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91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解决零件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包括活化设备、模具和侧边加压加热装置,所述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包括翻转基座、翻转臂、压块、推力块和加热模块,所述翻转基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翻转臂一侧与翻转基座铰接,另一侧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模块安装有热电偶,并固定在压块上,所述推力块一侧边压在底板上,另一侧边压在压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生产工艺简单,节约成本,安全可靠,弥补了现有技术活化设备不足,解决了活化过程中零件侧边受热不均匀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
,尤其涉及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内饰越来越趋向高端化、舒适化,其中软包覆零件类别也越来越多,且涉及到的零件外观造型千奇百怪,对生产制造可行性提出了更高难度和更高要求。软包覆零件生产工序为:骨架和表皮喷胶

胶水烘干

骨架和表皮包覆贴合

包覆件压力复合(胶水激活粘牢)

产品反包

修剪多余表皮

成品。针对外观起伏较多、尺寸较大的零件,在高温条件下经常出现胶水不粘、鼓包的情况,尤其是夏季最容易出现。为防止包覆零件在高温鼓包一般会采用模压(机械热压/冷压)的形式,此种方式设备、胎具一次投入成本较高、开发周期长,且容易出现因零件放置不到位导致成型零件压伤、报废的情况出现。对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来说,选择加热烘箱加抽真空的压力活化复合工艺,为最优选择(成本低、开发周期短、风险小、制造难度小),在优势明显的同时劣势也很突出:零件活化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尤其零件侧边接受不到热量传递,也无法获得抽真空的合适压力,因此,胶水与表皮、骨架无法有效粘合,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包括活化设备、模具和侧边加压加热装置,所述活化设备包括机架、底板、压框、密封圈和红外加热器,所述底板和红外加热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压框、密封圈安装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包括翻转基座、翻转臂、压块、推力块和加热模块,所述翻转基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翻转臂一侧与翻转基座铰接,另一侧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模块安装有热电偶,并固定在压块上,所述推力块一侧边压在底板上,另一侧边压在压块上。
[0006]所述的一种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位销和止位基座,所述止位基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止位销固定在止位基座上,位于压块下方。
[0007]所述的一种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槽,或者,所述压块侧边也开有定位槽,所述推力块一侧边压在底板定位槽中,另一侧边压在压块定位槽中。
[0008]本技术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设计结构合理,生产工艺简单,节约成本,安全可靠,弥补了现有技术活化设备不足,解决了活化过程中零件侧边受热不均匀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0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0]图1为本技术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M部位剖视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立体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爆炸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5]图6为图5中A

A向阶梯剖视示意图;
[0016]图7为图5中B

B向剖视示意图;
[0017]图中:S1

底板;S2

压框;S3

密封圈;S4

红外加热器;S5

抽真空排气口;G1

硅胶膜片;G2

模具;L1

表皮;L2

骨架;2

加热模块;3

压块;4

止位销;5

止位基座;6

翻转臂;7

推力块;8

翻转基座;9

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在这些描述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字,包括“活化设备”、“红外加热器”、“骨架”、“表皮”、“包覆”、“硅胶膜片”、“压框”、“密封圈”、“模具”、“自带”、“推力块”、“压块”、“热电偶”、“翻转”、“止位”等,这些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包括活化设备、模具G2和侧边加压加热装置,所述活化设备自带的部件包括机架、底板S1、压框S2、密封圈S3和红外加热器S4,所述底板S1和红外加热器S4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压框S2、密封圈S3安装在底板S1上,参见图6、图7所示,所述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包括翻转基座8、翻转臂6、压块3、推力块7、止位基座5、止位销4和加热模块2,所述翻转基座8和止位基座5固定在底板S1上,所述翻转臂6一侧与翻转基座8铰接,另一侧与压块3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模块2安装有热电偶,并固定在压块3上,所述热电偶与电源连接,所述止位销4固定在止位基座5上,位于压块3下方,所述底板S1上设有定位槽9,所述压块3侧边也开有定位槽,所述推力块7一侧边压在底板S1定位槽9中,另一侧边压在压块3定位槽中,加强使用时推力块7对压块3的作用。
[0020]本技术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工作时,先把胶水涂覆于欲包覆的表皮L1和零件骨架L2上,如图1和图2所示,将骨架L2置于模具G2中,并覆盖表皮L1,再把加压加热装置压块3翻转压在骨架L2侧部表皮L1上,并把推力块7安放在底板S1定位槽9和压块3侧边定位槽上,接着再在它们外部覆盖硅胶膜片G1,通过压框S2夹住硅胶膜片G1外周,并使硅胶膜片G1与密封圈S3贴合,再通过抽真空排气口S5抽取真空,通过抽取真空,由硅胶膜片G1对表皮L1加压,并通过开启红外加热器S4加热,同时硅胶膜片G1对加压加热装置推力块7以及压块3加压,使其对骨架L2侧部表皮L1辅助加压和加热。位于压块3下部的止位销4,控制压块3加压的幅度。所述加压加热装置的辅助加压和加热,弥补了现有技术活化设备的不足。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已,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
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的其他实施方式,不一一冗述。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括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化设备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包括活化设备、模具(G2)和侧边加压加热装置,所述活化设备包括机架、底板(S1)、压框(S2)、密封圈(S3)和红外加热器(S4),所述底板(S1)和红外加热器(S4)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压框(S2)、密封圈(S3)安装在底板(S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加压加热装置包括翻转基座(8)、翻转臂(6)、压块(3)、推力块(7)和加热模块(2),所述翻转基座(8)固定在底板(S1)上,所述翻转臂(6)一侧与翻转基座(8)铰接,另一侧与压块(3)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模块(2)安装有热电偶,并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生戚斐严协兴蒋文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泉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