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塑板侧边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12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挤塑板侧边模板结构,该结构是在钢板桩内侧粘结一层胶合板,再将挤塑板贴合钉紧固定于胶合板上,挤塑板的内侧与筏板基础之间铺贴防水卷材。以解决围护结构拔除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抖动而破坏筏板基础的砖胎膜和基础的防水卷材的问题。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塑板侧边模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挤塑板侧边模板结构,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深基坑领域的不断发展及城市场地紧缺,导致很多基坑设计的桩基础及筏板基础的距离较为紧凑,而在地质存有超厚淤泥的情况下,在施工超深筏板基础的施工需要围护结构才能施工,而较为常用是钢板桩围护,在钢板桩拔除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抖动而破坏筏板基础的砖胎膜和基础的防水卷材,这对结构质量是不利,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是目前需要研究的技术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挤塑板侧边模板结构,以解决围护结构拔除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抖动而破坏筏板基础的砖胎膜和基础的防水卷材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挤塑板侧边模板结构,该结构是在钢板桩内侧粘结一层胶合板,再将挤塑板贴合钉紧固定于胶合板上,挤塑板的内侧与筏板基础之间铺贴防水卷材。
[0005]前述侧边模板结构中,所述防水卷材采用预铺反粘的方式连接于筏板基础上;
[0006]前述侧边模板结构中,所述防水卷材为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0007]前述侧边模板结构中,所述胶合板的厚度为5mm。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挤塑板的脆性和塑性去避免钢板桩拔除的震动对筏板基础的侧壁模板造成破坏,在筏板基础与钢板桩围护结构很近的时候,采用砖胎膜容易因在钢板桩拔除时对其造成挤压破坏,而且在砖胎膜上的防水卷材也会因为砖胎膜的破坏而出现损坏等情况,利用挤塑板塑性在钢板桩拔除时,即使发生挤压也会因为挤塑板的塑性不会对其造成较大的影响与破坏,而且防水技术采用预铺反粘的技术,在挤塑板被挤压的情况下,还能带动防水卷材与结构更为贴合,提高结构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1]在超厚淤泥层的地质,需要在大体积的筏板基础4周边施工一圈钢板桩1作为围护结构,钢板桩1距离筏板基础4距离为500mm。而传统的砖胎膜施工会因为筏板基础4施工完成后在拔除钢板桩1的情况下,出现砖胎膜结构破坏的情况,而且在砖胎膜上的防水卷材5
也会因砖胎膜的破坏出现损伤,这对筏板基础4的防水质量与结构质量是不可逆的影响。
[0012]实施例
[0013]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挤塑板3主要施工步骤为在钢板桩1上粘结5mm胶合板2作为挤塑板3生根的依托,通过挤塑板3钉紧在胶合板2上,保障挤塑板3不会因为竖直的铺贴造成倒塌影响施工效率及施工人员安全;筏板基础4的防水采用预铺反粘的防水技术,通过在挤塑板3上预选铺贴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的防水卷材5,在结构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完整连续粘接且耐水性能好的胶层,提高防水层对结构保护的可靠性;由于挤塑板3的脆性和塑性,在钢板桩1拔除时,与钢板桩1粘结的胶合板2会在钢板桩1拔除的同时被带出,而挤塑板3与胶合板2的铁钉也会随着胶合板2的拔除而带出,并且钢板桩1在拔除的挤压会对挤塑板3造成挤压但不会对其整体性造成影响性破坏,而挤塑板3的挤压会进一步加强防水卷材5与结构的贴合,提高其筏板基础的防水效果。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塑板侧边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是在钢板桩(1)内侧粘结一层胶合板(2),再将挤塑板(3)贴合钉紧固定于胶合板(2)上,挤塑板(3)的内侧与筏板基础(4)之间铺贴防水卷材(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挤塑板侧边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程伦陈锐邓远洋蒋辉冉聪陈少宏王友元黄治聪杨梓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