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接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08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冷凝器接口结构,包括冷凝器进口管2、冷凝器出口管1、冷凝器接口压板3和双头螺柱4,所述压板3固定在前仓,所述冷凝器进口管2和出口管1与所述压板3接口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冷凝器管路布置合理间隙小;装配维修不用拆卸周边件,可直接安装更换;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接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乘用汽车领域空调&冷却模块系统,特别是涉及空调冷凝器接口结构。中使用的一种冷凝器接口结构,用来降低装配工时,减少售后维修成本,提高整车装配过程中及售后维修效率,以满足整车高效生产及用户满意的需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车型采用的冷凝器接口是直接焊接在集流管上,进口一个压板,出口一个压板。管路要穿过散热器、水箱横梁支架之间的空间与冷凝器对接,管路长度长,空调与散热器、水箱横梁支架之间间隙难控制;冷凝器接口两个压板自带双头螺柱,管路对接后,用螺母紧固。装配工时长,单件成本高;整车生产过程中及售后维修,更换空调管路或系统捡漏时,因冷凝器被前保包裹,需拆卸前保,前保为外观件,固定点多,难拆卸。拆卸工时长,维修成本增加,易引起生产工人、用户抱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冷凝器接口结构,以解决冷凝器与空调管路对接,装配和售后维修工时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冷凝器接口结构,包括冷凝器进口管2、冷凝器出口管1、冷凝器接口压板3和双头螺柱4。所述压板3为整体结构,安装在前仓。所述冷凝器进口管2和出口管1与所述压板3接口对接,压缩机到冷凝器管路与冷凝器到蒸发器管路直接与所述压板3对接。
[0005]本技术的汽车冷凝器接口结构,在现有成熟车型冷凝器基础上,把冷凝器接口压板伸到前舱,接口压板为整体结构。压缩机到冷凝器管路压板与冷凝器到蒸发器管路对接压板共用一个固定点,用一个螺母紧固。减少一个压板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压缩机到冷凝器管路与冷凝器到蒸发器管路直接与冷凝器伸出的前舱压板对接,管路不用穿插在散热器和水箱上横梁支架布置。布置间隙小的问题解决了。整车装配过程中,捡漏或更换空调管路,不用拆卸周边件。直接更换。售后维修时,更换空调管路也不用拆卸前保,直接更换新的空调管路。从而节省了装配工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单件成本,提高了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用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现有汽车冷凝器接口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技术汽车冷凝器接口结构示意图。
[0008]其中图示:1—冷凝器出口管,2—冷凝器进口管,3—冷凝器接口压板,4—双头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0]如图2,本技术的汽车冷凝器总成,包括冷凝器进口管2、冷凝器出口管1、冷凝器接口压板3和双头螺柱4。所述压板3为整体结构,安装在前仓。所述冷凝器进口管2和出口管1与所述压板3接口对接,压缩机到冷凝器管路与冷凝器到蒸发器管路直接与所述压板3对接。
[0011]所述冷凝器进口和2和出口管1一端焊接在集流管上,另一端与压板3焊接,再把双头螺柱4装配到压板3上。压缩机到冷凝器管路压板3与冷凝器进口管2对接,冷凝器到蒸发器管路压板3与冷凝器出口管1对接,再用螺母将压板3紧固在前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接口结构,包括冷凝器进口管(2)、冷凝器出口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接口压板(3)和双头螺柱(4),所述压板(3)固定在前仓,所述冷凝器进口管(2)和出口管(1)与所述压板(3)接口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到冷凝器管路与冷凝器到蒸发器管路直接与所述压板(3)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秀红张凤礼杨泽光张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