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农学院专利>正文

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90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49。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鼠李糖乳杆菌具有胞外多糖产量高、耐酸、耐胆盐、耐胃肠道消化酶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鼠李糖乳杆菌具有改善葡萄糖耐受能力、控制肝脏指数、控制血脂、降低胰岛素抵抗等效果,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鼠李糖乳杆菌可以用作预防和/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合征的药物。合征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代谢综合征被界定为伴随着中心性肥胖症、胰岛素抵抗或者蛋白质与脂类代谢失调的综合症。由于肥胖症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普及,代谢综合征受到了很多研究组织和专家学者的关注。一般来说,能量摄入远高于物质消耗,所以脂肪堆积,导致肥胖。肥胖可导致各种新陈代谢障碍,并随着疾病进展而改变宿主的代谢结构与生产糖类代谢。一旦宿主不能改善食物供应与生活方式,糖耐量受损的症状也会慢慢发展,并伴有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形成。
[0003]很多科学研究已证实,肠道菌群和宿主的新陈代谢状况有关,而很多研究都报道益生菌已被用来改善代谢性疾病。例如,一些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双歧杆菌菌株依赖在严重肥胖症小鼠模型中的体重上升、肝脂质、血清胰岛素抵抗,以及血糖水平。乳酸杆菌是人类中最主要的益生菌,因此对乳酸菌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仍需要更多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株鼠李糖乳杆菌、产胞外多糖的方法及其应用,该鼠李糖乳杆菌具有胞外多糖产量高、耐酸、耐胆盐、耐胃肠道消化酶,且具有潜在的控脂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49。
[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乳酸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0008]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改善葡萄糖耐受能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0]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控制体重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控制肝脏指数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2]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控制附睾脂肪重量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3]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控制血脂的药物中
的应用;
[0014]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控制血清中激素含量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5]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或瘦素抵抗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6]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减少胰腺组织损伤和/或肝脏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0017]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减少肝脏组织中脂肪空泡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8]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减少肝脏组织中脂类堆积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9]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0]和/或,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调整肠道菌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鼠李糖乳杆菌具有胞外多糖产量高、耐酸、耐胆盐、耐胃肠道消化酶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鼠李糖乳杆菌具有改善葡萄糖耐受能力、控制肝脏指数、控制血脂、降低胰岛素抵抗等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鼠李糖乳杆菌可以用作预防和/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
[0022]生物保藏
[0023]本专利技术的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于2021年12月07日被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保藏单位的缩写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49,简称44号。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各组处理的小鼠胰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图,蓝色标记细胞核,绿色荧光标记胰岛素,红色荧光标记胰高血糖素;
[0025]图2是各组处理的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
[0026]图3是各组处理的小鼠肠道内容物的门水平上的群落柱状图,其中,CK为空白对照组,Moxing为模型组,Jun44为44号活菌组,Shagqing44为44号上清组。
[0027]图4是各组处理的小鼠肠道内容物的属水平的Spearman相关分类的热图谱,其中,CK为空白对照组,Moxing为模型组,Jun44为44号活菌组,Shagqing44为44号上清组。
[0028]图5是各组处理的小鼠肠道内容物的PICRUSt预测三级功能层热图,其中,CK为空白对照组,Moxing为模型组,Jun44为44号活菌组,Shagqing44为44号上清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
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30]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鼠李糖乳杆菌,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49。
[0031]本专利技术的鼠李糖乳杆菌通过采集宁夏乳品厂的奶样、水样、土壤、饲料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鼠李糖乳杆菌经过液体培养能够产生大量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体,所述培养的方法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是能使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增殖即可,例如可以按照1

5vol.%的接种量将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体接种于乳酸菌培养基中,并且在30

40℃的温度下培养9

24小时后,得到培养液。所述乳酸菌培养基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适合鼠李糖乳杆菌培养的培养基,例如可以为MRS培养基。
[0033]本专利技术可以进一步分离上述培养液中的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体,所述分离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能从培养液中富集菌体即可,例如可以通过离心和/或过滤的方法实现,所述离心和所述过滤的条件可以为公知的条件,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前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003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培养上清液的制备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常规选择,例如可以为:将菌株接种至乳酸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离心得到发酵上清液,调整发酵上清液的pH值为3.0

8.0后滤膜过滤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049。2.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食品添加剂为胞外多糖。4.一种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接种到乳酸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好包括对培养得到的培养液进行胞外多糖的提取。6.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症、糖尿病、脂类代谢失调中的至少一种。8.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改善葡萄糖耐受能力的药物中的应用;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控制体重的药物中的应用;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控制肝脏指数的药物中的应用;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或其培养上清液在制备用于控制附睾脂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君华王子琦单香芬马晓霞吴迎乐张红星刘慧谢远红郭静怡王景怡闫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