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状发光棒
本技术涉及圆柱状发光棒。
技术介绍
在具有形成圆筒状并且形成光透过性的外侧覆盖层的包层,且沿长边方向依次反射来自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入射光的圆柱状发光棒中,在与上述外周覆盖层的内壁相接的局部区域设置光反射层,或者在该圆筒中的中心位置设置圆柱状的反射层。沿上述外壁的反射层的剖面的典型例子通常是圆弧+弦的大致弓形,但除此以夕卜,也采用圆弧+内侧的圆弧的部分的圆环形。此外, 申请人:设计出在上述部分的圆环形的剖面形状中将其角度范围设置为180°的结构,并且该技术获得技术专利权(技术登录第3174569号)。使用现有技术的圆柱状发光棒的形成外侧覆盖层的包层的外侧表面呈平滑的状态。在这样平滑的表面的情况下,方便确定反射光的方向,另一方面,广范围的光的扩散不充分,并且无法形成目视时通过光的分散给予柔和的印象的反射光。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问题,S卩、虽然表面平滑但容易因故划伤,由于树脂的非均匀的结晶而产生的变形较明显,还残留手指接触时的指纹。专利文献I采用在外周的多个地方沿长边方向呈并列状态地设置有多个棒状的透镜的结构,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呈并列状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状发光棒,是在与形成圆筒状的外侧覆盖层的包层的内壁相接的局部区域设置针对来自长边方向的一端的入射光的光反射层的圆柱状发光棒,所述圆柱状发光棒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筒状的外周覆盖层沿与长边方向正交的剖面方向,设定以等腰三角形为单位的规则的凹凸形状,将以剖面中的圆周的中心位置为基准时的每一所述等腰三角形的角度范围设置为2°~20°的范围,将相对于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隆起角度设置为20°~60°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07 JP 2013-0006411.一种圆柱状发光棒,是在与形成圆筒状的外侧覆盖层的包层的内壁相接的局部区域设置针对来自长边方向的一端的入射光的光反射层的圆柱状发光棒,所述圆柱状发光棒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筒状的外周覆盖层沿与长边方向正交的剖面方向,设定以等腰三角形为单位的规则的凹凸形状,将以剖面中的圆周的中心位置为基准时的每一所述等腰三角形的角度范围设置为2°?20°的范围,将相对于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隆起角度设置为20°?60°的范围。2.一种圆柱状发光棒,是在相对于形成圆筒状的外侧覆盖层的包层的内壁的中心位置设置针对来自长边方向的一端的入射光的圆柱状的光反射层的圆柱状发光棒,所述圆柱状发光棒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筒状的外周覆盖层沿与长边方向正交的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