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及加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472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及加固系统,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地基处理方法不适用于城市地基加固的问题,提高了地基加固的安全性,具体方案如下:利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在待处理地基的四周进行布孔,孔底穿过软弱下卧层;在钻孔内插入预制好的异形钢管;利用切削机构对两相邻异形钢管之间的土体进行切削处理;对切出的空隙进行清理,并插入弯边钢板;待相邻异形钢管依次通过弯边钢板连接成环后,进行筏板基础钢筋的绑扎,钢筋焊接在钢板的顶部弯边上;对异形钢管的内部进行清孔,并对筏板、异形钢管以及弯边钢板进行浇筑,使筏板、异形钢管与弯边钢板成为封闭的整体;对筏板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高压劈裂注浆。劈裂注浆。劈裂注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及加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及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在岩土工程中,遇到大面积深厚软弱地基时,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对于建设项目而言有着关键的价值和作用。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对城市软弱地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比如地基受周边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环境的限制,不宜采用强夯等夯实方法进行处理;而注浆加固,既要保证浆液良好的扩散性能,又要保证其稳定性,不至于被地下水带走或沿土体裂隙流失,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难以控制。
[0004]在对大型构筑物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对于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常采用筏板基础。其整体性好,能较好地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0005]为此,在针对大面积软弱地基时,亟需一种大面积地基的加固方法,将地基处理与基础联合使用,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及加固系统,解决了现有地基处理方法不适用于城市地基加固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0009]利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在待处理地基的四周进行布孔,孔底穿过软弱下卧层;
[0010]在钻孔内插入预制好的异形钢管;
[0011]利用切削机构对两相邻异形钢管之间的土体进行切削处理;
[0012]对切出的空隙进行清理,并插入弯边钢板;
[0013]待相邻异形钢管依次通过弯边钢板连接成环后,进行筏板基础钢筋的绑扎,钢筋焊接在钢板的顶部弯边上;
[0014]对异形钢管的内部进行清孔,并对筏板、异形钢管以及弯边钢板进行浇筑,使筏板、异形钢管与弯边钢板成为封闭的整体;
[0015]对筏板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高压劈裂注浆。
[0016]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高压劈裂注浆待筏板、异形钢管、弯边钢板整体浇铸施工完成后进行,后期可进行多次注浆。
[001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钻孔内插入的异形钢管需要使得所有异形钢管的顶部平齐,且相邻异形钢管上的连接口两两对齐。
[001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切削机构沿着两相邻异形钢管连接口之间的直线对相邻异形钢管之间的土体进行切削处理。
[001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弯边钢板的两端分别插入与其邻近的异形钢管中,插入长度不小于15cm。
[0020]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两相对设置的异形钢管的顶部弯边的上部和下部均通过钢筋进行连接。
[002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弯边钢板可以替换为地下连续墙。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系统,包括:
[0023]围护机构,所述围护机构由弯边钢板、异形钢管和筏板构成,所述异形钢管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异形钢管间隔设置在待处理地基的四周,相邻两异形钢管之间通过一个弯折钢板进行连接,所述筏板固定设置在弯边钢板的顶部;
[0024]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为钻机设备,用于对待处理的地基的四周进行钻孔;
[0025]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由传动组件和钢履带组成,所述传动组件由主传动轮和副传动轮构成,钢履带围绕主传动轮和副传动轮设置,所述钢履带上设有若干倒齿;
[0026]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为注浆设备,用于异形钢管、筏板的注浆以及高压劈裂注浆工作。
[002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异形钢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中间钢板,中间钢板的两端均与异形钢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异形钢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两道连接口,两道连接口相对设置在中间钢板的两侧。
[002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弯边钢板为除底部外其余三边均弯折处理的板材结构,弯折边的角度为90
°
,弯边钢板的顶部伸出异形钢管,伸出的长度与筏板的厚度相同。
[0029]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0](1)本专利技术开挖量小,有效的利用了现状土,避免换填土方造成的浪费,减少了弃土运输的费用;在待处理的地基的周围利用异形钢管、弯边钢板以及筏板围合形成封闭的围护机构,有效的减少了高压劈裂注浆时浆液的渗漏问题,特别适用于砂性土等渗透系数较大的土体,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减少对加固地基周边土体的污染,同时使得劈裂注浆加固更为有效。
[0031](2)本专利技术弯边钢板两侧的弯边处理,大大扩大了弯边钢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保证了浇铸后弯折钢板与异形钢管的连接稳定性及连接强度;弯边钢板顶部的弯边处理,扩大了弯边钢板与筏板钢筋的接触面积,保证了筏板与异形钢板桩的连接强度。
[0032](3)本专利技术对大面积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能够根据实际基础承载力的要求选择使用异形钢管或地下连续墙,大大提高了该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0033](4)本专利技术切削机构的钢履带上设有倒齿,倒齿的倾斜方向朝向钢履带的转动方向,在对土层进行切削时,能够利用倒齿直接将切削的土体带出,避免了人工掏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大面积地基加固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切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弯边钢板与筏板钢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异形钢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类型切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0041]其中,1、弯边钢板;2、异形钢管;3、混凝土;4、传动组件;5、钢履带;6、上层钢筋;7、下层钢筋;8、中间钢板;9、螺旋切割头;10、支撑架;11、发动机;12、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3]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在城市中,需要处理的地基受周边及地下管线等施工条件的限制,强夯的处理方法容易导致周边及地下管线等受到损害;而大规模的换填处理深度有限,且容易发生工后沉降,导致现有的地基处理方法并不适用于城市地基的加固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及加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利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在待处理地基的四周进行布孔,孔底穿过软弱下卧层;在钻孔内插入预制好的异形钢管;利用切削机构对两相邻异形钢管之间的土体进行切削处理;对切出的空隙进行清理,并插入弯边钢板;待相邻异形钢管依次通过弯边钢板连接成环后,进行筏板基础钢筋的绑扎,钢筋焊接在钢板的顶部弯边上;对异形钢管的内部进行清孔,并对筏板、异形钢管以及弯边钢板进行浇筑,使筏板、异形钢管与弯边钢板成为封闭的整体;对筏板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高压劈裂注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劈裂注浆待筏板、异形钢管、弯边钢板整体浇铸施工完成后进行,后期可进行多次注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内插入的异形钢管需要使得所有异形钢管的顶部平齐,且相邻异形钢管上的连接口两两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机构沿着两相邻异形钢管连接口之间的直线对相邻异形钢管之间的土体进行切削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边钢板的两端分别插入与其邻近的异形钢管中,插入长度不小于1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对设置的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王海平毛化冰王平张翼潘文礼刘传佩王超庞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