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17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包括:发动机气缸缸体、进气道、排气道、排气门、进气门以及偏心沉孔。发动机缸缸体内设置有活塞,且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为平面。进气道设置于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上。排气道设置于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上,且排气道与进气道对称设置。排气门设置于排气道的端部。进气门设置于进气道的端部,且进气门高于排气门。以及偏心沉孔设置于进气门的下方。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提高了滚流效果,且不会导致气缸盖的高度增加,进而不会对气缸盖顶部的配气机构布置造成困难或影响。造成困难或影响。造成困难或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


[0001]本技术是关于活塞式内燃机
,特别是关于一种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活塞式内燃机依靠燃料的爆发压力,推动活塞在缸孔内往复运动,再通过曲柄机构,把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输出扭矩。为了提高活塞式内燃机性能,需组织进气流动,缸内气流运动形式分为涡流和滚流两种形式。在进气过程中产生的绕气缸轴线的有组织的气流运动,称为涡流,多用于柴油机;是缸内气流运动的一种,而气流流动方向与气缸轴线垂直,则称为滚流,多用于汽油机和气体发动机。
[0003]如图1所示,目前滚流的获得主要是依靠蓬顶燃烧室,即燃烧室(发动机气缸缸体1)顶部做成一个倒扣的碗状空间,进气门6斜置,进气主要通过进气门6后,沿进气侧气缸壁下冲,到活塞2顶部后往排气侧折回,沿排气侧气缸壁上行,流向排气门5;另有少量进气形成微滚流后直接流向排气门5。还有的在进气门6上或活塞2顶面做导气屏或导气沿,加强滚流效果,但关键还是需要蓬顶燃烧室,及进气门6斜置。这样的结构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滚流效果,但因进气需有一个下冲的趋势,进气道需比涡流的进气道更加的接近垂直角,导致气缸盖的高度增加,而且进气道3入口高位及斜置进气门6的原因,对气缸盖顶部的配气机构等布置造成困难或影响。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提高了滚流效果,且不会导致气缸盖的高度增加,进而不会对气缸盖顶部的配气机构布置造成困难或影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包括:发动机气缸缸体、进气道、排气道、排气门、进气门以及偏心沉孔。发动机缸缸体内设置有活塞,且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为平面。进气道设置于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上。排气道设置于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上,且排气道与进气道对称设置。排气门设置于排气道的端部。进气门设置于进气道的端部,且进气门高于排气门。以及偏心沉孔设置于进气门的下方。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偏心沉孔的出口处设置有偏心斜倒角。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还包括进气门座圈,设置于进气道的端部上。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进气门座圈位于偏心沉孔的上方。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还包括排气门座圈,设
置于排气道的端部上。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排气门座圈低于进气门座圈。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活塞的顶面呈平面。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偏心沉孔用以让进气沿气缸壁向下运动,从而形成滚流。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提高了滚流效果,且不会导致气缸盖的高度增加,进而不会对气缸盖顶部的配气机构布置造成困难或影响。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现有进气滚流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发动机气缸缸体,2

活塞,3

进气道,4

排气道,5

排气门,6

进气门,7

偏心沉孔,8

偏心斜倒角,9

进气门座圈,10

排气门座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包括:发动机气缸缸体1、进气道3、排气道4、排气门5、进气门6以及偏心沉孔7。发动机缸缸体内设置有活塞2,且发动机气缸缸体1的顶部为平面。进气道3设置于发动机气缸缸体1的顶部上。排气道4设置于发动机气缸缸体1的顶部上,且排气道4与进气道3对称设置。排气门5设置于排气道4的端部。进气门6设置于进气道3的端部,且进气门6高于排气门5。以及偏心沉孔7设置于进气门6的下方。
[00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偏心沉孔7的出口处设置有偏心斜倒角8。
[002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还包括进气门座圈9,设置于进气道3的端部上。
[002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进气门座圈9位于偏心沉孔7的上方。
[002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还包括排气门座圈10,设置于排气道4的端部上。
[002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排气门座圈10低于进气门座圈9。
[002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活塞2的顶面呈平面。
[002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偏心沉孔7用以让进气沿气缸壁向下运动,从而形
成滚流。
[0029]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的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在进气道3出口处,把进气门6及进气门座圈9抬高,同时在进气门6下方,加工出一个偏心沉孔7。当进气时,利用进气门6和其下方的偏心沉孔7的导向和遮挡作用,让进气形成一个沿气缸壁向下的运动,从而形成滚流。另外,可以在偏心沉孔7的出口再设置一个偏心斜倒角8,进一步加强滚流效果。通过偏心位置、偏心量、偏心倒角及配气相位的适当调整可以获得理想的滚流效果,改善了发动机的性能。
[0030]总之,本技术的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在传统柴油机气缸盖的进气道3基础上,只是抬高进气门6位置,进气道3总高不变,进气门6还是竖直布置,气缸盖的高度及配气机构都可以不变,即可实现滚流扫气的效果,适用于气体机、二冲程柴油机等采用滚流进气的发动机。并且其可灵活调整结构参数,获得不同的滚流效果,满足不同的性能开发需求。
[0031]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气缸缸体,所述发动机气缸缸体内设置有活塞,且所述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为平面;进气道,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上;排气道,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缸体的顶部上,且所述排气道与所述进气道对称设置;排气门,设置于所述排气道的端部;进气门,设置于所述进气道的端部,且所述进气门高于所述排气门;以及偏心沉孔,设置于所述进气门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沉孔的出口处设置有偏心斜倒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新型进气滚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捷覃壮革覃文左俊杰廖升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