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垫和RFID标签及护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162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垫和RFID标签及护理系统,其中所述护理垫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在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间层中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层主体、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所述层主体采用绝缘材料,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层主体的正面;所述护理垫还包括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用于连接RFID标签,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发生短路时,被连接的RFID标签的可读取信息可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理垫和RFID标签及护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垫和RFID标签,以及护理系统。
技术介绍
护理垫广泛用于婴幼儿和无自理能力的卧床病人的护理。目前护理卧床病人常使用到护理垫,具有使用简单、卫生清洁、柔软舒适等特点,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防止脏污床单,也能杜绝交叉感染。现有医护、康养领域的护理垫为保证产品的卫生洁净,一般都会经过无菌处理,但仍然存在护理垫被尿湿或沾污情况下会对被护理者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护理垫的使用者通常无自理能力,且还可能患有大小便失禁,被尿湿或沾污的护理垫如没有及时更换,会致使被护理者皮肤感染,如发生褥疮,这在护理管理中是一个需要重点预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垫,所述护理垫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在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间层中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层主体、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所述层主体采用绝缘材料,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层主体的正面;所述护理垫还包括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用于连接RFID标签,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发生短路时,被连接的RFID标签的可读取信息发生变化。进一步地,所述层主体采用聚乙烯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为石墨烯柔性电极。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垫还包括吸湿层,所述吸湿层与所述感应层相邻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层主体的正面的一侧;所述吸湿层采用木浆和高分子吸水材料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垫还包括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与所述吸湿层相邻设置;所述接触层采用包含银纤维的无纺布。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垫还包括降解层,所述降解层与所述感应层相邻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层主体的背面的一侧;所述降解层采用全降解玉米淀粉薄膜。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RFID标签,其包括第一引出组件和第二引出组件,当所述第一引出组件和所述第二引出组件发生短路时,所述RFID标签的可读取信息发生变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出组件和所述第二引出组件分别适于与上述的护理垫的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护理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护理垫和上述的RFID标签,以及用于读取所述RFID标签的监控装置;所述护理垫与所述RFID标签相连接,所述监控装置被设置在适于读取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进一步地,单个所述监控装置与多个所述RFID标签配对。本技术的护理垫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轻薄、柔软、可弯曲的特点,达到治疗、护理一体良好结合(尤其是患有褥疮者、皮肤其它原因感染者),有利于提高使用者治疗及护理的舒适度,配合本申请中的RFID标签可以直接检测是否有污染尿湿,一旦发生污染、尿湿,感应层的石墨烯电极导通,触发RFID标签的可读取信息的变化,并通过读取装置获得RFID标签的可读取信息的变化,可进一步将相应数据传送至手机端APP或监护管平台链接,实现远程监护管理模式。本技术的RFID标签,无需供电,制作成本低,并且使用安全、更换方便。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护理垫的结构示意图,虚线显示位于感应层130的第一导线131和第二导线132;图2是图1中各层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感应层130的侧视局部放大图,显示了接口组件101处的结构;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RFID标签的结构示意图,虚线框显示位于保护层210内的芯片220、第一金属线221和第二金属线222;图5是图4中RFID标签的侧视图,虚线框显示位于保护层210内的芯片220、第一金属线221和第二金属线222;图6是一个示例性的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护理系统的场景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护理垫,101、102—接口组件,110—接触层,120—吸湿层,130—感应层,140—降解层,131—第一导线,132—第二导线,133—PE膜层,200—RFID标签,210—保护层,220—芯片,221—第一金属线,222—第二金属线,231、232—引出组件,300—读取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附图为原理图或者概念图,各部分厚度与宽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与其实际值并非完全一致。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护理垫100,其中,护理垫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接触层110、吸湿层120、感应层130和降解层140。接触层110位于护理垫100的正面,护理垫100在使用时,接触层110是与使用者相接触的一层,现有技术中接触层通常采用无纺布制成,但目前采用的传统无纺布在抗菌和抑菌性能上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在护理垫被尿湿或沾污情况下无法起到有效的抗菌和抑菌作用,从而会使使用者收到皮肤感染的风险。本实施例中,接触层110采用包含银纤维的无纺布。银纤维通过释放正电荷的银离子,银离子能带走微生物体内蛋白酶,有效阻断其生理过程而造成微生物死亡的物理过程。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这意味着银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环境越温暖潮湿,银离子的活性就越强。银纤维经测试能于1小时内抵制99.9%暴露于表面现象的细菌。而大部分其他抗菌产品经测试48小时后仍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在目前的一些银纤维制作工艺中,银纤维是通过真空溅射物理缓释技术将银和纤维紧密聚合而成,具有永久性,不会因时间及洗濯而递减,即使经洗濯250次后,其抗菌功能仍然非常明显。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层110采用含银纤维、海藻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合的无纺布,以使接触层110具有优异的生物兼容性。吸湿层120与接触层110相邻设置,用于吸收透过接触层110的液体,如便溺,本实施例中,吸湿层120采用木浆和高分子吸水材料混合物。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吸湿层120采用三层结构,中间层为木浆和高分子吸水材料构成的混合层,上下两层设置纸层,从而使木浆和高分子吸水材料构成的混合层在结构上不至于松散。感应层130与吸湿层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垫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在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间层中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层主体、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所述层主体采用绝缘材料,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层主体的正面;所述护理垫还包括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用于连接RFID标签,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发生短路时,被连接的RFID标签的可读取信息发生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垫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在所述多层结构的中间层中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层主体、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所述层主体采用绝缘材料,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层主体的正面;所述护理垫还包括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组件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件用于连接RFID标签,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发生短路时,被连接的RFID标签的可读取信息发生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主体采用聚乙烯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为石墨烯柔性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湿层,所述吸湿层与所述感应层相邻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层主体的正面的一侧;所述吸湿层采用木浆和高分子吸水材料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如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怡芝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