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体化医用内植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全球范围内,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数量正逐年增加,即使手术十分成功,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假体松动、关节不稳定以及关节感染等,而需要进行髋关节翻修术。有报道显示,2005年全美髋关节翻修术的数量为40800台,预计到2030将增至96700台,增长约137%。
[0003]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感染等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及翻修的主要原因,而翻修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对骨溶解、感染等引致的骨盆大范围、不规则解剖形态的骨缺损的重建。
[0004]此前,对髋关节假体周围骨盆大范围骨缺损的处理,一是大量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值骨,二是应用骨水泥,假体均用标准假体或翻修假体。这些处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前者,值骨的骨改建时间过长,无法提供早期的假体稳定性,且值骨修复改建易出现翻修假体位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髋臼杯和翼板,所述翼板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于髋臼杯的侧方,所述髋臼杯和翼板上均加工有钉道,且所有钉道互不干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髋臼杯上的钉道包括3个髂骨方位钉道和1个耻骨方位钉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杯的其中一侧的翼板为髂骨翼板,所述髂骨翼板上设有至少2个髂骨翼板钉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于髋臼杯和钉道的外侧与患者髋臼之间的骨小梁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杯外侧的骨小梁结构的厚度为1.5mm,所述翼板侧方的骨小梁结构的厚度为1.5m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髂骨方位钉道为自髋臼杯向下延伸的实体钉道。7.一种如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一体式髋臼翻修假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术前个性化的对患者双侧髋关节进行三维CT扫描,要求不大于1mm的薄层CT,dicom格式,范围要包含患病部位,并预留多余长度,拍摄完整骨盆数据,长度自腰4至股骨小粗隆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华,徐华,陈民浩,张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