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型装订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4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圆管型装订仪,包括装订仪本体、装订头、击发机构和传动调节机构,装订仪本体的最外层是外壳,击发机构包括把手、推钉杆和推钉片,传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和丝杆,其特征在于:该装订仪还设有保险栓,保险栓一端连接在把手上,另一端有凹槽,凹槽的两侧是保险栓的两只脚,两只脚抵在丝杆外表面,两只脚的内侧设有卡钩,并且,丝杆存在一段变径段。(*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使用的装订仪,尤其是圆管型装订仪,特别为一种设有防二次击发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外科用装订仪是对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该仪器性能的差异对于整个手术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防止误击发,装订仪上一般设有保险装置。现有技术中,圆管型装订仪上面保险装置的操作方式大多为手动,医生在给患者做手术时,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才打开保险、实施击发装订。实际使用发现,这种保险装置存在以下缺陷若医生经验不足,在装订间隙不到位时保险装置也能打开并实施外科装订手术,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者,当换装装订仪头部组件时如若忘记合上保险,稍有不慎就会触压击发扳手,装订针就会从仪器头部组件中击出,造成手术失败。而且,有的医生为防止没有击发完全,可能会再次击发,导致组织被夹碎。中国专利98121969,采用一个弹簧使保险钮自动回位防止再击发,其缺点是弹簧位于本体外,有夹到组织的危险。正因如此,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实际使用的装订仪均未设置防二次击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有防二次击发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使手术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圆管型装订仪,包括装订仪本体、装订头、击发机构和传动调节机构,装订仪本体的最外层是外壳,击发机构包括把手、推钉杆和推钉片,传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和丝杆,其特征在于该装订仪还设有保险栓,保险栓一端连接在把手上,另一端有凹槽,凹槽的两侧是保险栓的两只脚,两只脚抵在丝杆外表面,两只脚的内侧设有卡钩,并且,丝杆存在一段变径段。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上述的圆管型装订仪,其中,所述丝杆的变径段是一处细径凹槽,凹槽内细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保险栓的两只脚的间距、且大于所述卡钩之间的最短距离。或者,上述的圆管型装订仪,其中,所述丝杆存在一处凸台,其细径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保险栓的两只脚的间距、且大于所述卡钩之间的最短距离;并且,所述保险栓的中部设有凸肩,装订仪的把手上面设有耳攀,把手与保险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技术在圆管形装订仪的击发把手与装订仪本体之间增设保险栓,在丝杆上面设置一段变径段,通过在保险栓的两只脚的内侧设置卡钩,并且合理匹配两只脚及卡钩之间的距离,使得该仪器兼具自动保险和防止二次击发的功能使用之前,保险栓抵在丝杆上,装订仪不能被击发,具有自动保险作用;使用过程中,到达可击发位置后保险栓能自动打开,医生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手术;击发完成后松开把手,保险栓卡住丝杆,使把手不能复位,可以防止仪器被再次击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便,零件少、易装配,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附图当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方式在自动保险打开之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沿保险栓位置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第一种实施方式在自动保险打开之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沿保险栓位置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图2~图5当中的保险栓的主视图;图7是第二种实施方式在自动保险打开之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二种实施方式在自动保险打开之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和图8当中的保险栓的主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1-丝杆,12-保险栓,13-细径凹槽,14-卡钩;20-装订仪本体,21-丝杆,22-保险栓,23-凸台,24-卡钩,25-把手,26-耳攀,27-复位弹簧,28-凸肩。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外科用圆管形装订仪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包括装订仪本体、装订头、击发机构和传动调节机构,装订仪本体的最外层是外壳,击发机构包括把手、推钉杆和推钉片,传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和丝杆。本技术主要涉及击发机构的把手和传动调节机构的丝杆,通过增设保险栓,保险栓的一端连接在把手上,另一端有凹槽,凹槽两侧的两只脚抵在丝杆外表面,两只脚的内侧设有卡钩,并且,丝杆上面存在一段变径段,从而起到自动保险和防二次止击发的功能。〖实施例一〗在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6所示,丝杆11的变径段是一处细径凹槽13,凹槽内细径段的直径小于保险栓12的两只脚的间距、且大于保险栓12的两只脚上设置的卡钩14之间的最短距离。初始状态下,保险栓12的两只脚抵在丝杆11的粗径段上,使用过程中转动调节旋钮,丝杆11后退,保险栓12对准丝杆11的细径凹槽13,由于保险栓12的两只脚的间距大于这段细径的直径,相当于自动保险被打开,把手就可以被压下,从而实施外科装订手术;使用之后,在卡钩14的作用下,保险栓12将卡在丝杆11上面,击发把手将不能复位,达到防止二次击发的目的。〖实施例二〗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9所示,安装在装订仪本体20内部的丝杆21上面存在一处凸台23,丝杆21细径部分的直径小于保险栓22的两只脚的间距、且大于保险栓22的两只脚上设置的卡钩24之间的最短距离;并且,保险栓22的中部设有凸肩28,装订仪的把手25上面设有耳攀26,把手25与保险栓2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7。初始状态下,复位弹簧27迫使保险栓22中部的凸肩28顶靠在耳攀26上,使把手25不能压下;使用过程中,转动调节旋钮时使丝杆21后退,丝杆21的凸台23接触到保险栓22的两腿,带动保险栓22脱开耳攀26,此时自动保险被打开,把手25就可以被压下实施装订;使用完毕,在卡钩24的作用下,保险栓22将卡在丝杆21上面,击发把手25将不能复位,达到防止二次击发的目的。以上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圆管型装订仪,包括装订仪本体、装订头、击发机构和传动调节机构,装订仪本体的最外层是外壳,击发机构包括把手、推钉杆和推钉片,传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和丝杆,其特征在于该装订仪还设有保险栓,保险栓一端连接在把手上,另一端有凹槽,凹槽的两侧是保险栓的两只脚,两只脚抵在丝杆外表面,两只脚的内侧设有卡钩,并且,丝杆存在一段变径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变径段是一处细径凹槽,凹槽内细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保险栓的两只脚的间距、且大于所述卡钩之间的最短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存在一处凸台,其细径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保险栓的两只脚的间距、且大于所述卡钩之间的最短距离;并且,所述保险栓的中部设有凸肩,装订仪的把手上面设有耳攀,把手与保险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使用的圆管型装订仪。在装订仪的击发把手与装订仪本体之间增设保险栓,在丝杆上面设置一段变径段,通过在保险栓的两只脚的内侧设置卡钩,并且合理匹配两只脚及卡钩之间的距离,使得该仪器兼具自动保险和防止二次击发的功能使用之前,保险栓抵在丝杆上,装订仪不能被击发,具有自动保险作用;使用过程中,到达可击发位置后保险栓能自动打开,医生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手术;击发完成后松开把手,保险栓卡住丝杆,使把手不能复位,可以防止仪器被再次击发。本技术结构简便,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望东陆明耀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