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687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涉及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其包括振筛传送机构与滚筒分筛送进机构,振筛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接料箱以及振动平台,传送带固定设于接料箱上方,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传送带具有进料端与出料端,接料箱经由一振动组件安装于振动平台上,滚筒分筛送进机构包括外筒与分筛内筒与固定支架,外筒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外筒具有一合格塑料颗粒的出料端,分筛内筒绕外筒轴线转动设置在外筒内,分筛内筒的两端面开口设置,传送带的出料端延伸至分筛内筒内,分筛内筒内壁与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不同尺寸塑料颗粒筛选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剔除不合格塑料颗粒,同时塑料颗粒的生产效率受限的问题。率受限的问题。率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新型涉及塑料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在基础造粒的过程中,切粒机在切粒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连粒和长条,有时还会产生破碎的塑料颗粒,这些尺寸不同的塑料颗粒如果一起包装,在进行后续注塑或吹塑时会影响产品质量。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塑料颗粒粒径的统一性,大多会对完成切粒的塑料颗粒进行一次筛选,以排出尺寸过大的塑料颗粒,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123146.1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塑料造粒的振动筛收集装置,其包括上部壳体、下部壳体、振动筛、翻转桨和风冷装置,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分别位于振动筛的上下两侧,上部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下部壳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翻转桨设置于上部壳体内,翻转桨设置为多个并呈交错排列,风冷装置与上部壳体连通并能向上部壳体内输送冷风,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振动筛的设置提出了尺寸过大的塑料颗粒,但是其对破碎的尺寸更小的塑料颗粒无法起到良好的剔除效果,同时其在对塑料颗粒进行筛选后,塑料颗粒堆积于上述装置底部,需要再转运至包装工序中进行打包处理,使塑料颗粒的生产效率同时受到筛选速度与转运速度的影响,费时费力。
[0004]因此,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不同尺寸塑料颗粒筛选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剔除不合格塑料颗粒,同时塑料颗粒的生产效率受限的缺陷。
[0005]专利技术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不同尺寸塑料颗粒筛选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剔除不合格塑料颗粒,同时塑料颗粒的生产效率受限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新型提供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包括振筛传送机构与滚筒分筛送进机构,所述振筛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接料箱以及振动平台,所述传送带固定设于所述接料箱上方,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传送带具有进料端与出料端,所述接料箱经由一振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振动平台上,所述滚筒分筛送进机构包括外筒、分筛内筒与固定支架,所述外筒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外筒具有一合格塑料颗粒的出料端,所述分筛内筒具有一不合格塑料颗粒的出料端,所述分筛内筒绕所述外筒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分筛内筒的两端面开口设置,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分筛内筒内,所述分筛内筒上开设有多个筛孔,所述分筛内筒内壁与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片,用以输送所述外筒与所述分筛内筒中的塑料颗粒。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设置为一导料槽,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导料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一侧边与所述导料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槽朝向所述分筛内筒的开口处倾斜向下延伸设置,用以将所述传送带
上的塑料颗粒导向所述分筛内筒内,所述传送带远离于所述导料槽的一端为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造粒机的出料口设置,用以承接塑料颗粒。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平台朝向所述分筛内筒的开口处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接料箱与所述传送带均沿所述振动平台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接料箱下部开设有排料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升料板,所述升料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所在平面设置,所述传送带底部与所述接料箱之间间隙设置,用以留出所述升料板运动所需的空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多个弹簧以及至少一个振动电机,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振动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料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振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振动平台上、且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料箱的下表面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筛内筒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外筒设置,所述分筛内筒与所述外筒的转动连接处形成台肩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经由一传动带驱动所述分筛内筒转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合格塑料颗粒出料端设置为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通设置在外筒侧壁远离于所述传送带一端上,所述出料管倾斜向下、并指向塑料颗粒打包机的进料口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分筛内筒的不合格塑料颗粒出料端设置为一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包括一倾斜部与一竖直部,所述倾斜部一端与所述外筒远离于所述传送带的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倾斜部向内凹陷形成输送塑料颗粒的凹槽,所述竖直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倾斜部远离于所述外筒的一端上,所述竖直部中空设置、且与所述倾斜部的凹槽连通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片呈螺旋结构设置,位于所述分筛内筒外的导流片边缘与所述外筒内壁间隙配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通过振筛传送机构与滚筒分筛送进机构的设置,运输塑料颗粒至包装工序中,以节省人力,同时在运输塑料颗粒的过程中进行多级筛选,以剔除不合格的塑料颗粒,以实现运输与筛选同时进行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塑料颗粒生产效率的目的,具体的,振筛传送机构包括振动平台、接料箱以及传送带,传送带与接料箱固定连接,振动平台经由振动组件与接料箱连接,用以驱动接料箱与传送带振动,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破碎或粉碎的小尺寸塑料颗粒可从通孔中穿过,从而在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将破碎或粉碎的小尺寸塑料颗粒从传送带上剔除,其它塑料颗粒经由传送带的出料端进入滚筒分筛送进机构中,滚筒分筛送进机构包括外筒与分筛内筒,分筛内筒绕外筒轴线转动,且分筛内筒上开设有多个筛孔,通过分筛内筒的转动将合格的塑料颗粒进入外筒中,使尺寸过大的塑料颗粒保留在内筒中,同时在分筛内筒的内、外壁上固定设置导流片,通过导流片随着分筛内筒转动推动位于外筒与分筛内筒内的塑料颗粒朝向指定方向运动,以完成对塑料颗粒的输送,从而在运输塑料颗粒的过程中进行多级筛选,实现筛除不合格塑料颗粒与提高塑料颗粒生产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提供的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一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提供的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一实施例中分筛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型提供的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一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的轴向示意图。
[0021]图中:1、振筛传送机构;2、滚筒分筛送进机构;11、传送带;12、接料箱;13、振动平台;14;振动组件;21、外筒;22、分筛内筒;23、固定支架;221、筛孔;222、导流片;111、挡板;112、导料槽;113、升料板;121、排料口;141、弹簧;142、振动电机;231、转动电机;232、传动带;211、出料管;212、出料槽;2121、倾斜部;2122、竖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筛传送机构与滚筒分筛送进机构;所述振筛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接料箱以及振动平台,所述传送带固定设于所述接料箱上方,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传送带具有进料端与出料端,所述接料箱经由一振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振动平台上;所述滚筒分筛送进机构包括外筒、分筛内筒与固定支架,所述外筒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外筒具有一合格塑料颗粒的出料端,所述分筛内筒具有一不合格塑料颗粒的出料端,所述分筛内筒绕所述外筒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分筛内筒的两端面开口设置,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分筛内筒内,所述分筛内筒上开设有多个筛孔,所述分筛内筒内壁与外壁上均设置有导流片,用以输送所述外筒与所述分筛内筒中的塑料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设置为一导料槽,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导料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一侧边与所述导料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槽朝向所述分筛内筒的开口处倾斜向下延伸设置,用以将所述传送带上的塑料颗粒导向所述分筛内筒内,所述传送带远离于所述导料槽的一端为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造粒机的出料口设置,用以承接塑料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平台朝向所述分筛内筒的开口处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接料箱与所述传送带均沿所述振动平台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接料箱下部开设有排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塑料颗粒挤出造粒后的筛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升料板,所述升料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所在平面设置,所述传送带底部与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飞吕怀兴严银花刘玉清何鑫李华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格林循环电子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