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91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体、换热器组以及控制器,外壳体内设置有换热芯体;换热器组包括排风换热器、第一进风换热器以及第二进风换热器;排风换热器设置在室外进风区与室外排风区之间,第一进风换热器以及第二进风换热器沿着气流的流通方向依次形成在室内回风区和室内送风区之间;还包括控制器配置成:响应于运行模式的指令;获取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根据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对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其根据客户的需求,针对性的运行不同的模式,各模式均对室内外的环境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判断后,针对性的控制各模式的开关并实现对其具体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实现夏季送风更干爽温和,冬季送风更温暖舒适,且有效应对季节更换时期用户对送风舒适性的需求。送风舒适性的需求。送风舒适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于室内家具及装修,造成室内长时间的空气污染,使用人们对室内换新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全热交换器能够实现室内外空气热交换,以满足用户对换新风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中配置有可以相互热交换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分别配置有风机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在风机的作用下,排风通道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而进风通道将引入室外的新空气,新空气与排出的室内空气换热,以减少新风对室内温度造成的波动影响。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热交换器配合热泵冷媒系统,实现具有调温和除湿功能的新风空调被逐渐推广使用。
[000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调器的功能比较单一,多为单独的制冷、制热以及除湿过程分别单独控制,且控制过程多数依赖于用户的需求,并不能针对室内外环境的状态进行智能化的调整,用户体验较差。
[0005]除此之外,为了提高除湿过程中,客户的舒适性,在实现除湿功能的时候,需要电加热升温,此种方式能耗较高;无能量回收功能,造成能源浪费;设备的能耗较高,经济效益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空调器控制过程单一,人性化程度有待提高,针对室内外环境智能化调整其工作状态,客户体验好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外壳体,其内设置有换热芯体,所述外壳体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室外进风口连通的室外进风区、与所述室外排风口连通的室外排风区、与所述室内送风口连通的室内送风区以及与所述室内回风口连通的室内回风区;换热器组,其包括排风换热器、第一进风换热器以及第二进风换热器;所述排风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室外进风区与所述室外排风区之间,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进风换热器沿着气流的流通方向依次形成在所述室内回风区和所述室内送风区之间;还包括控制器,其配置成响应于运行模式的指令;获取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对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换气优先模式、温度优先模式、湿度优
先模式以及循环净化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响应于上述任一运行模式;所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包括室内和室外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以及目标污染物浓度,所述目标污染物浓度包括VOC、CO2、PM2.5中至少一种;上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分别通过安装在室内和室外的检测装置获得,所述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排风区内设置有排风风机,所述室内送风区内设置有送风风机;所述室外进风区和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旁通风阀;根据所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具体包括: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排风口、所述室内送风口以及所述室内回风口的开关状态;所述旁通风阀的开度;及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进风区内设置有进风风量调节装置,所述室内回风区内设置有排风风量调节装置,所述进风风量调节装置以及所述排风风量调节装置内还设置有净化组件;所述进风风量调节装置以及所述排风风量调节装置均包括阀体外壳、形成在所述阀体外壳侧壁上的阀口、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阀口上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外连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挡风板控制所述阀口的开关状态;根据所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对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还包括:控制所述进风风量调节装置以及所述排风风量调节装置上的所述阀口的开度。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优先模式下,检测装置分别检测室内外温度和室内外目标污染物浓度;当室外目标污染物的浓度大于预设值,则控制器控制空调器开启内循环;当室外目标污染物的浓度不大于预设值,则控制器控制空调开启外循环,外循环模式下,进一步判断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当室内外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且室外目标污染物浓度在预设值内的时候,控制器控制所述旁通风阀开启,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排风口、所述室内送风口以及所述室内回风口开启,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开启;当室内外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外,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进风风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使得室外新风和部分室内污风混合,减轻系统热负荷。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湿度优先模式下,检测装置分别检测室内外湿度和室内外目标污染物浓度;当室内湿度超过预设值,室外目标污染物浓度高于预设值,则开启室内循环除湿模式;当室内湿度超过预设值,室外目标污染物浓度不高于预设值,则进一步判断室外湿度,若室外湿度大于预设值,则开启内循环除湿模式,否则,开启外循环除湿模式;开启内循环或外循环模式下,进一步判断室内温度,若室内温度大于预设值,则开启降温除湿模式,否则,开启不降温除湿模式;
外循环模式下,当所述排风换热器除湿效果偏弱,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排风风量调节装置上的阀口的大小,使得部分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混合,输送至所述排风换热器,增加所述排风换热器的换热量。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换热器、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进风换热器通制冷剂管路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四通阀连接,四通阀包括输入端口、回流端口、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输出口与所述输入端口连通,所述回流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回流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风换热器连接,所述排风换热器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冷媒支路与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冷媒支路与所述第二进风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进风换热器之间通过第三冷媒支路连接,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二冷媒支路上形成有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三冷媒支路上形成有第二膨胀阀;和/或所述第一膨胀阀以及所述第二膨胀阀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过滤器,所述第一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三冷媒支路上,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冷媒从所述排风换热器经过所述第二膨胀阀向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流动;所述控制器,还配置成用于控制所述四通阀、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一膨胀阀以及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开关。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优先模式包括制冷过程和制热过程;制冷过程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一膨胀阀关闭,所述电磁阀开启,此时,所述第一冷媒支路打开,所述第二进风换热器处于关闭状态;排风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第一进风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其中,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所述四通阀输入到所述排风换热器中,冷媒顺次在所述排风换热器中放热后进入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中,流经所述第一冷媒支路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单向阀后,经过所述第二膨胀阀节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室外进风区,其形成于所述外壳体内,且与所述室外进风口连通;室外排风区,其形成于所述外壳体内,且与室外排风口连通;室内送风区,其形成于所述外壳体内,且与室内送风区连通;室内回风区,其形成于所述外壳体内,且与所述室内回风口连通;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设置于外壳体内;换热器组,包括排风换热器,所述排风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室外进风区与所述室外排风区之间;第一进风换热器,第二进风换热器,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进风换热器沿着气流的流通方向依次形成在所述室内回风区和所述室内送风区之间;还包括控制器,其配置成响应于运行模式的指令;获取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对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包括换气优先模式、温度优先模式、湿度优先模式以及循环净化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响应于上述任一运行模式;所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包括室内和室外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以及目标污染物浓度,所述目标污染物浓度包括VOC、CO2、PM2.5中至少一种;上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分别通过安装在室内和室外的检测装置获得,所述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排风区内设置有排风风机,所述室内送风区内设置有送风风机;所述室外进风区和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旁通风阀;根据所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具体包括: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排风口、所述室内送风口以及所述室内回风口的开关状态;所述旁通风阀的开度;及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的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进风区内设置有进风风量调节装置,所述室内回风区内设置有排风风量调节装置,所述进风风量调节装置以及所述排风风量调节装置内还设置有净化组件;所述进风风量调节装置以及所述排风风量调节装置均包括阀体外壳、形成在所述阀体外壳侧壁上的阀口、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阀口上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外连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挡风板控制所述阀口的开关状态;根据所述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状态信息,对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还包括:控制所述进风风量调节装置以及所述排风风量调节装置上的所述阀口的开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温度优先模式下,检测装置分别检测室内外温度和室内外目标污染物浓度;
当室外目标污染物的浓度大于预设值,则控制器控制空调器开启内循环;当室外目标污染物的浓度不大于预设值,则控制器控制空调开启外循环,外循环模式下,进一步判断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当室内外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且室外目标污染物浓度在预设值内的时候,控制器控制所述旁通风阀开启,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排风口、所述室内送风口以及所述室内回风口开启,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开启;当室内外温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外,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进风风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使得室外新风和部分室内污风混合,减轻系统热负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湿度优先模式下,检测装置分别检测室内外湿度和室内外目标污染物浓度;当室内湿度超过预设值,室外目标污染物浓度高于预设值,则开启室内循环除湿模式;当室内湿度超过预设值,室外目标污染物浓度不高于预设值,则进一步判断室外湿度,若室外湿度大于预设值,则开启内循环除湿模式,否则,开启外循环除湿模式;开启内循环或外循环模式下,进一步判断室内温度,若室内温度大于预设值,则开启降温除湿模式,否则,开启不降温除湿模式;外循环模式下,当所述排风换热器除湿效果偏弱,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排风风量调节装置上的阀口的大小,使得部分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混合,输送至所述排风换热器,增加所述排风换热器的换热量。7.根据权利要求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换热器、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进风换热器通制冷剂管路与压缩机和四通阀连接,所述四通阀包括输入端口、回流端口、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输出口与所述输入端口连通,所述回流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回流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风换热器连接;第一冷媒支路,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排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进风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德彤杜永迟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