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97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前端左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主体前端左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板,所述主体左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主体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主体上端右部和下端右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板右端设置有立座,所述立座右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立座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加固栓,所述主体和连接板通过立座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新型H型铸钢节点,通过设置连接架和一号固定板,并由连接柱和连接轴,使连接架和一号固定板便于连接在主体上,并由加固栓将连接板固定在立座左端,通过支杆将支撑板连接在主体上,从而提高成型效率。成型效率。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铸钢节点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其结构形式主要有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在现有的技术中:1、现有的设备对铸钢节点的加工难以成型,从而影响使用效率,2、现有的设备的连接效果差,从而降低使用效率,从而造成了该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使用的局限性,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前端左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主体前端左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板,所述主体左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主体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主体上端右部和下端右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板右端设置有立座,所述立座右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立座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加固栓,所述主体和连接板通过立座连接在一起。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架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一号固定板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板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二号固定板,所述二号固定板上端后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一号固定板左端后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均设置有限位盘。
[0008]优选的,所述一号固定板通过支架以及连接轴连接在主体内侧,所述连接架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主体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主体前端右侧和后端右侧均设置有支板,所述主体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撑板上端左部开设有上下穿通的穿孔。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支杆外表面,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杆连接在主体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中,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连接架,在使用时,在连接架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二号固定板,并在二号固定板上端设置有连接柱,并通过连接柱将连接架连接在主体内,将支架连接在一号固定板左端后部,并在支架上端开设有连接孔,并将连接轴穿插在连接孔内,并将连接轴穿插在主体内,使连接架和一号固定板便于连接,从而提高使用效
率;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板和支撑板,在使用时,将立座连接在两个连接板右端,并再立座右端开设有放置槽,将主体连接在放置槽内,并在立座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加固栓,并在主体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杆,并将支杆穿插在支撑板上端右部,使支撑板便于连接在主体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而且现有的设备通过连接制成的,同时比传统的焊接更容易成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的连接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的连接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的支撑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体;2、连接板;3、连接架;4、支撑板;5、连接槽;6、一号固定板;7、立座;8、放置槽;9、加固栓;11、二号固定板;12、连接柱;13、支架;14、连接孔;15、连接轴;16、限位盘;17、支板;18、支杆;19、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包括主体1,主体1前端左部设置有连接架3,主体1前端左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板6,主体1左端设置有连接板2,主体1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撑板4,主体1上端右部和下端右部均开设有连接槽5,连接板2右端设置有立座7,立座7右端开设有放置槽8,立座7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加固栓9,主体1和连接板2通过立座7连接在一起。
[0021]连接架3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一号固定板6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连接板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
[0022]连接架3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二号固定板11,二号固定板11上端后部设置有连接柱12,一号固定板6左端后部设置有支架13,支架13上端开设有连接孔14,连接孔14内设置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均设置有限位盘16。
[0023]一号固定板6通过支架13以及连接轴15连接在主体1内侧,连接架3通过连接柱12连接在主体1内侧。
[0024]主体1前端右侧和后端右侧均设置有支板17,主体1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杆18,支撑板4上端左部开设有上下穿通的穿孔19。
[0025]支撑板4连接在支杆18外表面,支撑板4通过支杆18连接在主体1上。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通过设置连接架3,在使用时,在连接架3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二号固定板11,并在二号固定板11上
端设置有连接柱12,并通过连接柱12将连接架3连接在主体1内,将支架13连接在一号固定板6左端后部,并在支架13上端开设有连接孔14,并将连接轴15穿插在连接孔14内,并将连接轴15穿插在主体1内,使连接架3和一号固定板6便于连接,从而提高使用效率;通过设置连接板2和支撑板4,在使用时,将立座7连接在两个连接板2右端,并再立座7右端开设有放置槽8,将主体1连接在放置槽8内,并在立座7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加固栓9,并在主体1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杆18,并将支杆18穿插在支撑板4上端右部,使支撑板4便于连接在主体1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而且现有的设备通过连接制成的,同时比传统的焊接更容易成型。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前端左部设置有连接架(3),所述主体(1)前端左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板(6),所述主体(1)左端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主体(1)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主体(1)上端右部和下端右部均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连接板(2)右端设置有立座(7),所述立座(7)右端开设有放置槽(8),所述立座(7)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加固栓(9),所述主体(1)和连接板(2)通过立座(7)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一号固定板(6)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板(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长结构裂缝控制的H型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二号固定板(11),所述二号固定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彭志勇贾成亮陈宏达胡杰宋向山张驰王罡刘时新张伟白华罗腾田洋卢海丰胡斌王峥嵘李振波付凌昊刘进伟王凯王文博韦娴刘冕宸顿雪峰郝福奇赵杨赵海才高来强郑浩何念阮祥玲曹会均樊一龙刘肖满任磊陈亮邱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