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64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基座、注塑动模和注塑定模,注塑基座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上端部安装有上顶板,注塑定模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连接上顶板;注塑基座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安装有电动推杆,注塑动模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承载板,左端电动推杆的端部连接左端承载板,右端电动推杆的端部连接右端承载板,注塑基座的上表面中段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内螺筒,内螺筒内螺接有螺旋支杆,螺旋支杆的上端设有脱料底板;该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可实现快速的脱模,减少脱料的步骤,使脱离过程十分方便简单,大大的增加了工件的脱模效率。了工件的脱模效率。了工件的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就是将原材料注塑成型的设备,而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目前注塑模具脱料步骤繁琐,难以从成型腔的内部进行去除,影响工作效率,且在脱料时用于对成品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基座、注塑动模和注塑定模,所述注塑基座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部安装有上顶板,所述注塑定模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上顶板;
[0005]所述注塑基座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注塑动模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承载板,左端所述电动推杆的端部连接左端所述承载板,右端所述电动推杆的端部连接右端所述承载板,所述注塑基座的上表面中段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内螺筒,所述内螺筒内螺接有螺旋支杆,所述螺旋支杆的上端设有脱料底板,所述脱料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脱料顶杆;
[0006]所述注塑动模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脱料通孔,左端所述脱料顶杆插接在左端所述脱料通孔内,右端所述脱料顶杆插接在右端所述脱料通孔内,两个所述脱料顶杆的上端部均安装有脱料顶板,所述脱料底板的下端中段安装有轴承,所述螺旋支杆的上端安装在轴承内。
[0007]优选的,还包括转动把手组件,所述转动把手组件包括安装在螺旋支杆下端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部铰接有L型转把,所述L型转把与转动杆之间为过盈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L型转把的外部套装有橡胶筒,所述橡胶筒的外壁均匀设有防滑凸起,所述L型转把的外部位于橡胶筒的两端均安装有限位板。
[0009]优选的,所述上顶板的上表面中段开设有注料孔,所述注料孔内插接有注料管,所
述注料管的下端连接注塑定模,所述注料管的上端安装有注料斗。
[0010]优选的,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侧壁均安装有滑轨,所述注塑动模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注塑动模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定位杆,所述注塑定模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有定位孔,左端所述定位孔和左端所述定位杆在同一竖线上,右端所述定位孔和右端所述定位杆在同一竖线上。
[0011]优选的,所述脱料顶板的上表面均安装有防护垫层,所述防护垫层包括粘接在脱料顶板上表面的硬板层,所述硬板层的上表面粘接有散热片层,所述散热片层的上端粘接有耐热钢板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注塑基座的上端设置注塑动模和注塑定模,从而在两模具的相对移动的状态下进行注塑,并在注塑动模的内部设置两个脱模顶杆,通过螺旋支杆驱动脱模顶杆在成型腔内移动,可在最后将模具由成型腔顶出,从而可以快速的脱模,减少脱料的步骤,使脱离过程十分方便简单,大大的增加了工件的脱模效率,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转动把手组件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垫层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注塑基座、2注塑动模、3注塑定模、4支撑板、5转动把手组件、51L型转板、52橡胶筒、53转动杆、54转盘、6螺旋支杆、7内螺筒、8通孔、9轴承、10脱料底板、11脱落顶杆、12电动推杆、13承载板、14定位杆、15定位孔、16支撑杆、17注料斗、18注料管、19注料孔、20滑轨、21滑块、22脱料孔、23脱料顶板、24防护垫层、241硬板层、242散热片层、243硬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基座1、注塑动模2和注塑定模3,所述注塑基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支撑板4的上端部安装有上顶板27,注塑定模3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连接上顶板27,通过两个支撑杆16将注塑定模3固定在上顶板27的下端中段;
[0021]所述注塑基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安装有电动推杆12,两个电动推杆12可同步云心,注塑动模2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承载板13,左端的电动推杆12的端部连接左端的承载板13,右端的电动推杆12的端部连接右端的承载板13,从而通过两个电动推杆12的伸出,可驱动注塑动模2向注塑定模3移动,从而将两者的内部形成一个注塑腔,注塑基座1的
上表面中段开设有通孔8,通孔8内安装有内螺筒7,内螺筒7内螺接有螺旋支杆6,螺旋支杆6的上端设有脱料底板10,脱料底板10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脱料顶杆11,通过螺旋支杆6与内螺筒7之间的螺纹配合,从而通过转动螺旋支杆6即可实现螺旋支杆6的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脱落顶杆11向注塑动模2的内部移动,进行脱料;
[0022]所述注塑动模2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脱料通孔22,左端的脱料顶杆11插接在左端的脱料通孔22内,右端的脱料顶杆11插接在右端脱料的通孔22内,两个脱料顶杆11的上端部均安装有脱料顶板23,脱料底板10的下端中段安装有轴承9,螺旋支杆6的上端安装在轴承9内。
[0023]还包括转动把手组件5,所述转动把手组件5包括安装在螺旋支杆6下端的转盘54,转盘54的下端安装有转动杆53,转动杆53的端部铰接有L型转把51,L型转把51与转动杆53之间为过盈配合,L型转板51可收纳至转动杆53的前端,从而进行收纳,而由于两者之间连接处为过盈配合,所以只有施加外力转动了L型转把51进行收纳,不施加外力时两者不动。
[0024]所述L型转把51的外部套装有橡胶筒52,橡胶筒52的外壁均匀设有防滑凸起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注塑基座(1)、注塑动模(2)和注塑定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基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部安装有上顶板(27),所述注塑定模(3)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连接上顶板(27);所述注塑基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安装有电动推杆(12),所述注塑动模(2)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承载板(13),左端所述电动推杆(12)的端部连接左端所述承载板(13),右端所述电动推杆(12)的端部连接右端所述承载板(13),所述注塑基座(1)的上表面中段开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内安装有内螺筒(7),所述内螺筒(7)内螺接有螺旋支杆(6),所述螺旋支杆(6)的上端设有脱料底板(10),所述脱料底板(10)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脱料顶杆(11);所述注塑动模(2)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脱料通孔(22),左端所述脱料顶杆(11)插接在左端所述脱料通孔(22)内,右端所述脱料顶杆(11)插接在右端所述脱料通孔(22)内,两个所述脱料顶杆(11)的上端部均安装有脱料顶板(23),所述脱料底板(10)的下端中段安装有轴承(9),所述螺旋支杆(6)的上端安装在轴承(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把手组件(5),所述转动把手组件(5)包括安装在螺旋支杆(6)下端的转盘(54),所述转盘(54)的下端安装有转动杆(53),所述转动杆(53)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小白薛京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北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