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845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其中,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检测试验包括:功能耐久试验,以及温度冲击试验、耐油试验、复合振动试验、耐碳粉试验中的至少一种试验;在检测试验后执行验证试验,以判断样品是否满足耐久合格条件:若是,则判定样品耐久性合格;若否,则判定样品耐久性不合格。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碳罐控制阀所处的复杂环境,并将其转化成量化的试验,可最大程度地模拟整车实际耐久工况,使其对碳罐控制阀耐久性的评价更有效,以使得能够极大得减少整车上报出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故障的几率。少整车上报出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故障的几率。少整车上报出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故障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评价碳罐控制阀耐久性的单品试验方法,目前主机厂的做法是参考供应商在设计零件时的试验方法,对样件分别进行温度冲击试验、正弦振动试验、单品耐久试验,试验条件一般参照欧标或国标里的通用试验规范。
[0003]然而,现实生活中碳罐控制阀在实际工况下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如何模拟整车在实际耐久工况下,对于碳罐控制阀进行评测与实验,以有效考察碳罐控制阀的耐久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考虑的。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法。
[0005]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评价方法在当前复杂环境的应用中,无法充分考核碳罐控制阀的耐久性,提供一种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检测试验包括:功能耐久试验,以及温度冲击试验、耐油试验、复合振动试验、耐碳粉试验中的至少一种试验;所述功能耐久试验用于测试样品能够承受的开关次数,所述温度冲击试验用于测试所述样品在温度冲击中的耐久性,所述复合振动试验用于测试所述样品在复合振动环境中的耐久性,所述耐油试验用于测试所述样品在油气环境中的耐久性,所述耐碳粉试验用于测试所述样品在碳粉环境中的耐久性;在检测试验后执行验证试验,以判断样品是否满足耐久合格条件:若是,则判定样品耐久性合格;若否,则判定样品耐久性不合格。
[0009]进一步地,上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包括:功能耐久试验、温度冲击试验、耐油试验和耐碳粉试验。
[0010]进一步地,上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还包括复合振动试验。
[0011]进一步地,上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包括:依次进行温度冲击试验、耐油试验、复合振动试验、耐碳粉试验、功能耐久试验。
[0012]进一步地,上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包括:依次进行温度冲击试验、耐油试验、耐碳粉试验、复合振动试验、功能耐久试验。
[0013]进一步地,上述在检测试验后执行验证试验的步骤中,还包括外形验证试验和泄漏验证试验。
[0014]进一步地,外形验证试验在温度冲击试验或复合振动试验之后执行;泄漏验证试
验在功能耐久试验后执行。
[0015]进一步地,上述在功能耐久试验后执行泄漏验证试验的步骤,包括:判断样品是否满足样品泄漏量低于第一阈值,且样品的流量处于第一流量范围内。
[0016]进一步地,上述在功能耐久试验后执行泄漏验证试验的步骤,包括:在执行功能耐久试验时,至少执行两轮功能耐久试验,每轮执行完之后执行泄漏验证试验;其中,至少执行两轮功能耐久试验的步骤中包括:执行第一轮功能耐久试验,并满足第一预设次数的执行要求;执行泄漏验证试验,若不满足耐久合格条件则判定样品不合格;若满足,则至少再执行一轮功能耐久试验,并满足第二预设次数的执行要求。
[0017]进一步地,上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中,包括:在执行耐油试验时,在预设体积浓度的油气中将样品放置第一时长时间。
[0018]进一步地,上述预设体积浓度为40%~100%,第一时长时间为150h~180h。
[0019]进一步地,上述执行复合振动试验包括随机振动试验和正弦振动试验;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中,包括:在执行复合振动试验时,依次执行随机振动试验和正弦振动试验。
[0020]进一步地,上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中,包括:在执行耐碳粉试验时,在预设碳粉质量环境中将样品放置第二时长时间。
[0021]进一步地,上述预设碳粉质量为0.2~0.3g,第二时长时间为1.5h~3h。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综合考虑了碳罐控制阀所处的油气、碳粉、随机振动等复杂环境,并将其转化成量化的试验,可最大程度地模拟整车实际耐久工况,使其对碳罐控制阀耐久性的评价更有效,以使得能够极大得减少整车上报出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故障的几率。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32]第一实施例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请参见图1。
[0034]步骤S1: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检测试验包括:功能耐久试验,及温度冲击试验、耐油试验、复合振动试验、耐碳粉试验中的至少一种试验;功能耐久试验用于测试样品能够承受的开关次数,温度冲击试验用于测试样品在温度冲击中的耐久性,复合振动试验用于测试样品在复合振动环境中的耐久性,耐油试验用于测试样品在油气环境中的耐久性,耐碳粉试验用于测试样品在碳粉环境中的耐久性。
[0035]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样品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其中优选的是使用五个样品执行检测试验。
[0036]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中,当执行温度冲击试验时,是将样品放置于温度冲击试验台中进行。其中,温度冲击试验台为一个柜子分为上下两个腔,两腔中间用隔板分开,其中对于上下腔的温度,优选的为:上腔温度140℃,下腔温度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所述检测试验包括:功能耐久试验,以及温度冲击试验、耐油试验、复合振动试验、耐碳粉试验中的至少一种试验;所述功能耐久试验用于测试样品能够承受的开关次数,所述温度冲击试验用于测试所述样品在温度冲击中的耐久性,所述复合振动试验用于测试所述样品在复合振动环境中的耐久性,所述耐油试验用于测试所述样品在油气环境中的耐久性,所述耐碳粉试验用于测试所述样品在碳粉环境中的耐久性;在所述检测试验后执行验证试验,以判断所述样品是否满足耐久合格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样品耐久性合格;若否,则判定所述样品耐久性不合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包括:所述功能耐久试验、所述温度冲击试验、所述耐油试验和所述耐碳粉试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还包括所述复合振动试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包括:依次进行所述温度冲击试验、所述耐油试验、所述复合振动试验、所述耐碳粉试验、所述功能耐久试验。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样品通过检测试验的步骤,包括:依次进行所述温度冲击试验、所述耐油试验、所述耐碳粉试验、所述复合振动试验、所述功能耐久试验。6.如权利要求3

5任一项所述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检测试验后执行验证试验的步骤中,包括:还包括外形验证试验和泄漏验证试验。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罐控制阀耐久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验证试验在所述温度冲击试验或所述复合振动试验之后执行;所述泄漏验证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贤赖开昌冷斯亮顾启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