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编织袋圈口机,属于编织袋加工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升编织袋口平整度的成本过高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的粘合组件,粘合组件包括超声波焊接头、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超声波焊接头沿第一方向从粘合位置运动至待机位置,第一压袋件沿第二方向运动将编织袋的上侧部分压到处于粘合位置的超声波焊接头上实现粘合,第二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倾斜且夹角为锐角,第二压袋件沿第三方向运动将编织袋的下侧部分压到处于粘合位置的超声波焊接头上实现粘合,第三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倾斜且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提升编织袋口的平整度。于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提升编织袋口的平整度。于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提升编织袋口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袋圈口机
[0001]本技术涉及编织袋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编织袋圈口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4311847A的编织袋圈口机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的内外袋对齐贴合装置、折边粘合装置,折边粘合装置包括折边组件和粘合组件,粘合组件包括位于编织袋外部的外粘合头和可进入编织袋内部的内粘合头,第四吸盘组件、折边组件和外粘合头沿第一方向布置,内粘合头可相对机架平行于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内粘合头具有接收编织袋的接收工位、与外粘合头在垂直方向上对齐的粘合工位、与编织袋脱离的复位工位,接收工位、粘合工位和复位工位沿第一方向分布。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编织袋的袋口粘合前,编织袋会有一次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动作,可以让编织袋的袋体及袋口处的部分折皱可以拉平,为了实现这一动作,需要配置相应的机构和控制程序,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编织袋圈口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提升编织袋口的平整度。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圈口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的吸盘组件、折口组件和粘合组件,吸盘组件用于打开编织袋的袋口,折口组件用于将编织袋的内袋、外袋的袋口向内翻折,粘合组件用于将翻折好的内袋、外袋的袋口粘合,所述粘合组件包括超声波焊接头、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第一压袋件/第二压袋件、吸盘组件和超声波焊接头沿第一方向分布,超声波焊接头具有远离编织袋的待机位置和伸入编织袋内的粘合位置,超声波焊接头沿第一方向从粘合位置运动至待机位置,第一压袋件位于第二压袋件的上方,第一压袋件沿第二方向运动将编织袋的上侧部分压到处于粘合位置的超声波焊接头上实现粘合,第二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倾斜且夹角为锐角,第二压袋件沿第三方向运动将编织袋的下侧部分压到处于粘合位置的超声波焊接头上实现粘合,第三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倾斜且夹角为锐角。
[0005]进一步设置,所述超声波焊接头的头部设有与第一压袋件相抵的第一粘合面,第一粘合面垂直于第二方向。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第一压袋件相抵的第一粘合面,对编织袋的袋口实现粘合的同时,增大对编织袋的袋口的支撑面积,使编织袋的袋口不易产生折皱,以及第一粘合面垂直第二方向,使第一压袋件压动的编织袋的上侧部分更好地贴合第一粘合面,从而使编织袋的上侧部分粘合固定后更加平整和粘合的质量更好。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超声波焊接头的头部设有与第二压袋件相抵的第二粘合面,第二粘合面垂直于第三方向。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第一粘合面共同对编织袋的袋口形成平面支撑作用,进一
步使编织袋的袋口粘合部分不易产生折皱,提升粘合好的编织袋口的平整度。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
°
~75
°
,和/或,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
°
~75
°
;
[0010]或者,所述第一压袋件相对机架的固定角度可调,和/或,所述第二压袋件相对机架的固定角度可调。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角度,使编织袋竖直方向移动的同时,编织袋横向也能移动,由于编织袋的袋体大部分被机架支撑住,从而会对编织袋产生拉直作用,有效去除编织袋的折皱,也可以使编织袋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受力更平衡,有效避免编织袋在被第一压袋件压合过程中发生损坏,也可以避免编织袋往一侧倾斜而产生折皱。另外可以将第一压袋件设计成相对机架的固定角度可调,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编织袋,例如编织袋厚度较大,需要第一压袋件在第一方向上产生的分力更大一些,因此可以选择将第一压袋件调整使第二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的夹角变小,同样的道理,可以将第二压袋件设计成相对机架的固定角度可调。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的固定角度调节一般是相匹配的,即同步进行,使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对编织袋的作用力保持基本一致。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压袋件的前端设有第一压花纹,和/或,所述第二压袋件的前端设有第二压花纹;
[0013]或者,所述第一压袋件的前端设有第一压花块,第一压花块设有第一压花纹,第一压花块相对第一压袋件的固定角度可调,和/或,所述第二压袋件的前端设有第二压花块,第二压花块设有第二压花纹,第二压花块相对第二压袋件的固定角度可调。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编织袋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的粘合处形成花纹,使编织袋的粘合更牢靠,也可以使粘合部分看起来更加美观。另外,设计固定角度可调的第一压花块,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压花块的固定角度来适应不用型号的编织袋。设计固定角度可调的第二压花块,也是同样的道理。
[0015]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设有驱动第一压袋件运动的第一压袋驱动器和引导第一压袋件平行于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一导轨;和/或,所述机架设有驱动第二压袋件运动的第二压袋驱动器和引导第二压袋件平行于第三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二导轨。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压袋驱动器和第二压袋驱动器驱动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移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避免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抖动,以及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使编织袋更平稳地移动至超声波焊接头上,保证同一批次的编织袋的袋口的粘合位置固定,整体一致性会更好,有利于提高编织袋的质量档次。
[0017]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设有将编织袋压住的压袋器,在第一方向上,压袋器位于第一压袋件的后方。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在移动过程中,对编织袋的后端形成固定,从而使编织袋的袋体及袋口在被粘合固定前被拉平整,有效避免编织袋整体与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同步移动,从而提升编织袋的产品质量。
[0019]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设有驱动超声波焊接头在待机位置与粘合位置之间运动的焊接头驱动器。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自动驱动超声波焊接头移动,提升自动化程度,也可以使超声波焊接头移动的位置更准确,提升编织袋的袋口粘合的质量。
“
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36]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如涉及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37]应当理解,在本技术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袋圈口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的吸盘组件、折口组件和粘合组件,吸盘组件用于打开编织袋的袋口,折口组件用于将编织袋的内袋、外袋的袋口向内翻折,粘合组件用于将翻折好的内袋、外袋的袋口粘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组件包括超声波焊接头、第一压袋件和第二压袋件,第一压袋件/第二压袋件、吸盘组件和超声波焊接头沿第一方向分布,超声波焊接头具有远离编织袋的待机位置和伸入编织袋内的粘合位置,超声波焊接头沿第一方向从粘合位置运动至待机位置,第一压袋件位于第二压袋件的上方,第一压袋件沿第二方向运动将编织袋的上侧部分压到处于粘合位置的超声波焊接头上实现粘合,第二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倾斜且夹角为锐角,第二压袋件沿第三方向运动将编织袋的下侧部分压到处于粘合位置的超声波焊接头上实现粘合,第三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倾斜且夹角为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圈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焊接头的头部设有与第一压袋件相抵的第一粘合面,第一粘合面垂直于第二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圈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焊接头的头部设有与第二压袋件相抵的第二粘合面,第二粘合面垂直于第三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圈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
°
~75
°
,和/或,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于编织袋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
°
~75
°
;或者,所述第一压袋件相对机架的固定角度可调,和/或,所述第二压袋件相对机架的固定角度可调。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克教,徐克造,徐光局,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润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