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排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76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能量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能量交换箱,所述能量交换箱两端均与过滤箱相连通,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腔和收集腔,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网,还包括:分流管组件;往复清理机构,往复清理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和清理机构;还提供了一种排风系统,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应用在所述排风系统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排风系统,在保证排风系统和能量回收装置均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对过滤网的清理,且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来源于风力,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的损耗,而且还可以提高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对排风中热量回收的效率,进而提高排风系统的实用性。统的实用性。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排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能量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排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建筑物都设置有供暖与空调系统,而供暖与空调系统是建筑物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对新风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空调系统中处理新风的能耗大致要占到总能耗的25%

30%,高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达40%,这些新风进入房间,吸收房间的热量和湿量,最后大多以排风的形式排放到室外。空调的排风中蕴含大量的热能量,把空调房间的排风热量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会造成城市的热污染,而且还会白白地浪费了热能,如果对排风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就可以大幅节省能量。
[0003]目前已经存在多种类型的能量回收装置,这些能量回收装置基本固定在排风系统中,从而可以将排风中的热量回收;能量回收装置中基本都设置有过滤网,但能量回收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上会附着较多的颗粒,这些颗粒在一定程度会影响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对排风中热量的回收效率,现有装置在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时,由于拆卸比较困难,则需要清洁人员进入到排风管道内进行清理,这样不仅需要能量回收装置和排风系统均处于停机状态,而且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费时费力,提高清理经济成本,降低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
[0004]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排风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排风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能量交换箱,所述能量交换箱内设置有转轮式换热器,所述能量交换箱两端均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腔和收集腔,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网,还包括:分流管组件,所述分流管组件包括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一端均与过滤腔相连通;往复清理机构,所述往复清理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分流管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螺纹旋向相反,且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与往复移动机构相连;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滑座、限位件、移动座、抵挡件、转动件、弹性件、换向件、连接座和连接件,所述滑座固定在第二分流管内,所述限位件对称设置在滑座上,所述移动座活动设置在滑座上,所述转动件和换向件均活动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抵
挡件活动相连,所述抵挡件对称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转动件通过弹性件与换向件相连,所述换向件的一端设置有拨槽,所述拨槽与连接座上设置的拨动件活动相连,所述连接座活动设置在移动座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对称设置有连接件,两组所述连接件间歇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与清理机构相连,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过滤腔内,所述清理机构的一端与过滤网相连;第二分流管内的风力带动驱动机构工作,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反向转动,第一螺杆与一组连接件螺纹连接,第一螺杆通过连接件带动连接座移动,连接座带动移动座移动,移动座带动转动件和换向件移动的同时,移动座也带动清理机构工作,清理机构对过滤网进行清理;转动件的一端与限位件接触时,移动座持续移动,限位件通过配合移动座的方式带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通过弹性件带动换向件偏转,换向件通过拨槽带动拨动件偏转,拨动件带动连接座在移动座上偏转,连接座带动两组连接件偏转,两组连接件通过偏转的方式实现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间歇连接,两组连接件通过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间歇连接的方式实现移动座的往复移动,移动座通过往复移动的方式实现清理机构的往复工作,清理机构通过往复工作的方式实现对过滤网的往复清理。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间歇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扇叶、安装轴、第一传动模块和齿轮组,所述驱动扇叶固定设置在安装轴的一端,所述安装轴活动设置在第二分流管内,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传动模块与齿轮组的一端相连,所述齿轮组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固定相连。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组是一种由三组齿轮依次啮合组成的齿轮传动组,三组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模块、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固定相连。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驱动座、第三螺杆、主动轮、从动轮、传动件、安装座和清理件,所述驱动座的一端与移动座固定相连,所述驱动座的另一端与第三螺杆固定相连,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与主动轮螺纹连接,所述主动轮活动设置在过滤腔内,所述从动轮沿主动轮周向设置在过滤腔内,且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件与一组从动轮相连,所述传动件首尾相接并且套装在从动轮上,所述安装座分布在两组从动轮之间的传动件上,所述安装座的一个侧壁分布有清理件,所述清理件的一端与过滤网相连。
[0011]一种排风系统,包括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分流管组件相连通,所述分流管组件和过滤箱均设置有两组,一组所述第一分流管对称设置在进风管上,一组所述第二分流管与进风管同心设置;新风管,所述新风管的一端与能量交换箱相连通,所述新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空调房间内;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延伸至空调房间内,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与另一组分流管组件相连通;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一端与能量交换箱相连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新风管上还设置有辅助处理装置和混合管,
所述混合管的一端与回风管相连通,所述辅助处理装置用于对新风管内的空气进行辅助处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分流管内的风力带动驱动机构工作,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反向转动,第一螺杆与一组连接件螺纹连接,第一螺杆通过连接件带动连接座移动,连接座带动移动座移动,移动座带动转动件和换向件移动的同时,移动座也带动清理机构工作,清理机构对过滤网进行清理;转动件的一端与限位件接触时,移动座持续移动,限位件通过配合移动座的方式,从而带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通过弹性件带动换向件偏转,换向件通过拨槽带动拨动件偏转,拨动件带动连接座在移动座上偏转,连接座带动两组连接件偏转,两组连接件通过偏转的方式,从而实现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间歇连接,两组连接件通过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间歇连接的方式,从而实现移动座的往复移动,移动座通过往复移动的方式,从而实现清理机构的往复工作,清理机构通过往复工作的方式,从而实现对过滤网的往复清理,在保证排风系统和能量回收装置均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对过滤网的清理,且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来源于风力,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的损耗,而且还可以提高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对排风中热量回收的效率,进而提高排风系统的实用性。
[0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能量交换箱,所述能量交换箱内设置有转轮式换热器,所述能量交换箱两端均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腔和收集腔,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管组件,所述分流管组件包括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一端均与过滤腔相连通;往复清理机构,所述往复清理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分流管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螺纹旋向相反,且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与往复移动机构相连;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滑座、限位件、移动座、抵挡件、转动件、弹性件、换向件、连接座和连接件,所述滑座固定在第二分流管内,所述限位件对称设置在滑座上,所述移动座活动设置在滑座上,所述转动件和换向件均活动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抵挡件活动相连,所述抵挡件对称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转动件通过弹性件与换向件相连,所述换向件的一端设置有拨槽,所述拨槽与连接座上设置的拨动件活动相连,所述连接座活动设置在移动座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对称设置有连接件,两组所述连接件间歇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与清理机构相连,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过滤腔内,所述清理机构的一端与过滤网相连;第二分流管内的风力带动驱动机构工作,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反向转动,第一螺杆与一组连接件螺纹连接,第一螺杆通过连接件带动连接座移动,连接座带动移动座移动,移动座带动转动件和换向件移动的同时,移动座也带动清理机构工作,清理机构对过滤网进行清理;转动件的一端与限位件接触时,移动座持续移动,限位件通过配合移动座的方式带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通过弹性件带动换向件偏转,换向件通过拨槽带动拨动件偏转,拨动件带动连接座在移动座上偏转,连接座带动两组连接件偏转,两组连接件通过偏转的方式实现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间歇连接,两组连接件通过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间歇连接的方式实现移动座的往复移动,移动座通过往复移动的方式实现清理机构的往复工作,清理机构通过往复工作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桐羽战美秋吕鑫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汇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