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及着色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662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纱线着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分色即时纺织线着色系统及着色方法。包括云系统和数码即时纱线着色装置。云控制系统:首先目标纱线色彩由分色模块生成Lab值、基于研发的颜料着色剂由四色或多色所建立的色彩云配色算法获取该Lab配方。数码即时纱线着色装置:由四色或多色数码喷墨组合成的着色、恒温固色、柔顺剂过线槽。工艺简单、色彩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便于大规模生产。尤其在制备的缝纫线方面可与缝制设备同步跟机联动;又譬如在多头绗缝机跟机实时着色绗缝线,可节省因更换色线停机提高20%产能。可节省因更换色线停机提高20%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及着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物染色
,特别涉及D06B3/04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分色即时纺织线着色系统及着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衣物和其他纺织品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结实耐用,对于纺织品的的美观设计和时尚追求也成为消费者购买纺织物时的重要考量;传统的纺织线染色产业中,是将大量的白色纺织线投入到染缸中进行晕染,虽然看起来效率很高,但是一次只能染出一种颜色,并且在洗去浮色的时候产生大量污染,污染物的排放一直都是限制染色企业发展的一大桎梏。伴随着这种染色技术产生的纱线染色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纱线生产部门需要建立大量的不同颜色的线的库存,以应对市场对于不同颜色不用样式的需求的快速变化,但是这种积压库存的方式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运营负担,并且降低抗风险能力。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9537212B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纱线染色系统和纱线染色方法,该系统能实现纱线连续染色;染液与碱剂分别供液,实现纱线无盐染色;控制供液量及海绵的松紧度,控制带液率,实现小浴比染色。
[0004]以上述专利为例,目前的技术发展着重于解决染色能力和在染色过程中增强染色效果,但是这些并不能解决行业困境,本专利提出的技术方案拟在工业互联网加中提出更好的行业解决方案:(1)提升色彩选择范围,细化色彩选择,满足多种类快速变化的时尚设计需求;(2)允许使用者根据目标颜色进行复制设计;(3)满足即时快速跟机着色需求;(4)降低着色过程带来的环境负担;(5) 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着色方法,针对不同材质纱线可使用同一种着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包括:
[0006]色彩匹配系统,所述色彩匹配系统采用四色或多色颜料墨水据其颜色和比例的混合建立色彩数据库;色彩取色分色系统,所述色彩取色系统识别颜色生成Lab值;智能云配色系统,所述智能云配色系统基于所述色彩数据库根据Lab值生成由四色或多色组成多种颜料墨水混合方案。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颜料墨水混合系统,所述颜料墨水混合系统根据智能云配色系统提供的方案调配颜料墨水得到目标颜色墨水。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云配色系统在收到Lab值后生成≥一个颜料墨水混合方案,所述颜料墨水混合系统在颜料墨水混合方案中选择目标颜色的颜料墨水。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还包括自动配色着色纱线系统,所述自动配色着色纱线系统利用所述颜料墨水混合系统调配得到的目标颜色对纺织纱
线进行着色。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配色着色纱线系统包括若干个线轮,纱线从若干个所述线轮中依次穿过,完成着色,所述自动配色着色纱线系统至少包括数码喷射着色槽、热固色摆线轮、润滑柔顺纱线轮槽。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的着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1:依据不同材质纱线进行预处理制备;
[0013]步骤2:四色或多色颜料墨水及柔顺剂的制备;
[0014]步骤3:用色彩取色分色系统就目标色彩进行取色分色生成Lab值,智能云配色系统基于颜料墨水四色或多色所建立色彩数据库就目标色彩Lab值生成颜料墨水混合方案;
[0015]步骤4:依据目标色彩的颜料墨水配方由四色或多色颜料墨水组合数码喷头打印出目标色彩纱线,恒温固色,润滑柔顺线轮槽使目标色线柔顺光滑;
[0016]步骤5:目标色彩纱线与缝制设备及其它跟机终端设备的同步储线装置。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纱线的表面预处理:将纱线浸入乙醇溶液洗涤,经脱乙醇晾干制备;然后进行表面处理,使纱线表面成膜,经去离子水洗涤晾干后备用。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表面处理经过将纱线放置在润湿剂、渗透剂和粘合剂组成的溶液中进行处理。
[0019]本申请中所述的润湿剂、渗透剂均为市售,无特殊限定,润湿剂、渗透剂、粘合剂的重量比为1:1:10。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的四色或多色颜料墨水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颜料色浆添加进含0.1

1.0%的二甘醇、0.1

0.5%的乙二醇单丁醚类、 0.1

0.5%的异丙醇、0.1

1.0%的乳化剂、0.1

1.0%的消泡剂、0.1

0.3%的流平剂、 0.1

0.5%的防腐剂、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在容器中匀速的搅拌直至完全无团聚。随后加入5%

15%的纺织用粘合剂,低速搅拌至均匀备用。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四色或多色颜料色浆为质量浓度10%、粒径峰值低于 200

500纳米,D50=50纳米的颜料色浆。
[0022]在本申请中,所述的颜料色浆购于苏州三威染料化学有限公司。
[0023]另外需要说明,四色或多色颜料墨水的制备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原料,其型号和购买厂家无特殊限定。
[0024]本申请中使用的粘合剂为申请号CN 109208350 A专利中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002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基于颜料墨水四色或多色生成配方:采用高精度分色仪就目标色彩进行取色分色生成Lab值,并经由物联网自动导入云配色算法中,基于颜料墨水四色或多色所建立的色彩数据库就目标色彩Lab值生成颜料墨水混合方案简称为配方。
[002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4中数码即时纱线及装置:依据目标色彩的配方数据,数码喷头打印出目标色彩纱线,经恒温固色装置固色,再经润滑柔顺线轮槽使目标色线柔顺光滑处理,达到缝纫线及其它工艺要求纱线。
[0027]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纱线表面着色处理,提高纱线着色的颜色任意变换性。本专利技术公开
的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及方法,是工业互联网数字化产品,工艺简单、色彩精度高、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便于大规模生产。尤其在制备的缝纫线方面可与缝制设备以及跟机终端设备同步联动使用,在纺织服装柔性供应链等方面,有广阔的潜在应用价值。
[002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时代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工业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从应用形式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嵌入式 (软件)、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联性等特点。具体到本专利技术中,本专利技术首先建立精准的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色彩匹配系统,所述色彩匹配系统采用四色或多色颜料墨水据其颜色和比例的混合建立色彩数据库;色彩取色分色系统,所述色彩取色系统识别颜色生成Lab值;智能云配色系统,所述智能云配色系统基于所述色彩数据库根据Lab值生成由四色或多色组成多种颜料墨水混合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颜料墨水混合系统,所述颜料墨水混合系统根据智能云配色系统提供的方案调配颜料墨水得到目标颜色墨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云配色系统在收到Lab值后生成≥一个颜料墨水混合方案,所述颜料墨水混合系统在颜料墨水混合方案中选择目标颜色的颜料墨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配色着色纱线系统,所述自动配色着色纱线系统利用所述颜料墨水混合系统调配得到的目标颜色对纺织纱线进行着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配色着色纱线系统包括若干个线轮,纱线从若干个所述线轮中依次穿过,完成着色,所述自动配色着色纱线系统至少包括数码喷射着色槽、热固色摆线轮、润滑柔顺纱线轮槽。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高精度即时纱线着色系统的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依据不同材质纱线进行预处理制备;步骤2:四色或多色颜料墨水及柔顺剂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允杰方乔丹黄金富鲁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怡芝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