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维修服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59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摩托车维修服务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尾部设置有封闭式车厢,其内设置有摩托车举升机构,所述的摩托车举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厢地板上的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上转动连接有一对平行四边形机构,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相配的设置有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油缸缸筒部分的端部与基础框架相铰接,翻转油缸工作轴的端部则和与其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机构转动连接,在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部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架的下方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升降油缸和一对支撑板,所述升降油缸工作轴的底端与承载框架相连,而支撑板的侧边沿处则设置有纵向分布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滚轮。述导轨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滚轮。述导轨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滚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维修服务车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救援领域,特别是一种摩托车维修服务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摩托车爱好者,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即便仍然可以行驶,但出于安全的考虑,也需要停留在原地等待救援。传统的救援车辆到达现场后,仅能够作一些简单的维修工作,如果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维修操作,则需要利用拖车将摩托车运回到维修厂进行维修。而在利用传统的拖车运送摩托车时,由于拖车上的固定机构多是针对于四轮车辆而设计,因此固定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则可能导致摩托车从行驶的拖车上掉落;
[0003]对于摩托车的运送而言,最佳的选择是具有封闭式车厢的货车,但此类货车的车厢较高,要想让摩托车进入车厢就需要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搭设一个斜板,将摩托车沿着斜板推到车厢中,这种操作方式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劳动,同时一旦摩托车在斜板上运动的过程中掉落,还可能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同时还可能会砸伤工作人员。
[0004]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快速、便捷、省力地实现摩托车搬运操作的摩托车维修服务车。
[0006]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摩托车维修服务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尾部设置有封闭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车厢内设置有摩托车举升机构,所述的摩托车举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厢地板上的基础框架1,所述基础框架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平行四边形机构2,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2相配的设置有翻转油缸3,所述翻转油缸3缸筒部分的端部与基础框架1相铰接,翻转油缸3工作轴的端部则和与其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机构2转动连接,在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部支撑架4,所述顶部支撑架4的下方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升降油缸5和一对支撑板6,所述升降油缸5工作轴的底端与承载框架7相连,而支撑板6的侧边沿处则设置有纵向分布的导轨8,所述导轨8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滚轮9,所述承载框架7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向槽钢10,所述导向槽钢9与所述导轨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框架7上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一端与承载框架7转动连接,另一端则设置有可调支脚12。
[0007]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8]本种结构形式的摩托车维修服务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摩托车托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的封闭式车厢中设置有举升机构,这个举升机构平时收纳在车厢中,需要对摩托车进行维修或托运时,升降机构可以从车厢中伸出,并落到地面上,操作者只需要将摩托车推到升降机构中的承载框架上,并驱动举升机构反向动作,举升机构便能够将摩托车抬升、运送到车厢中,整个过程安全可靠
且十分快捷,同时它还能够让摩托车悬停在一定高度处,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现场维修。这种维修服务车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承载框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摩托车维修服务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尾部设置有封闭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车厢内设置有摩托车举升机构,所述的摩托车举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厢地板上的基础框架1,所述基础框架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平行四边形机构2,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2相配的设置有翻转油缸3,所述翻转油缸3缸筒部分的端部与基础框架1相铰接,翻转油缸3工作轴的端部则和与其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机构2转动连接,在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部支撑架4,所述顶部支撑架4的下方对称地设置有一对升降油缸5和一对支撑板6,所述升降油缸5工作轴的底端与承载框架7相连,而支撑板6的侧边沿处则设置有纵向分布的导轨8,所述导轨8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滚轮9,所述承载框架7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向槽钢10,所述导向槽钢9与所述导轨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框架7上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一端与承载框架7转动连接,另一端则设置有可调支脚12。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维修服务车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摩托车因出现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行驶时,工作人员可驾驶着本种服务车行驶至摩托车所在的位置,到达地点后打开封闭式车厢的门,并通过车上的控制系统驱动摩托车举升机构工作,具体说是两个翻转油缸3伸出,带动平行四边形机构2在封闭式车厢内部摆动,摆动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机构2顶部的顶部支撑架4实际上是做弧线运动,而在平行四边形机构2动作的过程中,控制系统还会控制升降油缸5工作,升降油缸5会带动承载框架7相对于顶部支撑架4向下运动,同时承载框架7向下运动的速度等于顶部支撑架4向上运动的速度(这一点通过控制系统对与翻转油缸3和升降油缸5工作速度的控制完全可以实现),也就是说,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承载框架7的水平高度相对于封闭式车厢始终保持不变,仅仅做向车厢外方向的水平运动,
[0014]当顶部支撑架4运动至最高位置时(即此时平行四边形机构2处于矩形状态),升降油缸5也处于其伸出的极限位置状态下,当顶部支撑架4越过最高位置并开始向下运动时,升降油缸5开始做回收动作,同样通过对翻转油缸3和升降油缸5的工作速度的控制,来保证在该段运动过程中,承载框架7的水平高度仍然相对于封闭式车厢保持不变,直至承载框架7完全脱离封闭式车厢的范围;此时翻转油缸3处于伸出的极限位置;
[0015]然后升降油缸5再次伸出,带动承载框架7下降,直至承载框架7与地面接触,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需要进行托运的摩托车推到承载框架7上,并利用固定工具将其与承载框
架7固定,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翻转油缸3和升降油缸5动作,做出与上述过程相反的动作,从而将摩托车运送到封闭式车厢中;
[0016]在上述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承载框架7在举升到与封闭式车厢底面相平齐的高度后不再上升,这样可以保证位于承载框架7上的摩托车不会在举升机构工作时与封闭式车厢的顶部发生碰撞,可保护摩托车;
[0017]如果需要进行现场的维修,还可以在承载框架7伸出封闭式车厢后、未落到地面的状态下手工扳动支撑柱11,让其由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调整支撑柱11底端的可调支脚12使其与地面接触,此时承载框架7不再处于紧靠导轨8和导向槽钢10支撑的悬臂状态,两个支撑柱11对承载框架7进行支撑,此时摩托车处于地面之上一定高度处,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维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维修服务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尾部设置有封闭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车厢内设置有摩托车举升机构,所述的摩托车举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厢地板上的基础框架(1),所述基础框架(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平行四边形机构(2),与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2)相配的设置有翻转油缸(3),所述翻转油缸(3)缸筒部分的端部与基础框架(1)相铰接,翻转油缸(3)工作轴的端部则和与其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机构(2)转动连接,在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顶部支撑架(4),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东左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纳思达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