在活塞杆1即将到达前端盖2和中端盖3时,调节活塞杆1的移动速度,防止活塞杆1运动较快,发生撞击;所述前端盖2、中端盖3和后端盖4的上部均设置有注油口7,所述注油口7底部与活塞杆1之间存在缓冲腔体701,所述缓冲腔体701为细长型,所述缓冲腔体701与缸筒一5或缸筒二6的连接处开口变大,缓冲腔体701与缸筒一5或缸筒二6的连接处开口变大增大与活塞杆1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将活塞杆1推开。
[0034]所述活塞杆1与缸筒一5和缸筒二6连接处密封,所述活塞杆1位于缸筒一5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缓冲柱塞102,所述缓冲柱塞102的直径与缓冲腔体701的直径留有配合间隙,便于活塞插入缓冲腔体701中。
[0035]所述后端盖4与活塞杆1之间设置有活塞套8,所述活塞套8的一端部设置有凸台801,所述凸台801与缸筒二6之间密封;所述活塞套8与活塞杆1的连接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垫802和防尘垫803,密封垫802和防尘垫803保证活塞套8与活塞杆1之间的密封,防止杂质进入。
[003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活塞杆1向前端盖2运动时,从中端盖3的注油口7进油,活塞杆1沿缸筒一5向前端盖2方向移动,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的需要可以通过进油量调节活塞杆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所述油缸设置有前端盖(2)、中端盖(3)和后端盖(4),所述前端盖(2)、中端盖(3)和后端盖(4)通过缸筒一(5)、缸筒二(6)和拉杆(10)串联起来,所述前端盖(2)、中端盖(3)和后端盖(4)的上部均设置有注油口(7),所述注油口(7)底部与活塞杆(1)之间存在缓冲腔体(701);所述活塞杆(1)与缸筒一(5)和缸筒二(6)连接处密封,所述活塞杆(1)位于缸筒一(5)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缓冲柱塞(102);所述后端盖(4)与活塞杆(1)之间设置有活塞套(8),所述活塞套(8)的一端部设置有凸台(801),所述凸台(801)与缸筒二(6)之间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程可调式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一(5)连接前端盖(2)和中端盖(3),所述缸筒二(6)连接中端盖(3)和后端盖(4)。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国林解蓓宁魏代高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开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