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吸能工件的成型模具、吸能工件及其制备方法、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汽车开发人员对车身结构不断优化,实现性能的不断提升,同时满足结构最简化、安全最优化、重量最轻化、成本最低化等多方位需求。
2、车身作为给乘员提供必要的驾乘空间,在发生碰撞等特殊情况时保护乘员及行人不受伤害的重要结构部件,其在汽车开发设计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传统汽车几乎都是用钣金焊接方式实现白车身的拼装,要提升防碰撞性能往往需要增加钣金结构,对于减重不利。另外一种提升防碰撞性能的方法是在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中间布置一个多胞结构的型材充当吸能结构,一般型材为达到减重目的会开设若干腔体,使型材成为薄壁型产品。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具有薄壁的产品成型非常困难。传统深腔薄壁结构注塑零件是采用如图1所示的悬臂梁结构模具制造的,悬臂梁法具有加工简单,装配简单的优点,但对于孔径小,深度大的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因需要高注射压力填充,在注塑压力下会出现型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能工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后模和防偏摆结构,所述前模设置有用于形成薄壁结构的腔体,所述腔体朝向所述后模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后模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腔体的型芯;所述防偏摆结构包括限位孔和定位柱,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腔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型芯的端部,所述型芯插入所述腔体时,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型芯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工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能工件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工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后模和防偏摆结构,所述前模设置有用于形成薄壁结构的腔体,所述腔体朝向所述后模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后模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腔体的型芯;所述防偏摆结构包括限位孔和定位柱,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腔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型芯的端部,所述型芯插入所述腔体时,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型芯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工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能工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与所述限位孔之间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接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腔体,所述连通孔的孔壁在所述限位孔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限位孔的外周,所述腔体的内壁在所述连通孔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连通孔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工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定位柱的配合高度为2-3mm,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定位柱的配合角度为1.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留,李波,魏婉楚,王小海,吴纯福,付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