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46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涉及温室下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立体滤水箱、推板结构、泥渣收集箱、侧面渗水系统和钩状固定系统;立体滤水箱的底面为斜坡状;立体滤水箱顶面设有多条横向狭缝和两条纵向狭缝;推板结构安装于与横向狭缝连通的纵向狭缝中;立体滤水箱侧面间隔设有多个圆孔;侧面渗水系统包括PVC管和不锈钢滤盖;泥渣收集箱底面呈斜坡状;泥渣收集箱设有闸刀,闸刀靠近立体滤水箱,且闸刀有泥渣收集箱顶面至底面方向纵向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适应进行农事操作的温室环境,实现了泥渣的多重过滤,便于泥浆的快速流通,过滤的淤泥和杂物等还可及时清除,减少了温室下水道堵塞现象的发生,并且整体更加安全坚固。加安全坚固。加安全坚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温室下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

技术介绍

[0002]下水系统是温室整体设计的重要一环,井盖为下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温室井盖设计简单,仅通过井盖的狭缝进行透水和过滤,并不能完全适应温室特有的污水环境。温室作为特定的农业生产场所,有其自身的废水发生规律:温室中经常会有喷淋操作,花盆里的泥土、絮状草炭、枯枝落叶等易被冲刷,形成含有杂物的泥浆。
[0003]常规下水道仅有细缝状的滤水口,对草炭、枝叶等杂物没有很好的过滤作用,经常导致温室内的下水道堵塞。即使泥渣通过缝隙,日积月累下还会发生“水走泥留”的现象,引发温室下水道污泥堆积。此外,常规下水盖的安全系数也亟待提高。教学区或游览区中的温室,经常有大量的学生或游客。常规下水盖仅简单地靠搭在下水坑道的上方,固定不够坚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本技术更适应进行农事操作的温室环境,能够实现泥渣的多重过滤,便于泥浆的快速流通,且过滤的淤泥和杂物等还可及时清除,减少了温室下水道堵塞现象的发生,同时本技术整体更加安全坚固。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包括立体滤水箱、推板结构、泥渣收集箱、侧面渗水系统和钩状固定系统;
[0007]所述立体滤水箱的底面为斜坡状,且所述立体滤水箱底部斜坡的底端相邻的立体滤水箱一端侧面紧靠泥渣收集箱;所述立体滤水箱顶面设有多条横向狭缝和两条纵向狭缝,所述横向狭缝与纵向狭缝相互垂直,多条所述横向狭缝中的其中一条与纵向狭缝的中点连通;
[0008]所述推板结构安装于与横向狭缝连通的纵向狭缝中,通过连通的横向狭缝和纵向狭缝实现推板的移动;所述推板结构包括推杆和与推杆底端连接的推板;
[0009]所述立体滤水箱侧面间隔设有多个圆孔;所述侧面渗水系统与圆孔连通,所述侧面渗水系统包括PVC管和不锈钢滤盖,所述不锈钢滤盖与PVC管远离圆孔的一端连接;
[0010]所述泥渣收集箱底面呈斜坡状,所述泥渣收集箱与立体滤水箱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泥渣收集箱设有闸刀,所述闸刀靠近立体滤水箱,且所述闸刀有泥渣收集箱顶面至底面方向纵向安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泥渣收集箱顶面设有观察窗和提手。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滤水箱斜的底面为不锈钢滤网结构,且所述立体滤水箱斜的
底面分布有多个直径3mm的滤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钩状固定系统为多个间隔设于立体滤水箱顶部边缘的固定钩。
[0014]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狭缝的宽度为8mm,所述纵向狭缝与立体滤水箱的顶面宽边的距离为2cm,且所述纵向狭缝的宽度为9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该立体井盖更适应进行农事操作的温室环境,能够实现泥渣的多重过滤,便于泥浆的快速流通;并且,对过滤的淤泥和杂物等还可及时清除,减少了温室下水道堵塞现象的发生;同时,本技术的该立体井盖整体更加安全坚固。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推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立体滤水箱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立体滤水箱顶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立体滤水箱;2、推板结构;3、泥渣收集箱;4、横向狭缝;5、纵向狭缝;6、圆孔;7、PVC管;8、不锈钢滤盖;9、闸刀;10、观察窗;11、提手;12、滤孔;13、固定钩;14、推杆;15、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包括立体滤水箱1、推板15结构2、泥渣收集箱3、侧面渗水系统和钩状固定系统;立体滤水箱1的底面为斜坡状,且立体滤水箱1底部斜坡的底端相邻的立体滤水箱1一端侧面紧靠泥渣收集箱3;立体滤水箱1顶面设有多条横向狭缝4和两条纵向狭缝5,横向狭缝4与纵向狭缝5相互垂直,多条横向狭缝4中的其中一条与纵向狭缝5的中点连通;推板15结构2安装于与横向狭缝4连通的纵向狭缝5中,通过连通的横向狭缝4和纵向狭缝5实现推板15的移动;推板15结构2包括推杆14和与推杆14底端连接的推板15;立体滤水箱1侧面间隔设有多个圆孔6;侧面渗水系统与圆孔6连通,侧面渗水系统包括PVC管7和不锈钢滤盖8,不锈钢滤盖8与PVC管7远离圆孔6的一端连接;泥渣收集箱3底面呈斜坡状,泥渣收集箱3与立体滤水箱1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泥渣收集箱3设有闸刀9,闸刀9靠近立体滤水箱1,且闸刀9有泥渣收集箱3顶面至底面方向纵向安装。泥渣收集箱3顶面设有观察窗10和提手11。立体滤水箱1斜的底面为不锈钢滤网结构,且立体滤水箱1斜的底面分布有多个直径3mm的滤孔12。钩状固定系统为多个间隔设于立体滤水箱1顶
部边缘的固定钩13。
[0025]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滤水箱1能够实现由泥水的平面过滤向泥水立体化过滤的转变,避免了“水走泥流”现象产生的淤泥堆积,保证了泥渣的二次过滤和及时清除;立体滤水箱1的底部一边高,一边低,立体滤水箱1的底面形成斜坡;立体滤水箱1底面独特的斜坡结构确保了泥渣向泥渣收集箱3的流动,也便于推板15对泥渣的清理。
[0026]此外,立体滤水箱1的顶面的多条横向狭缝4和两条纵向狭缝5,横向狭缝4和纵向狭缝5相互垂直。横向狭缝4的宽度为8mm,完成泥水的粗过滤。立体滤水箱1的顶面的两条纵向狭缝5分别距离立体滤水箱1顶面两个宽边2cm,纵向狭缝5(宽度为9mm,与细长的横向狭缝4垂直),便于推板15的取出。在纵向狭缝5的中部,一条横向狭缝4和纵向狭缝5实现了联通,这便于推板15的移动,清理淤泥。
[0027]立体滤水箱1的斜坡状的底面为不锈钢滤网结构,且该底面分布有多个直径3mm的滤孔12,滤孔12面积占到底面总面积的40%。滤网结构的存在对泥浆实现了二次过滤。
[0028]立体滤水箱1的上表面矩形比其下表面矩形宽出1cm,通过两层保障进行固定:嵌入地面,利用地面支撑,稍靠里处,再将其固定在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下水道专用的立体井盖,其特征是:包括立体滤水箱(1)、推板(15)结构(2)、泥渣收集箱(3)、侧面渗水系统和钩状固定系统;所述立体滤水箱(1)的底面为斜坡状,且所述立体滤水箱(1)底部斜坡的底端相邻的立体滤水箱(1)一端侧面紧靠泥渣收集箱(3);所述立体滤水箱(1)顶面设有多条横向狭缝(4)和两条纵向狭缝(5),所述横向狭缝(4)与纵向狭缝(5)相互垂直,多条所述横向狭缝(4)中的其中一条与纵向狭缝(5)的中点连通;所述推板(15)结构(2)安装于与横向狭缝(4)连通的纵向狭缝(5)中,通过连通的横向狭缝(4)和纵向狭缝(5)实现推板(15)的移动;所述推板(15)结构(2)包括推杆(14)和与推杆(14)底端连接的推板(15);所述立体滤水箱(1)侧面间隔设有多个圆孔(6);所述侧面渗水系统与圆孔(6)连通,所述侧面渗水系统包括PVC管(7)和不锈钢滤盖(8),所述不锈钢滤盖(8)与PVC管(7)远离圆孔(6)的一端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长军付洪冰田爱梅张肖格汤婷王旭晨刘红袁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